支持Ipv6
   
 
网站首页
综合要闻
政务公开
政务动态
当前的位置:
关于石家庄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4-02-28 16:41
发布时间:2014-02-28 16:41 【字体: 打印
—— 2014年1月16日在石家庄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石家庄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赵文锋

各位代表:
我受市政府委托,向大会作石家庄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3年,全市上下紧紧围绕“转型升级、跨越赶超,建设幸福石家庄”的奋斗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发展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着力稳增长、调结构、抓改革、攻重点、惠民生、优环境,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较好,大部分指标好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初步预测: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低于计划0.5个百分点。主要是服务业增长低于预期,受房地产调控、居民消费潜力未能充分释放等影响,装饰材料、家具家电等大类商品及餐饮企业营业额出现较大回落,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4%,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但低于计划3.6个百分点。同时,受国际市场低迷影响,传统产品出口受阻,销售多转向国内市场,国内竞争加剧,我市工业增速也有所放缓,医药、服装等部分行业企业产品产量增速下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低于计划2.2个百分点。
——全部财政收入完成648.4亿元,总量居全省第一,增长13.1%,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15.2亿元,增长15.8%,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1、5.8个百分点,完成计划目标。
——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1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7个百分点,完成计划目标。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完成计划目标。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低于计划1.3个百分点。主要是受部分大宗商品需求不旺、住宿餐饮消费下降、网络消费大幅提高分流了一部分传统消费等因素的影响。
——进出口总值增长8.1%,完成计划目标。
——实际利用外资9.8亿美元,完成计划目标。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低于计划1.5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我市城市居民家庭收入60%以上为工资性收入,个体经营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仅占12%,在收入基数较高和没有增资政策出台的情况下,难以继续支撑较快增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完成计划目标。
——城镇新增就业10.7万人,完成计划目标;登记失业率为3.75%,控制在4.5%的计划目标以内。
——城镇化率达到54.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4个百分点,低于计划1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国家对城镇化评估标准进行了调整,2013年我市29个城镇属性村级单位,由于从事农业生产人口和农业户籍比重较高、所辖范围大部分为耕地、公共设施保持乡村特点等原因被核减,涉及4.2万人口,影响城镇化率0.4个百分点。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5%,完成计划目标。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2.8%、2.9%、3.2%和5.3%,达到省控目标。
综上所述,除进出口指标外,其余35项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均好于全国和全省发展水平,在贡献率、质量和效益、生态建设、民生保障等方面实现了突破。与此同时,经济运行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企业经营比较困难,受产成品价格下降和生产成本上升双向挤压,企业盈利能力减弱,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很大。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支撑作用不够强,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仍需加快。三是县域经济实力偏弱,特色不够突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够高。四是大气污染防治压力较大,防治形势依然严峻,改善生态环境尚需付出艰辛努力。对上述问题,我们一定认真研究分析,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4年主要发展目标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结构调整、推进转型升级的关键一年。按照市委九届五次全会确定的“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坚持改革统领、创新驱动、转型升级、跨越赶超,继续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指标共设置11大类38项,其中预期性指标25项,约束性指标13项。主要目标是:
——经济保持较快发展。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可比增长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1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进出口总值增长5%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引进市外资金增长15%。
——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2%。每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6%,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和细颗粒物浓度分别下降3.24%、2.63%、5.32%、11.67%、6%。
——人民生活不断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0%,城镇新增就业9.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开工量2.7万套,新增农村饮水安全人口50万人,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4.92‰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4以内,城镇化率达到56%。
三、2014年重点工作和主要措施
2014年,为全面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目标,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和市委九届五次全会的安排部署,坚决打好工业强市、项目建设、县域经济、深化改革“四大硬仗”,加快推动城镇建设上水平出品位,深入实施“两个环境”建设攻坚,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努力推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为全面完成“十二五”奋斗目标,率先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一)积极推进重点改革,充分激发发展活力。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省委八届六次全会《决议》和市委九届五次全会精神,把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努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稳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重点推进市动力机械厂等8家国企改制,常山集团等7家国有独资企业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稳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开展农村土地分类确权登记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试点,建立市县两级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促进农村产权公开规范交易流转。深化财政金融体制改革,改进财政预算管理制度,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压缩一般性支出,优化财政债务结构,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优化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建立政银企长效合作机制,促进金融资本和优势资源的双赢发展。大力推进激活市场主体改革,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实行先照后证登记制、注册资本认缴制和企业年报公示制,激活民营经济、鼓励全民创业,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全面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拓宽开放领域,放宽外商投资市场准入,放开育幼养老、会计审计等服务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改革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放宽对外投资的各种限制,引导钢铁、建材等行业有序向境外转移。同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办好石洽会、首届国际采购对接会,借力廊洽会、厦洽会,加强与北上广、国内外500强对接合作,重点到港台、韩国等地开展定向登门招商,搭建网络招商服务新平台,提高引资实效;培育晋州、赵县水果和石家庄金刚石等一批新的出口基地,新增外贸企业300家,不断拓展欧美、非洲、东南亚等出口市场。
(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一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落实好已出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和十条政策,按照“培育亮点、打造龙头、加速集聚、产业联动”的原则,抓好大项目支撑,重点推进以岭现代特色中药产业化、同辉电子半导体照明产业化等总投资810亿元的43项重大支撑项目建设。实施大企业带动,重点支持石药、华药、四方通信等列入省百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和市11家骨干企业尽快做大做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加快高新区、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端装备制造基地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建设。每个县(市)建设一个“园中园”,重点承载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和成长型民营科技中小企业落地。二是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重点支持石煤机、君乐宝等25家传统产业企业转型升级,争取更多企业列入“省百家”范围;深化对标行动,争创省级以上标杆指标200项;重点抓好石炼化800万吨油品升级、新型环保建材等一批传统产业优化升级项目,实施工业技改200项、两化融合20项、产业链条延伸60项。三是努力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深入实施粮食产能提升、畜禽标准化养殖等八大工程,创建100个万亩粮食高产示范片、200个高标准集约化养殖示范场、20个市级蔬菜标准园、5个农业示范园区、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家,粮食总产量稳定在450万吨以上。
(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经济发展新优势。一是培育壮大新兴服务业态。积极争创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市,重点引进一批知名电子商务企业,助推我市企业拓展市场、转型升级。壮大金融服务规模,建设区域金融机构集聚中心,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总部后台服务中心到我市落户;组建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地方金融机构,培育民营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和担保公司,加快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二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支持商业老字号和名牌企业运用现代服务技术和经营方式,提升档次、提高效益,重点扶持北人集团、乐仁堂等11家重点商贸物流企业加快发展。鼓励实体市场、商店建设集批发零售、支付和信用等为一体的网络交易平台,丰富营销方式,扩大销售规模。三是加快推进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南部综合、西北综合和正定商贸物流聚集区建设,突出抓好国际贸易城、深国际物流等一批高端服务业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正定古城保护、赵州桥综合开发等一批文化旅游产业项目,打造服务业新的增长点。
(四)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支撑经济强劲发展。重点开展“项目攻坚年”活动,以省支持的“三个一百”和市支持的“双11”及“千亿级园区”为着力点,实行重大项目领导分包责任制。市级领导重点分包推进总投资808亿元的河北光纤产业集群、石炼化百万吨轻烃综合利用等13个重大项目建设。县(市、区)四大班子主要领导重点分包推进2个新开工、2个竣工和2个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切实搞好协调服务。强力实施新开工项目攻坚,突出抓好浙友机电生产基地、华药物流中心等总投资1090亿元的51个新开工项目建设。大力推进竣工项目攻坚,确保神威医药物流园、四药总部搬迁升级改造等总投资789亿元的48个项目竣工达效。着力开展园区基础设施攻坚,全年投入23.7亿元,建设装备制造基地110千伏变电站工程、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世纪大道等37个园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全力做好前期项目攻坚,重点抓好石药抗肿瘤新药产业化、北国奥特莱斯等总投资1138亿元的50个项目前期手续准备工作,谋划引进一批立市、立县大项目、好项目,充实项目储备库。同时,加快推进石济客专、京昆石太北线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省专项资金,用于产业发展、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形成“项目引领、规范准入、有效对接”的投资新机制,确保投资合理增长。
(五)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升宜居宜业承载水平。深入贯彻中东西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一河两岸三组团”的城市发展格局。一是推进主城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南二环东延西拓、天山大街南延北展等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新胜利大街、新客站配套路网工程;强力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年内已开工项目完成总工程量的50%以上。启动上安和西柏坡电厂废热利用集中供热工程,实施100个老旧小区供热二次管网和换热站改造,加快推进石津灌渠城区段雨污导排工程,提升主城区承载功能。二是统筹推进正定古城保护和新区建设。把正定古城保护、新区和空港工业园建设统一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把古城保护、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和扩大开放有机结合,实现产城融合发展,打造省会经济发展新高地。三是加快县城和新市镇建设。继续提升县城规划设计水平,产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县城靠拢,推进县城扩容升级、基础设施提档、载体功能完善、管理水平提升。同时,重点推进9个新市镇建设,全部完成控制性详规编制工作,启动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以新市镇为重点,开展新型城镇化试点。
(六)提高创新驱动能力,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一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抗生素、维生素、卫星导航等产学研联盟的作用,积极引进高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增强企业核心技术研发能力,突出抓好新型生物酶制造、物联网感知技术等58项关键技术攻关研发,力争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现突破。二是加快创新研发平台建设。完善企业科技研发平台体系,积极打造新药创制、环境污染综合防控和通用航空增材制造三个协同创新中心,重点培育石飞企业技术中心、华药新药筛选工程实验室等一批研发平台,新增市级以上研发机构25家;加快“科技大市场”建设,集聚国内外、京津、全省优质科技和人力资源,引进科技成果,推进技术研发,为科技创新提供支撑。三是着力推动创新成果转化。进一步完善创新成果转化激励政策,促进高科技成果在我市企业产业化、规模化生产,重点推进丁苯酞微囊技术、高性能光纤连接器制造技术等66个核心技术转化项目,加快提升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速度。四是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深化与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重点院校的合作,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大型企业合办技术中心、实验室,与民营中小企业共建新产品开发平台,支持校企共同承担国家、省科研项目,适时组织校企对接活动,抓好企业技术顾问聘请、高层次人才培养、骨干人员培训等工作。
(七)狠抓大气污染防治,全力优化生态环境。一是着力优化能源结构。积极推进低碳试点城市建设,严控煤炭增量,采取压减钢铁、建材产能等11项措施,全年削减煤炭400万吨;抓好天然气利用“县县通”、工业窑炉气化等工程建设;加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推进光伏发电应用。二是统筹推进节能降耗。严把项目准入,严控能耗增长,实施余热余压利用等六大类100项节能技改项目,实现节能60万吨标煤。抓好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建设,化解和淘汰建材、钢铁等行业过剩、落后产能。三是强力推进污染防治。实施电力、钢铁等重点行业企业脱硝改造、旁路拆除,完成电力行业9家电厂24台燃煤发电机组脱硝改造和旁路拆除任务,关停淘汰90㎡以下钢铁烧结机,大力度淘汰剩余5.3万辆黄标车,争取完成新大东、三环阀门等5家企业搬迁。建设岗黄水库上游入境水预警监测系统和拦截导污工程,年内完成汪洋沟综合整治工程,省级畜禽养殖示范场全部实现粪污无害化处理。力争高标准完成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示范市各项目标任务,使全市空气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八)办好利民惠民实事,大力保障改善民生。一是鼓励支持全民创业。举办“零起点创业”进校园、创业服务进社区乡村等活动,抓好创业实训基地和孵化园建设,全市新增就业9.6万人,保持高校毕业生“零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二是不断完善城乡社保体系。抓好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推进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和社会保险扩面,落实城乡养老保险政策,全市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184.1万人,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34.8万人、139万人,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5%以上。三是加快民生工程建设。积极推进霞光大剧院、全民健身中心、24中改造、市四院新院区等社会事业类项目建设,抓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加强生产安全、消防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全力办好提升供热质量、开展助残行动等10件利民惠民实事,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关于本站|网站声明|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石家庄市电子政务中心承办
今日访问量
网站标识码:1301000003
冀ICP备20013865号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