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长安区卫健局立足职能定位,以提升监管效能、创新执法模式为核心,通过推行分类监管、规范执法程序、实施包容审慎监管等举措,全力打造公平透明、高效便利的卫生健康监管环境,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一、实施分类监管,提升执法精准度
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面推行“双随机”抽查机制,科学制定抽查计划,合理设定检查频次,对信用良好、风险较低的企业降低抽查比例,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实现“无事不扰、有事必查”。优化监管流程,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执行监督与处罚分离、罚款与缴款分离的工作机制,确保执法过程公开透明。
二、落实“三项制度”,推动执法规范化
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要求执法人员在监督检查、行政处罚中全程使用执法记录仪,确保执法行为可回溯、可监督,有效防范执法随意性。强化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对情节复杂或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的案件,在作出处罚决定前进行集体审议,确保执法程序合法、依据充分、裁量适当。完善执法信息公开机制,严格落实事前、事中、事后公示制度,事前公开权责清单,事中亮证执法,事后公示行政处罚结果,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增强执法公信力。
三、推行柔性执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制定“首违不罚”“轻微免罚”清单,对首次违法且情节轻微、未造成危害后果的企业,以教育整改为主,不予行政处罚,引导企业自觉守法经营。在执法过程中,实行“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模式,注重普法宣传,通过约谈、指导、限期整改等方式,帮助企业查找问题、规范管理,实现执法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建立执法回访机制,对受到行政处罚的企业进行跟踪回访,了解整改情况,提供政策指导,确保执法工作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四、强化服务效能,提升群众满意度
优化“接诉即办”机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实行“快速响应、高效办理、及时反馈”工作模式,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开展“送法上门”服务,组织卫生法规培训,深入企业开展指导,帮助企业熟悉政策要求,降低合规成本。
卫生监督在优化营商环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提升监管效率、减少企业负担、保障公共健康,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发展。未来,长安区将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契机,创新监管方式,提升服务效能,努力构建“规范执法有力度、柔性监管有温度、优化服务有速度”的卫生健康监管体系,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