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日正午,暑气若沸镬。
一场城区防汛综合应急演练的“练兵”图景,于6月13日上午8:30,在河北石家庄市火热上演。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城区安全度汛,市城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组织开展2023年城区防汛综合应急演练。开幕式现场,气氛格外火热。
“石家庄市2023年城区防汛综合应急演练开始!”——随着市城区防汛指挥部指挥长一声令下,包括灾害预警和启动响应、抢险救灾队伍和防汛装备展示、险情处置、道路抢险处置和响应结束5个阶段7项演练科目的防汛演练正式拉开帷幕,一场防汛“准备战”正式打响!
演练模拟市气象部门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后,过程降雨量达60毫米,局地降雨量可达100毫米以上,城区防汛指挥部决定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防汛应急队伍立即集结,成立临时现场指挥部并有序安排任务。
演练现场对抢险救灾队伍和防汛装备进行了展示。石家庄市城区防汛抢险常备队包括十三支市直部门队伍及市内五区队伍。市内五区抢险队伍人数各1000人,分别负责辖区防洪堤防洪抢险以及辖区在建深基坑、危陋房屋、地下设施、渣土山、群众转移等应急抢险。随后,集中展示了“龙吸水”子母式供排水抢险车、潜水泵移动泵车、维德曼下水道清洗车等九个防汛抢险设备。此外,除所展示防汛抢险设备外,市内五区政府和各防汛指挥部成员单位防汛物资准备充足,包括水泥290吨、砂石料3500立方、铁锹6200把、编织袋175000余个和若干应急灯、木桩、板桩等,扎实做好本年度防汛准备工作。
“受暴雨影响,我们小区已形成内涝,请大家有序撤离”,在政府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受灾群众正在有序地走向临时安置区。临时安置区内设置了公共服务帐篷,能够为受灾群众提供生活物资。紧急抽调的医护人员在安置区设置了医疗救护点,可以为安置区内的受灾群众提供健康检查和医疗救治。在模拟群众紧急避险场景中,最大限度的模拟了灾害现场,对疏导被困群众、提供生活物资、救治受伤群众等方面进行了模拟演练。
随后,防汛演练还对地铁防汛疏散、电力抢修、道路抢险处置等项目进行了模拟演练。此次演练中,“龙吸水”子母式供排水抢险车、维德曼下水道清洗车、低压发电车、电缆试验诊断车等多种高科技装备一起亮相,水文在线监测、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成果,不仅提高了防汛工作效率,也为抗灾抢险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随着降雨慢慢停止,城区防汛指挥部汇总各方面信息,经研判后认定内涝险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城市防汛指挥部宣布响应结束。
“演练准备充分,组织有序;要素齐全,紧扣实际;贴近实战,效果良好。”防汛演练结束后,专家对演练成效给予充分肯定。
据市城管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永青介绍,本次演练在各部门、各单位的精心组织和密切配合下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充分检验了城区防汛救灾的协同作战能力,锻炼了队伍的应急抢险技能,积累了很好的实战经验。特别是地道桥断交、电力燃气抢修等模拟场景的演示,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快速反应,及时保障市民群众在汛期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做好今年防汛工作,市城区防汛办一是完善了城区防汛体系和预案,二是汛前开展了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三是对防汛队伍进行专业培训,对防汛物资进行全面排查,目前18支共1.4万余人的应急抢险队伍已经准备就绪,随时应对突发降雨对城区造成影响。城区防汛办有信心、有能力,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为省会安全度汛保驾护航。
供稿|韩怡然
编辑|赵越
初审|傅亚东 韩怡然
终审|尚守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