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Ipv6
   
 
网站首页
综合要闻
政务公开
政务动态
无障碍浏览进入适老化
当前的位置:
“石家庄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工作”新闻发布会
2021-01-01 09:04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1-01-01 09:04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字体: 打印

新闻发布会现场
12月31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石家庄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工作”新闻发布会。石家庄市医疗保障局局长邓小梅女士进行了权威发布。市医疗保障局待遇保障处处长王建科先生回答了记者提问。发布会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樊振宇主持。发布实录如下: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樊振宇:
各位记者朋友:
下面,我们举行医保工作新闻发布会。
出席本场新闻发布会的是,石家庄市医疗保障局局长邓小梅女士,待遇保障处处长王建科先生。
首先,请邓小梅局长进行新闻发布。
市医疗保障局局长邓小梅:
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在这里和大家见面。首先,我谨代表石家庄市医疗保障局,向新闻界长期以来对医疗保障事业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对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表示诚挚的欢迎!
石家庄市医疗保障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省医疗保障局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各项工作部署,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居民医保”)市级统筹,实现居民医保基金统收统支,提高基金共济和抗风险能力,促进居民医保制度可持续发展。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冀政发〔2017〕5号)和河北省医疗保障局、河北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河北省税务局《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工作的实施意见》(冀医保发〔2019〕16号)文件精神,出台了《石家庄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实施方案》。下面,我就石家庄市市级统筹相关情况作一下介绍。
一、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的意义
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制度,是全面落实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重要举措,既是重大政治任务,也是重要民生工程,是医疗保障制度发展的必然,对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医疗保障体系,增强人民健康福祉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提升了基金统筹层次,增强了基金共济能力。随着基金统筹层次的提高,基金的“池子”越大,基金的抗风险能力越强,为医疗保障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统一了医保待遇,增强了制度的公平性。全市范围内实行统一的保障政策、统一的筹资标准、统一的待遇水平,城乡居民享受同等的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消除城乡差别,促进城乡融合。三是提升了医疗保障层次,便捷享受优质医疗资源。市级统筹实施后,就医实现统筹区内无异地,参保居民可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全市范围内的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无需备案手续,直接持卡就医,直接结算。
二、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坚持的原则
一是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将收支平衡作为居民医保的基础,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科学确定筹资待遇水平,实现居民医保可持续发展。
二是坚持统一政策、规范管理。通过提高统筹层次,统一全市居民医保保障范围、筹资政策、待遇水平、协议管理等政策,规范基金管理制度。
三是坚持预算管理、责任分担。强化基金预算管理,严格执行收支预算,按照权利与义务、激励与约束、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要求,明确市县两级扩面征缴、医疗待遇支付、基金监管等主体责任,建立市、县两级基金收支责任分担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
四是坚持清单管理、依法依规。按照国家建立医疗保障待遇清单管理制度安排,明确决策层级和权限,推进居民医保制度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法制化。
三、市级统筹的主要工作
(一)统一基金收支管理。居民医保基金实行市级统收统支,实现居民医保基金分级负责、属地经办,严格执行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实行市、县独立会计核算模式,市级医保经办机构为全市基金统收统支总核算单位,县级医保经办机构按照职责为分级核算主体。
(二)建立市级风险基金和缺口分担机制。一是建立居民医保市级风险基金。市级风险基金每年按照本年全市居民医保基金预算收入的5%提取,累计提取的市级风险基金到达年基金收入10%时不再提取。二是建立基金缺口分担机制。居民医保基金收支缺口按照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规定的顺序进行弥补。
(三)统一经办服务管理。对医保经办服务进行全面梳理、分类细化,实现市、县医保经办服务“六统一”,即:统一事项名称、统一申办材料、统一经办方式、统一经办流程、统一办理时限、统一服务标准。医保经办管理服务网络延伸到街道(乡镇),使参保群众办理医保业务更加方便快捷。
(四)统一信息系统。2020年年底前,按照标准全国统一、数据两级集中、平台三级部署的要求,实现统筹区内统一联网、直接结算,确保数据可交换、可监控。推进各部门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实现数据资源市级集中管理、多部门共享,提高医疗保障精细化管理和便利化服务水平。全面推进医疗服务行为智能监控系统建设,挖掘和应用医保大数据,全面提高智能监控的覆盖面和精准度,建立全程、实时、智能、精确的医保监控体系,推动医保监管从事后向事前、事中前移,监管触角从定点医药机构向协议管理医务人员延伸,确保居民医保基金安全。
四、市级统筹后的医保待遇
城乡居民医保市级统筹已于今年12月26日正式实施,统一了全市的城乡居民医保政策,医保待遇在2020年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一是提高基层医院和市区二级医院报销比例。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合理调整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住院报销比例,基本医疗保险一级医疗机构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原则上不低于90%。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一级、二级医疗机构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相差分别不低于10%,二级、三级医疗机构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相差分别不低于15%”的要求,市医保局本着“待遇不降低、负担不增加”的原则,科学测算,在不降低三级医院的报销比例的基础上,县域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报销比例由90%提高到92%;市区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报销比例由85%提高到90%;市区二级医疗机构的报销比例由70%提高到75%。这次调整更进一步拉大了大医院和基层医院的报销比例,阶梯式设置不同等级医疗机构的报销比例,合理拉开报销差距,医院等级越高,报销比例相应较低;医院等级越低,报销比例越高。通过经济杠杆作用,引导患者往基层医院走,促进医疗卫生资源合理的配置。
二是取消每人每年40元普通病门诊包干资金,建立居民医保门诊统筹制度,提高门诊保障水平。城乡居民门诊统筹起付线为200元,门诊统筹基金按50%的比例支付,个人承担50%。门诊统筹基金年度最高支付限额为200元,计入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基金支付年度限额。城乡居民门诊统筹实行定点医疗管理。参保城乡居民选择两家城乡居民门诊统筹定点医疗机构,作为本人的门诊统筹定点医疗机构。
三是调整中医医院住院起付线和报销比例。为落实《中共石家庄市委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石传〔2020〕11号)和《石家庄市深化中医药事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石卫〔2017〕28号)精神,支持中医事业发展,将中医医院住院起付线和报销比例进行了调整。参保城乡居民和城镇职工在中医医院住院,医保报销起付线比同级综合医院住院的起付线降低100元,报销起付线最低不低于100元;报销比例比同级综合医院住院提高3个百分点,最高报销比例不超过97%。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实施,改变了原来我市12个县(市)基金单独管理、各自为政的格局,不仅提高了城乡居民医保基金抗风险和共济能力,而且参保居民无论患慢性病、特殊病还是住院,都可以根据病情在全市范围内,按照规定自主选择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破除了参保群众县域外就医的限制,提升了参保群众的获得感。
市医疗保障局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切实扛起做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的政治责任,密切关注市级统筹的实施情况,协调解决出现的问题,严密监测医保基金的运行情况,确保圆满完成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工作。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光临!希望新闻媒体及其记者朋友一如既往关注支持石家庄市的医疗保障工作!
发布完毕,谢谢大家!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樊振宇:
谢谢邓局长的权威发布。
下面,是现场提问时间,由王建科处长回答提问。请记者朋友举手示意并通报媒体名称。
中新社河北分社记者:请问王处长,假如石家庄郊县的某个农民,不幸得了系统性红斑狼疮这个病,需要到市里的医院看病,以前不能直接结算,需要垫付医疗费再到县里报销,市级统筹后可以在市级医院直接报销结算吗?谢谢。
市医疗保障局待遇保障处处长 王建科:
谢谢您的提问。
到市里看病可以直接结算。城乡居民医保市级统筹的实施,一个最大的便民措施就是,县里的参保群众到市区就医不用再备案了。
具体来讲,全市的参保居民可以根据病情,在全市范围内任何一家有住院资格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发生的医疗费直接结算。经过认定的慢性病患者,可以自主选择一家或两家门诊协议医疗机构,作为本人的慢性病门诊定点医疗机构。选择两家定点医疗机构的,其中必须有一家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发生的慢性病门诊医疗费直接结算,不用先垫付现金再回县里医保经办机构报销了。
回答完毕,谢谢!
石家庄日报社记者:请问参保居民在选择定点医疗机构方面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另外,取消城乡居民普通病门诊每人每年40元包干资金后,医保卡里剩余的门诊包干资金还能使用吗?谢谢。
市医疗保障局待遇保障处处长 王建科:
谢谢您的提问。
市级统筹后,参保城乡居民可选择两家城乡居民门诊统筹定点医疗机构,作为本人的门诊统筹定点医疗机构,其中一家必须是村卫生室或社区卫生服务站,另一家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一级及以下定点医疗机构。参保居民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一定非得选择本村或本乡的定点医疗机构,可以跨乡、跨县(市、区)选择,但是选定之后,原则上一年内不再变更。
自2021年开始,建立城乡居民门诊统筹保障制度,取消城乡居民普通病门诊每人每年40元包干资金,也就是常说的城乡居民个人账户。但往年结余的钱仍归本人所有,可在医保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就医时继续使用,也可支付门诊统筹起付线和自付部分医疗费用,但是不能支取现金。
回答完毕,谢谢!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樊振宇:
谢谢2位记者的提问,王处长也作了很好的回答。提问环节就到这里,欢迎大家在会后进行采访。
记者朋友们,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制度,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提高了医保基金统筹层次,增强了医保基金抗风险能力,是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可持续的保障,对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医疗保障体系,增强参保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各新闻媒体精准解读政策,为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明天就是元旦佳节,在这里,我谨代表市委宣传部和市政府新闻办,感谢各级新闻媒体和记者朋友们对我市新闻发布工作的关注、关心和支持!
祝大家新年快乐、幸福安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散会!
关于本站|网站声明|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石家庄市电子政务中心承办
今日访问量:1
网站标识码:1301000003
冀ICP备20013865号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