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石家庄交通人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历史机遇,以提高交通运输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始终坚持“事争一流、埋头苦干、率先突破、跨越发展”的工作理念,倾力建设人民满意交通。全面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行业管理服务水平,继续强化党的建设,深入推进行业文明创建,“十三五”圆满收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谱写交通强国石家庄篇章提供了有力保障。

“十三五”期间,石家庄市交通运输局共获得省部级荣誉46项。先后荣获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单位、 河北省文明单位、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并被交通运输部确定为全国第一批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被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公安部确定为城市绿色配送试点城市。

——路网建设实现新突破。五年来,石家庄市交通运输局以规划为龙头,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厅的决策部署,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共完成投资496.7亿元。全市公路网总里程达到了2.06 万公里,公路密度达到了每百平方公里139.84公里,分别比“十二五”末增加1763公里和每百平方公里21.04公里,为石家庄市公路建设史上完成投资和建设里程最多的五年。

一是高起点抓好高速公路建设。共完成投资299.8亿元,建成西阜高速、平赞高速、南绕城高速、津石高速4条段242.7公里,实现了县县通高速,高速公路密度从2015年的全省第六提升至全省第三。特别是太行山高速,组建了4000余人的保通队伍,面对施工难度巨大、资金极度短缺的困难,把不可能变为了可能,按时完成了通车目标,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省交通运输厅的大力表扬。我局荣获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河北赛区)重点建设项目劳动竞赛优秀单位。西阜高速石家庄段荣获河北省建筑行业工程质量安济杯奖。津石高速公路石家庄段,克服了资金短缺、土源匮乏、工期紧张、征拆体量大等困难,打破常规思维,突破施工难点,超常组织、合力攻坚,在仅到位资金28.84亿元的情况下,组建24支保通突击队,仅用45天完成591万方土源运输工作,提前9天实现主线通车目标。

二是高标准抓好干线公路及城建项目建设。共完成投资76.6亿元,建成国道107北、南二环东西延、井矿快速路等干线公路10项214.7公里,实现了县县通一级路。建成裕华路西延、和平路西延、和平东路珠峰大街至太行大街等一批市重点项目,进一步拉开了城市发展框架。特别是南二环西延项目穿越村庄15个,涉及地方事务200多项,仅用15个月实现了主体通车。石家庄市局承建的和平路西延路段,较住建局晚开工半年,但实现了同步通车。南二环东延仅用90天时间,克服了跨新元高速施工手续复杂等困难,建成主线桥1.38公里。

三是高要求抓好农村公路及养护管理。完成投资27.4亿元,建成农村公路1976.2公里、完成安防工程864公里,完成危桥改造工程124座。石家庄市获评2020年“省美丽农村精品示范路”6条,全省排名第二;元氏县、井陉县获得2020年“四好农村路”省示范县称号。同时,强力推进水毁重建项目,完成投资10亿元,完成灾后重建干线公路11条段60公里、农村公路744条段489公里、桥梁315座1.26万延米,受损道路恢复或超过灾前通行能力,特别是省道S334项目,仅用5个月完成水毁施工。全力做好公路养护管理,完成投资35.46亿元,我市干线公路技术状况(MQI)值由“十二五”末的85.8提升到91.06。普通国道、省道优良路率分别达到94.7%和93.7%,均比“十二五”显著提高。

——管理服务获得新提升。五年来,石家庄市交通运输局始终坚持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全面提升道路运输管理服务能力,努力打造人民满意交通。

一是运输市场管理进一步规范。持续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取消机场、原火车站、北站出租汽车定点经营,查处各类违章车辆3000余辆。稳步推进出租汽车行业改革,率先在全省发布实施了《石家庄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印发了《关于更换我市出租汽车车型的实施意见》《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行业发展保持平稳态势。

二是公共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公交都市创建成功,主城区公交站点500米半径覆盖率达到100%,全市绿色公共交通车辆比率达到100%。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54.27%,实现了主城区5分钟内公交换乘。全面实施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车政策,建成公共交通智能化项目,发行公交、地铁一卡通,发放京津冀一卡通245万张,新增“支付宝”付费乘车功能,实现手机刷码支付全覆盖。2020年地面公交出行幸福指数获得第二季度全国排名第一、第三季度第二的好成绩。4家物流园(服务区)通过了全国第二批“司机之家”试点验收工作,建设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三是治理超限超载成效明显。坚持路面治超和源头治超相结合,构建了多层次、多方位的联合治超新模式。共查处超限超载车辆4.71万辆,卸载174.18万吨,全市超限超载率控制在2%以下。积极推进源头企业公示工作,公示货源单位87家,约谈96家。责令停业整顿1家,吊销车辆道路运输许可3家,吊销企业运输许可1家,处罚运输企业24.3万元。处罚违法装载企业17家,处罚28万元。在全市所有治超检测站安装了路政治超管理系统,完成16个联合治超站站前渠化建设任务。

——三大攻坚战取得新成效。五年来,我们坚持底线思维,凝心聚力,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在精准脱贫方面。加大对平山、赞皇、灵寿、行唐四个贫困县的支持力度,共完成投资10.6亿元,建成农村公路1307公里。建成太行山高速,辐射沿线7个县区,29个乡镇,129个自然村,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提供了交通保障。推进农村客运资源整合,全市县城20公里范围内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行率达到94%,所有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到100%。我局派驻平山县孟家庄镇土岸村工作队被省委组织部授予全省扶贫脱贫先进驻村工作队。在防范金融风险方面。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争取市城建资金63.58亿元,其中财政资金21亿元,债券资金15亿元,政府购买服务27.4亿元。做大做强市交投,以市政府名义印发市交投重组方案,切实增强了市交投融资能力,努力构建了多元化、多层次的融资格局,为交通运输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在污染防治方面。出台《市交通运输局严管公路工程施工扬尘十二条》,对所属施工工地实行分段施工,加强洒水、保洁、覆盖、围挡等抑尘措施,同时进一步强化公路扬尘管理,采取机械化与人工相结合的方式,确保路面干净、整洁、畅通,共出动清扫车19.8万辆次,洒水车21.8台班,确保公路整洁无扬尘。有序推进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淘汰工作,完成淘汰31816辆,占任务的10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