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8-14    来源:市扶贫开发办公室
【字体: 】    打印
产业孵化“七位一体”探索稳定增收新模式——石家庄市平山县产业扶贫案例
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政策引领、市场运作、大众创业”的思路,整合扶贫、就业等资源,在县域中部古月镇打造了全省首家扶贫创业孵化园,创新实施了“孵化园+创业主体+扶贫车间+产业基地+科技创新+金融保障+贫困群众”七位一体产业孵化新模式,探索出了一条孵化主体创业、培育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就业的太行山区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新路径。在孵化模式带动下,1.4万多名贫困群众实现了增收致富。
一、搭建孵化平台,打造“三个基地”围绕贫困群众创业就业,利用扶贫、就业等政策,建成了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的河北省首家扶贫产业孵化园,吸纳68个带贫益贫创业主体,免费提供创业场地、技能培训、市场开拓、金融保障等服务。聚焦创业就业需求,打造就业实训基地。按照“国有资产+扶贫资金+第三方运营单位+贫困户”的模式,利用闲置粮库、学校等资源,改造建设就业扶贫车间,发展整合人社、职教、成人学校等部门职能,开办特色产业、劳动技能、传统工艺等培训班,提高群众就业本领。邀请河北农大、西柏坡农业产业研究院专家教授,以及第三方培训机构,面向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免费培训农艺管理、家政服务、厨师等技能,今年以来通过“订单式”“菜单式”共培训260多人次。聚焦创新示范需求,打造致富人才基地。深化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结合基层治理创新,成立青年人才服务中心,吸纳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等优秀青年,建立了9300多人的农村青年人才库,结合个人特点、意愿和实际需求,重点开展党的政策、产业培育、基层治理、市场分析、企业管理、电商运营等培训,组织培养了一批青年扶贫突击队、乡村后备干部、脱贫致富带头人,致力打造“永不撤走的工作队”。聚焦消费扶贫需求,打造产品购销基地。借助扶贫产业孵化园,发挥古月镇区位、交通、产业、资源等优势,打造全县扶贫产品聚散中心,设置了500平方米的特色农产品展销大厅,已吸纳60多类300多个扶贫产品入驻。孵化园设立市场、质检、物流、仓储等专业部门,为扶贫产品交易提供服务保障。
二、创新联结机制,打造“三种模式”借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施“市场、产品、基地+贫困群众”联结机制,成功实现了产业发展闭环链条,持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孵化成果“走出去”,带动扶贫产业壮大。经过创业孵化和实训基地精准培训,打造了一批创业主体和致富能手,因地制宜发展了特色产业和手工业,目前共培育特色林果、食用菌、豆制品、中药材、小食品等10余种扶贫特色产业,发展了连翘茶、酸枣汁、关山蜂蜜、营里木耳、古月豆腐等60多类特色扶贫产品。特色产品“聚起来”,提升规模品牌效应。平山县域面积大、地貌复杂,造成了农特产品多样化、规模小、分布散,既不成规模,也没有品牌。利用扶贫产业孵化园,建设扶贫产品聚散中心,按照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质量、统一价格、统一平台、统一运营“六统一”模式,打造了“平山好物产.古月好味道”地方特色品牌,产品进入了省会、县城大型超市,上线“美团外卖”货架,年销售额9000多万元。销售渠道“上云端”,形成完备购销链条。利用孵化园平台,注册成立名优农产品销售公司,吸纳联盟会员单位入股参与,与京东电商开展战略合作,开办网络商城,将购销基地和联盟单位的60多类特色农产品,通过京东电商支持流量优势优先推介,全网销全国卖,扩大销售渠道,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三、孵出精神士气,扶起脱贫志气围绕解决贫困群众“精神贫困”问题,发挥党建、实训和典型三个引领作用,激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强化党建引领,按照“孵化园中党旗飘、产业链上建支部”思路,创新党建扶贫模式,依托孵化平台设立临时党支部,结合人才基地设立优秀青年人才党支部,组建豆制品加工、特色食品生产、特色种养殖等若干产业党小组,真正把党员聚在脱贫一线。目前,孵化园临时党支部和优秀青年人才支部,共培育脱贫致富能手83人。实训体验引导,依托实训基地,组织有就业意愿的贫困群众进入扶贫车间实地体验,手把手教技术、面对面学经营,对有创业就业意愿的就地签约。比如,孵化园区所在地古月镇,通过实训体验,促成创业86人、稳定就业630多人。典型示范引领,按照可比、可学、可赶的思路,评树“扶贫创业标兵”,涌现出巾帼英雄齐丽莎、蜂蜜大王赵晓兵、连翘茶专家左险峰等一批先进典型,用群众身边的鲜活案例,激励和引导贫困群众自强自立、勤劳致富、光荣脱贫。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大民生 >> 扶贫信息
产业孵化“七位一体” 探索稳定增收新模式 ——石家庄市平山县产业扶贫案例
发布时间:2020-08-1410:45  来源:
产业孵化“七位一体”探索稳定增收新模式——石家庄市平山县产业扶贫案例
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政策引领、市场运作、大众创业”的思路,整合扶贫、就业等资源,在县域中部古月镇打造了全省首家扶贫创业孵化园,创新实施了“孵化园+创业主体+扶贫车间+产业基地+科技创新+金融保障+贫困群众”七位一体产业孵化新模式,探索出了一条孵化主体创业、培育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就业的太行山区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新路径。在孵化模式带动下,1.4万多名贫困群众实现了增收致富。
一、搭建孵化平台,打造“三个基地”围绕贫困群众创业就业,利用扶贫、就业等政策,建成了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的河北省首家扶贫产业孵化园,吸纳68个带贫益贫创业主体,免费提供创业场地、技能培训、市场开拓、金融保障等服务。聚焦创业就业需求,打造就业实训基地。按照“国有资产+扶贫资金+第三方运营单位+贫困户”的模式,利用闲置粮库、学校等资源,改造建设就业扶贫车间,发展整合人社、职教、成人学校等部门职能,开办特色产业、劳动技能、传统工艺等培训班,提高群众就业本领。邀请河北农大、西柏坡农业产业研究院专家教授,以及第三方培训机构,面向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免费培训农艺管理、家政服务、厨师等技能,今年以来通过“订单式”“菜单式”共培训260多人次。聚焦创新示范需求,打造致富人才基地。深化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结合基层治理创新,成立青年人才服务中心,吸纳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等优秀青年,建立了9300多人的农村青年人才库,结合个人特点、意愿和实际需求,重点开展党的政策、产业培育、基层治理、市场分析、企业管理、电商运营等培训,组织培养了一批青年扶贫突击队、乡村后备干部、脱贫致富带头人,致力打造“永不撤走的工作队”。聚焦消费扶贫需求,打造产品购销基地。借助扶贫产业孵化园,发挥古月镇区位、交通、产业、资源等优势,打造全县扶贫产品聚散中心,设置了500平方米的特色农产品展销大厅,已吸纳60多类300多个扶贫产品入驻。孵化园设立市场、质检、物流、仓储等专业部门,为扶贫产品交易提供服务保障。
二、创新联结机制,打造“三种模式”借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施“市场、产品、基地+贫困群众”联结机制,成功实现了产业发展闭环链条,持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孵化成果“走出去”,带动扶贫产业壮大。经过创业孵化和实训基地精准培训,打造了一批创业主体和致富能手,因地制宜发展了特色产业和手工业,目前共培育特色林果、食用菌、豆制品、中药材、小食品等10余种扶贫特色产业,发展了连翘茶、酸枣汁、关山蜂蜜、营里木耳、古月豆腐等60多类特色扶贫产品。特色产品“聚起来”,提升规模品牌效应。平山县域面积大、地貌复杂,造成了农特产品多样化、规模小、分布散,既不成规模,也没有品牌。利用扶贫产业孵化园,建设扶贫产品聚散中心,按照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质量、统一价格、统一平台、统一运营“六统一”模式,打造了“平山好物产.古月好味道”地方特色品牌,产品进入了省会、县城大型超市,上线“美团外卖”货架,年销售额9000多万元。销售渠道“上云端”,形成完备购销链条。利用孵化园平台,注册成立名优农产品销售公司,吸纳联盟会员单位入股参与,与京东电商开展战略合作,开办网络商城,将购销基地和联盟单位的60多类特色农产品,通过京东电商支持流量优势优先推介,全网销全国卖,扩大销售渠道,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三、孵出精神士气,扶起脱贫志气围绕解决贫困群众“精神贫困”问题,发挥党建、实训和典型三个引领作用,激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强化党建引领,按照“孵化园中党旗飘、产业链上建支部”思路,创新党建扶贫模式,依托孵化平台设立临时党支部,结合人才基地设立优秀青年人才党支部,组建豆制品加工、特色食品生产、特色种养殖等若干产业党小组,真正把党员聚在脱贫一线。目前,孵化园临时党支部和优秀青年人才支部,共培育脱贫致富能手83人。实训体验引导,依托实训基地,组织有就业意愿的贫困群众进入扶贫车间实地体验,手把手教技术、面对面学经营,对有创业就业意愿的就地签约。比如,孵化园区所在地古月镇,通过实训体验,促成创业86人、稳定就业630多人。典型示范引领,按照可比、可学、可赶的思路,评树“扶贫创业标兵”,涌现出巾帼英雄齐丽莎、蜂蜜大王赵晓兵、连翘茶专家左险峰等一批先进典型,用群众身边的鲜活案例,激励和引导贫困群众自强自立、勤劳致富、光荣脱贫。
关于本网|网站声明|网站地图|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版权所有
石家庄市电子政务中心承办
冀ICP备06000020号-1 网站标识码:13010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