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7-13    来源:市扶贫开发办公室
【字体: 】    打印
“走”进百姓心坎里“访”出群众满意度
——平山县创新开展脱贫攻坚“走万家、访万民,解民困、助增收”活动
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又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如何变危为机、开创新机,平山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瞄准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创新开展脱贫攻坚“走万家、访万民,解民困、助增收”活动,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带着感情访民意、深入一线摸实情、真心实意解民困、全力以赴促增收,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确保贫困群众稳定脱贫不返贫。
行动诠释初心,访出亲民爱民好作风。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柏坡考察时提出“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为民”的重要指示,平山县认真践行总书记指示精神,以走访活动为契机,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领导带头下沉一线。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的走访活动领导小组,29名县级领导分包23个乡镇,每人联系1个贫困村,县领导带头进村入户、走访慰问,给广大党员干部作出表率;同时,督促指导分包乡镇、分管部门做好走访工作,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全县动员走访帮扶。建立“帮扶单位+工作队+帮扶责任人+志愿者”的走访帮扶体系,260支省市县工作队驻村帮扶,5310名县乡两级帮扶责任人和1600多名机关志愿者逐户分包,全县24841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户户都有帮扶人。在此基础上,重点突出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集中力量精准帮扶,确保走访活动访深访透。加强指导深化落实。组建12个解剖指导组,对各单位活动动员、组织实施、走访成效等情况,开展两轮解剖指导,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通过提醒函、督办函等形式“点对点”交办,督促立行立改,并举一反三查漏补缺;对涌现出的好做法,通过工作简报、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宣传推广,确保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有特色。
脚步丈量民意,当好人民群众贴心人。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广大党员干部离开“案头”、走向“田头”,面对面倾听群众所思所盼,掌握了最真实的群众声音。以点带面,当好政策“宣传员”。帮扶责任人用群众通俗易懂的“平山土话”,积极宣传党的扶贫惠农政策、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成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乡风文明教育,宣传脱贫先进典型,用身边榜样以身说法,引导群众不等不靠、苦干实干,激发了致富增收的内生动力。制作《扶贫政策解读》和《帮扶成效一览表》2.4万份,逐户悬挂上墙,帮助贫困户梳理享受的政策、得到的帮扶,提高了群众的政策知晓度和满意度。问需于民,当好信息“收集员”。深入开展“三问一查”,一问“两不愁三保障”,了解吃穿用度、安全饮水、住房安全、教育医疗等情况;二问帮扶措施和政策,了解在扶贫项目、技能培训、创业就业、小额贷款等方面的帮扶情况;三问家庭收入,了解收入水平和收入结构;四查存在问题及短板弱项。通过梳理群众情况和现实需求,逐户建立了民情档案,为动态管理打下基础。摸透实情,当好问题“研判员”。坚持问题导向,对照脱贫攻坚成效普查内容,制作了入户走访明白纸,通过现场查看、谈心交流,共梳理汇总9类472个问题,收集意见建议1300多条。比如,部分贫困群众外出务工受到疫情影响;个别村卫生保洁监管机制还需完善;五保户、单身户、孤寡老人户等群体的家庭卫生还需提升等。对发现的这些问题分门别类建立工作台账,边走访边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由指挥中心向责任单位集中交办、限期整改。
真情为民办事,全力纾困解难助增收。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标准,通过开展“三个一”行动,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攀一家亲戚,帮干一天农活。走访人员把群众当亲人,互留电话和微信,关系越走越近、越处越亲,真正帮扶到农家庭院、帮扶到田间地头。充分征求贫困户意见,科学确定帮干农活的具体内容,对五保户、患病户、无劳动能力户,帮助群众彻底清扫一次家庭卫生,清洗一遍衣物被褥;对种植户、养殖户,帮助群众购置农用物资、共同田间耕作、销售农产品等,同群众一块苦一起干,增进了与群众的感情。解一个难题,帮办一件实事。重点围绕贫困户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发挥单位和个人资源优势,至少帮办一件实事好事。农业农村部门通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所有行政村实现卫生保洁托管服务;教育部门在落实好教育扶贫政策的同时,积极争取敬业集团资助400万元、泛海基金资助152万元;卫健部门创新“5+X”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诊疗服务送到家,贫困人口慢性病累计鉴定8900人次。走访人员切实当好人民群众“店小二”,在帮助群众办理证件、改善生活、看病就医、就业创业、子女入学等方面跑前跑后、出钱出力,让群众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教一门技术,帮找一份工作。坚持把稳就业作为应对疫情冲击的重要举措,全力开展“返岗就业”攻坚行动,引进省市“百千万”科技特派员驻县帮扶专家23人,250多名技术人员进村开展科技服务,培训农民技术骨干3000多人次,对全县22620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行“点菜式”免费培训;投资300多万元,在深山区乡镇古月镇打造全省首个乡镇级特色产业孵化园,重点面向贫困人口培养致富带头人;主动与县内企业对接,挖掘就业岗位13752个,结合社区安保、森林防火、光伏扶贫等开发公益岗位2865个,有效保障贫困群众就业增收。
巩固脱贫成效,完善常态服务新机制。认真提炼总结走访活动经验做法,切实把走访成效固化为联系服务群众的好机制。创新党员分包机制。针对全县457个非贫困村没有帮扶单位和驻村工作队、帮扶力量不足的问题,结合全省“抓党建、促脱贫、保小康”活动,在乡镇干部分包的基础上,探索实行党员分包贫困户办法,由本村党员一人包一户,有劳动能力的安排开厂办企业的党员分包,患病的安排当医生的党员分包等。通过党员精准分包,给帮扶工作上了“双保险”,构建了和谐温馨的邻里关系。创新问题办结机制。探索建立了“走访办结+集中交办+跟踪督办+群众评判”的问题闭环办结制度,对档案填写不规范、扶贫政策不了解、家庭环境卫生差等简单问题,走访人员和帮扶单位现场解决、即时办结;对政策落实不到位、帮扶成效不明显等需多部门联合解决的问题,建立责任清单、问题清单,向责任单位集中交办;问题办理情况,由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全程跟踪,督促加快办理;问题办结后,办得怎么样由群众评价打分,不过关的退回重办,办好的画句号。创新政策保障机制。主动应对疫情影响,针对教育、医疗、就业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在全面落实国家政策的基础上,创新实施慢性病即时鉴定、农村居民免费体检、防贫保险兜底、就业创业帮扶、高中阶段教育免学费和课本费等特色措施,为贫困群众编织多重政策保障网,牢牢兜住防致贫返贫底线,持续巩固脱贫成效,不断改善群众生活,让老区群众带着满满的幸福感步入全面小康社会。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大民生 >> 扶贫信息
“走”进百姓心坎里 “访”出群众满意度
——平山县创新开展脱贫攻坚“走万家、访万民,解民困、助增收”活动
发布时间:2020-07-1314:55  来源:
“走”进百姓心坎里“访”出群众满意度
——平山县创新开展脱贫攻坚“走万家、访万民,解民困、助增收”活动
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又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如何变危为机、开创新机,平山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瞄准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创新开展脱贫攻坚“走万家、访万民,解民困、助增收”活动,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带着感情访民意、深入一线摸实情、真心实意解民困、全力以赴促增收,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确保贫困群众稳定脱贫不返贫。
行动诠释初心,访出亲民爱民好作风。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柏坡考察时提出“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为民”的重要指示,平山县认真践行总书记指示精神,以走访活动为契机,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领导带头下沉一线。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的走访活动领导小组,29名县级领导分包23个乡镇,每人联系1个贫困村,县领导带头进村入户、走访慰问,给广大党员干部作出表率;同时,督促指导分包乡镇、分管部门做好走访工作,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全县动员走访帮扶。建立“帮扶单位+工作队+帮扶责任人+志愿者”的走访帮扶体系,260支省市县工作队驻村帮扶,5310名县乡两级帮扶责任人和1600多名机关志愿者逐户分包,全县24841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户户都有帮扶人。在此基础上,重点突出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集中力量精准帮扶,确保走访活动访深访透。加强指导深化落实。组建12个解剖指导组,对各单位活动动员、组织实施、走访成效等情况,开展两轮解剖指导,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通过提醒函、督办函等形式“点对点”交办,督促立行立改,并举一反三查漏补缺;对涌现出的好做法,通过工作简报、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宣传推广,确保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有特色。
脚步丈量民意,当好人民群众贴心人。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广大党员干部离开“案头”、走向“田头”,面对面倾听群众所思所盼,掌握了最真实的群众声音。以点带面,当好政策“宣传员”。帮扶责任人用群众通俗易懂的“平山土话”,积极宣传党的扶贫惠农政策、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成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乡风文明教育,宣传脱贫先进典型,用身边榜样以身说法,引导群众不等不靠、苦干实干,激发了致富增收的内生动力。制作《扶贫政策解读》和《帮扶成效一览表》2.4万份,逐户悬挂上墙,帮助贫困户梳理享受的政策、得到的帮扶,提高了群众的政策知晓度和满意度。问需于民,当好信息“收集员”。深入开展“三问一查”,一问“两不愁三保障”,了解吃穿用度、安全饮水、住房安全、教育医疗等情况;二问帮扶措施和政策,了解在扶贫项目、技能培训、创业就业、小额贷款等方面的帮扶情况;三问家庭收入,了解收入水平和收入结构;四查存在问题及短板弱项。通过梳理群众情况和现实需求,逐户建立了民情档案,为动态管理打下基础。摸透实情,当好问题“研判员”。坚持问题导向,对照脱贫攻坚成效普查内容,制作了入户走访明白纸,通过现场查看、谈心交流,共梳理汇总9类472个问题,收集意见建议1300多条。比如,部分贫困群众外出务工受到疫情影响;个别村卫生保洁监管机制还需完善;五保户、单身户、孤寡老人户等群体的家庭卫生还需提升等。对发现的这些问题分门别类建立工作台账,边走访边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由指挥中心向责任单位集中交办、限期整改。
真情为民办事,全力纾困解难助增收。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标准,通过开展“三个一”行动,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攀一家亲戚,帮干一天农活。走访人员把群众当亲人,互留电话和微信,关系越走越近、越处越亲,真正帮扶到农家庭院、帮扶到田间地头。充分征求贫困户意见,科学确定帮干农活的具体内容,对五保户、患病户、无劳动能力户,帮助群众彻底清扫一次家庭卫生,清洗一遍衣物被褥;对种植户、养殖户,帮助群众购置农用物资、共同田间耕作、销售农产品等,同群众一块苦一起干,增进了与群众的感情。解一个难题,帮办一件实事。重点围绕贫困户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发挥单位和个人资源优势,至少帮办一件实事好事。农业农村部门通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所有行政村实现卫生保洁托管服务;教育部门在落实好教育扶贫政策的同时,积极争取敬业集团资助400万元、泛海基金资助152万元;卫健部门创新“5+X”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诊疗服务送到家,贫困人口慢性病累计鉴定8900人次。走访人员切实当好人民群众“店小二”,在帮助群众办理证件、改善生活、看病就医、就业创业、子女入学等方面跑前跑后、出钱出力,让群众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教一门技术,帮找一份工作。坚持把稳就业作为应对疫情冲击的重要举措,全力开展“返岗就业”攻坚行动,引进省市“百千万”科技特派员驻县帮扶专家23人,250多名技术人员进村开展科技服务,培训农民技术骨干3000多人次,对全县22620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行“点菜式”免费培训;投资300多万元,在深山区乡镇古月镇打造全省首个乡镇级特色产业孵化园,重点面向贫困人口培养致富带头人;主动与县内企业对接,挖掘就业岗位13752个,结合社区安保、森林防火、光伏扶贫等开发公益岗位2865个,有效保障贫困群众就业增收。
巩固脱贫成效,完善常态服务新机制。认真提炼总结走访活动经验做法,切实把走访成效固化为联系服务群众的好机制。创新党员分包机制。针对全县457个非贫困村没有帮扶单位和驻村工作队、帮扶力量不足的问题,结合全省“抓党建、促脱贫、保小康”活动,在乡镇干部分包的基础上,探索实行党员分包贫困户办法,由本村党员一人包一户,有劳动能力的安排开厂办企业的党员分包,患病的安排当医生的党员分包等。通过党员精准分包,给帮扶工作上了“双保险”,构建了和谐温馨的邻里关系。创新问题办结机制。探索建立了“走访办结+集中交办+跟踪督办+群众评判”的问题闭环办结制度,对档案填写不规范、扶贫政策不了解、家庭环境卫生差等简单问题,走访人员和帮扶单位现场解决、即时办结;对政策落实不到位、帮扶成效不明显等需多部门联合解决的问题,建立责任清单、问题清单,向责任单位集中交办;问题办理情况,由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全程跟踪,督促加快办理;问题办结后,办得怎么样由群众评价打分,不过关的退回重办,办好的画句号。创新政策保障机制。主动应对疫情影响,针对教育、医疗、就业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在全面落实国家政策的基础上,创新实施慢性病即时鉴定、农村居民免费体检、防贫保险兜底、就业创业帮扶、高中阶段教育免学费和课本费等特色措施,为贫困群众编织多重政策保障网,牢牢兜住防致贫返贫底线,持续巩固脱贫成效,不断改善群众生活,让老区群众带着满满的幸福感步入全面小康社会。
关于本网|网站声明|网站地图|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版权所有
石家庄市电子政务中心承办
冀ICP备06000020号-1 网站标识码:13010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