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信息  > 计划方案
发布时间:2018-03-29    来源:系统管理员
【字体: 】    打印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年。全市农牧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开展‘五抓五提升’战略行动,构建“4+4”现代产业发展格局”,以实现乡村振兴为目标,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开展“农业质量提升年”活动为载体,牢固树立“大农业”“大融合”理念,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质量农业,推进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迈进。
一、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1、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从创建优势产区入手,探索“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订单化”的三化发展模式,培树典型,突出特色,扩大强筋小麦、粮饲兼用玉米、“张杂谷”等种植面积,打造特色优势主导产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2018年,创建粮油生产示范区17个,优质强筋小麦生产基地保持在50万亩左右,杂交谷种植面积5万亩以上。全市粮食总产量保持在430万吨以上。
2、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主导产业。按照提质量、增效益、促对接、占高端的总体要求,稳定总体规模,强化标准引领、产品销售和品牌创建。全市食用菌面积稳定在3.6万亩左右,中药材17.2万亩,瓜菜播种面积240万亩以上。设施蔬菜播种面积力争占蔬菜播种面积的54%以上。重点创建高端蔬菜示范园34个、规模化育苗场4个、新品种新技术展示基地4个,高端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06万亩。
3、促进养殖业转型升级。继续开展部省市县四级联创活动,巩固提升现有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深入推进美丽生态牧场示范创建,2018年创建美丽生态牧场20个,累计达到35个。开展畜牧绿色示范县创建,巩固赞皇县省级示范县成果,新乐市争取通过部级或省级示范县验收。推进智能奶牛场建设,引导鼓励奶牛小区向牧场模式转型升级,推进奶牛场提质增效。
二、推进现代农业园建设上水平
4、打造环省会都市休闲农业圈。按照“一环一带四片区”环省会都市农业圈布局要求,立足农旅结合、三产融合、园区变景区,发展新业态、培育新产业,延伸产业链、丰富价值链,市县两级重点支持4个现代农业园区按照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和4A及以上国家旅游景区标准打造,示范带动一批都市休闲农业园区,串点成线,由线到面,提升省会都市农业圈发展层次水平。
5、提高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水平。支持藁城区强筋麦现代农业产业园、晋州鸭梨现代农业产业园、鹿泉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按照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标准进行改造升级,努力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开展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提升行动,重点从“做强做精主导产业、培育壮大经营主体、加强利益联结机制建设、完善体制机制”等方面聚焦发力,提档升级,新创建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20家、县级现代农业园区30家。
6、推进休闲旅游资源整合。按照高端化、品牌化、融合化、特色化的总体要求,整合资源,连点成线,重点谋划推出一批休闲旅游线路,抓好一批国家级、省级休闲旅游星级示范点综合体建设,开展农旅结合星级现代农业园区评选,着力培育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休闲农业旅游品牌。全市新创建全国和河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企业10家以上。
7、加强园区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科技支撑、金融服务、智慧农业、农产品交易四大服务平台建设,为园区发展提供支撑。按照筹备一批、包装一批、推介一批的思路,建立市、县两级园区招商项目库,包装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向外推介,提高项目洽谈成功率和履约率,提高现代农业园区对外开放水平。
三、加快智慧农业发展步伐
8、统筹安排,突出重点。以全市智慧农业建设为一盘棋,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首先完成藁城、正定和晋州重点县(市)区互联互通,其次是挑选有积极性和有特点的县(市)区,打造特色互联网专区。
9、加强应用开发,提高服务效果。发展畜牧物联网、“互联网+”畜牧业、B2B电商等业态,支持涉牧企业创办或采用电子商务平台,引导通过二维码实现“互联网+生产全过程展示”开展营销。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能力建设,推行农产品条形码、二维码制度,形成产销区一体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网络,实现生产记录可存储、产品流向可追踪、储运信息可查询。探索完善“互联网+农机”服务新模式,大力推进智能农机、智能化管理,继续实施农机深松作业智能检测,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推行农机深松第三方质检,实现第三方质检全覆盖。
10、跨界对接,融合发展。逐步实现与36524、淘宝、京东等一批有影响力的企业对接,加强与供销、广电合作,发展有线电视与互联网结合,实现区域化共同发展的模式;融合规模小,发展不够成熟的小型电商企业,有步骤地完成整合。
11、加强培训与宣传引导。利用互联网平台和各种现场会,加强对农民的信息技术、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和引导各类科技人员、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农民工、退役士兵等到农村创业创新,不断壮大新农民队伍。
四、加强品牌农业建设
12、着力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以县域为单元,结合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重点围绕蔬菜、果品、中药材、食用菌、马铃薯等产业,支持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优势企业联合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18年,力争每县培育出1-2个优势突出、绿色发展、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
13、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深入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推进农业标准化,把农业标准化生产与农产品品牌培育紧密结合起来,完善农业生产标准体系和品牌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针对我市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实际状况和特点,推进农业标准化制(修)订工作,利用3到5年时间,完成对我市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标准化全面制(修)订工作。2018年完成50个标准的评审验收。
14、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2018年,以信息进村入户工程为契机,继续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支持农产品电商企业做大做强,引导农产品电子商务走差异化、特色化和品牌化发展道路。实施涉农企业智能化提升工程,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用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企业管理系统,基本实现“产运销”一体化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格局。
五、推进新型农业经营监管体系建设
15、做好确权登记颁证收尾完善工作。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回头看”,进一步规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档案资料和县级数据库,做好档案移交和数据信息汇交,巩固确权登记成果。年底前,16个县(市、区)完成数据库成果汇交、档案整理和证书发放工作。抓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为农村集体资产改制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16、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进一步健全土地流转管理制度,引导土地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建立健全上限控制、分级备案、风险保障金、资格审查和项目审核等制度,推动土地流转合同备案制落实。县(市、区)已形成的50亩以上规模经营土地流转合同要及时纳入省级流转信息系统规范管理。全市30亩以上适度规模经营率达到33%以上。
17、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开展示范家庭农场的监测和创建活动,加强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通过政策引导、产业扶持,集中打造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管理规范,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年内,打造精品市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和示范家庭农场各20家,培育市级示范家庭农场和市级示范农民合作社各100家。
六、提高科技装备保障能力水平
18、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加强和巩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加快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和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加强产学研融合,进一步完善以产业寻求为导向、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链为主线,以综合实验站为基点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模式。抓好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示范项目及市种畜禽质量监测中心实验室、河北省DHI中心石家庄分中心建设。
19、促进农机装备结构优化提升。抓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补贴资金向新型农业服务组织倾斜,向特色农业生产区域倾斜,向重大农业农机项目倾斜,优先满足玉米收获机、免耕播种机、节水灌溉、高效植保等大马力、高性能、先进适用农机具的购置需求,加快淘汰能耗高、污染重、性能低的老旧机械,实现农机装备结构从低性能向高性能、单一作业向复式作业转变。
20、开展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区域优势农产品布局和我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在全力落实部、省级项目资金的同时,安排市级资金开展创建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工作。重点示范互联网在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中的应用,全面提升农机化发展质量和效益。
七、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21、加强监管监测检疫能力建设。按照“政府负总责,县乡强机构,监管全覆盖”的要求和职能、人员、经费、手段、服务“五到位”基本目标,加强县级监管、检测、检疫、执法机构建设,确保正常开展工作。进一步加强市农产品检测中心、市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建设,着力提升通过检测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水平。继续实施县级监测助推工程和基层所(站)“暖心留人”工程,进一步提升县级定量监测能力和基层所(站)综合能力。
22、加大防控整治力度。定期不定期开展农产品及农业投入品大检查、大排查、大整治,在关键节点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集中整治行动,开展饲料、化肥、农兽药、农产品、屠宰环节和病死畜禽等专项整治,着力解决违规使用农兽药、非法添加“瘦肉精”等违禁物质、私屠滥宰、非法贩卖病死畜禽等突出问题。
23、加强风险评估及应急处置。认真落实风险评估制度,重点围绕种植、养殖、屠宰、农业投入品四个环节,监管、监测、执法三项工作,定期不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及时了解和掌握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安全隐患和主要风险点,及时采取跟进措施,防患以未然。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应急处置工作规程,强化应急处置,及时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
八、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
24、深入推进控水控肥控药行动。继续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全市农田节水面积达到65%以上,节水1.95亿立方米,农业用水总量明显下降。全市化肥使用量控制在49.2万吨以下,化肥用量实现零增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肥料利用率达到36%以上。农药用量控制在1043吨以下,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30%以上、主要农作物统防统治覆盖率、农药利用率达到40%以上,科学施肥用药水平明显提升。
25、加强秸秆基本全量化利用。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不断完善秸秆收储运体系,持续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产业化格局,促进农业循环发展,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7%以上。
26、废弃地膜基本回收利用。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循环经济理念,加快推进废旧地膜回收、再生和资源化利用。在地膜使用大县标准地膜推广使用面积达到35%,回收率达到70%。
27、健全农业清洁生产技术体系。以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示范项目为抓手,建立农业清洁生产示范区,完善农业清洁生产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探索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的长效机制。
28、大力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坚持“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方针,以沼气和生物天然气为主要处理方向,以就地就近用于农村能源和农用有机肥为主要使用方向,建立养殖密集区集中治理模式,推进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和资源化,构建污染防治长效机制。到2018年底,全市畜禽规模养殖场(区)粪污处理设施设备配建率达到90%以上。适养区内新(改、扩)建畜禽规模养殖场(区)全部实行“三同时”制度。
29、切实抓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全面落实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全覆盖,完善病死畜禽无害化集中处理厂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完善落实相关制度,严格落实无害化处理监管责任,对整个无害化处理过程中的动物防疫活动进行监管,做到不缺位,不越位。在全市推广“平山模式”,进一步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集中处理与保险联动工作。
九、扎实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30、扎实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石家庄市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3—2020年)》,制定2018年重大动物疫病实施方案。全面实施春、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强制免疫工作,继续开展动物防疫消毒月活动和冬季防控安全月活动,完善动物疫病监测预警和评估,强化应急管理。做好口蹄疫、禽流感(包括H7N9流感)、布病和小反刍兽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群体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90%以上,免疫抗体合格率全年保持在80%以上。
31、加快推进兽医社会化服务工作。以动物防疫财政支持政策调整为契机,加快推动强制免疫组织实施方式的转变,由政府部门组织实施,向政府购买服务转变和养殖者购买服务转变,并逐步过渡到养殖者自我履行法定免疫义务。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动物防疫服务机制,2018年在总结推进井陉县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将兽医社会化服务试点数量扩大至赵县、元氏县、平山县、灵寿县,进一步深化试点工作,提高动物防疫服务社会的效率。
十、深入推进党风政风建设
32、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毫不动摇地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着力加强政治建设,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切实把各级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33、大力推进依法行政。认真落实依法行政各项要求,注重运用法治思维、方式和手段凝聚共识、争取支持、推动工作、解决问题。以行政执法规范化为抓手,按照有专门办公场所、有专职执法人员、有专门执法设备、有高效管理目标、有严格监督制度“五有”标准,继续提升综合执法能力,进一步理顺执法体系,完善执法工作机制,推动农业依法行政工作再上新水平。
34、切实抓好安全生产。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三个必须”的要求,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责任落实,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基础建设,做好应急准备,将安全生产工作始终抓紧、抓实、抓到位,保持安全生产工作的高压态势不放松,保障农牧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35、加强工作作风建设。牢固树立省会意识、创先争优意识,围绕全市中心工作,担当担责勇攻坚,解放思想求突破,真刀真枪促落实,以超常规的举措、超常规的努力,求创新、求突破,确保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开展纠正“四风”和作风纪律专项整治,深入抓好“十查十改”,始终把纠正“四风”、加强作风纪律建设摆在全面从严治党的突出位置,确保作风建设落地见效,为全面完成各项任务目标提供有力保证。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信息 >> 计划方案
石家庄市农业畜牧局二〇一八年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18-03-29    来源:系统管理员
【字体: 】    打印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年。全市农牧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开展‘五抓五提升’战略行动,构建“4+4”现代产业发展格局”,以实现乡村振兴为目标,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开展“农业质量提升年”活动为载体,牢固树立“大农业”“大融合”理念,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质量农业,推进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迈进。
一、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1、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从创建优势产区入手,探索“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订单化”的三化发展模式,培树典型,突出特色,扩大强筋小麦、粮饲兼用玉米、“张杂谷”等种植面积,打造特色优势主导产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2018年,创建粮油生产示范区17个,优质强筋小麦生产基地保持在50万亩左右,杂交谷种植面积5万亩以上。全市粮食总产量保持在430万吨以上。
2、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主导产业。按照提质量、增效益、促对接、占高端的总体要求,稳定总体规模,强化标准引领、产品销售和品牌创建。全市食用菌面积稳定在3.6万亩左右,中药材17.2万亩,瓜菜播种面积240万亩以上。设施蔬菜播种面积力争占蔬菜播种面积的54%以上。重点创建高端蔬菜示范园34个、规模化育苗场4个、新品种新技术展示基地4个,高端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06万亩。
3、促进养殖业转型升级。继续开展部省市县四级联创活动,巩固提升现有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深入推进美丽生态牧场示范创建,2018年创建美丽生态牧场20个,累计达到35个。开展畜牧绿色示范县创建,巩固赞皇县省级示范县成果,新乐市争取通过部级或省级示范县验收。推进智能奶牛场建设,引导鼓励奶牛小区向牧场模式转型升级,推进奶牛场提质增效。
二、推进现代农业园建设上水平
4、打造环省会都市休闲农业圈。按照“一环一带四片区”环省会都市农业圈布局要求,立足农旅结合、三产融合、园区变景区,发展新业态、培育新产业,延伸产业链、丰富价值链,市县两级重点支持4个现代农业园区按照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和4A及以上国家旅游景区标准打造,示范带动一批都市休闲农业园区,串点成线,由线到面,提升省会都市农业圈发展层次水平。
5、提高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水平。支持藁城区强筋麦现代农业产业园、晋州鸭梨现代农业产业园、鹿泉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按照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标准进行改造升级,努力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开展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提升行动,重点从“做强做精主导产业、培育壮大经营主体、加强利益联结机制建设、完善体制机制”等方面聚焦发力,提档升级,新创建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20家、县级现代农业园区30家。
6、推进休闲旅游资源整合。按照高端化、品牌化、融合化、特色化的总体要求,整合资源,连点成线,重点谋划推出一批休闲旅游线路,抓好一批国家级、省级休闲旅游星级示范点综合体建设,开展农旅结合星级现代农业园区评选,着力培育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休闲农业旅游品牌。全市新创建全国和河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企业10家以上。
7、加强园区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科技支撑、金融服务、智慧农业、农产品交易四大服务平台建设,为园区发展提供支撑。按照筹备一批、包装一批、推介一批的思路,建立市、县两级园区招商项目库,包装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向外推介,提高项目洽谈成功率和履约率,提高现代农业园区对外开放水平。
三、加快智慧农业发展步伐
8、统筹安排,突出重点。以全市智慧农业建设为一盘棋,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首先完成藁城、正定和晋州重点县(市)区互联互通,其次是挑选有积极性和有特点的县(市)区,打造特色互联网专区。
9、加强应用开发,提高服务效果。发展畜牧物联网、“互联网+”畜牧业、B2B电商等业态,支持涉牧企业创办或采用电子商务平台,引导通过二维码实现“互联网+生产全过程展示”开展营销。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能力建设,推行农产品条形码、二维码制度,形成产销区一体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网络,实现生产记录可存储、产品流向可追踪、储运信息可查询。探索完善“互联网+农机”服务新模式,大力推进智能农机、智能化管理,继续实施农机深松作业智能检测,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推行农机深松第三方质检,实现第三方质检全覆盖。
10、跨界对接,融合发展。逐步实现与36524、淘宝、京东等一批有影响力的企业对接,加强与供销、广电合作,发展有线电视与互联网结合,实现区域化共同发展的模式;融合规模小,发展不够成熟的小型电商企业,有步骤地完成整合。
11、加强培训与宣传引导。利用互联网平台和各种现场会,加强对农民的信息技术、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和引导各类科技人员、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农民工、退役士兵等到农村创业创新,不断壮大新农民队伍。
四、加强品牌农业建设
12、着力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以县域为单元,结合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重点围绕蔬菜、果品、中药材、食用菌、马铃薯等产业,支持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优势企业联合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18年,力争每县培育出1-2个优势突出、绿色发展、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
13、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深入实施质量兴农战略,推进农业标准化,把农业标准化生产与农产品品牌培育紧密结合起来,完善农业生产标准体系和品牌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针对我市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实际状况和特点,推进农业标准化制(修)订工作,利用3到5年时间,完成对我市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标准化全面制(修)订工作。2018年完成50个标准的评审验收。
14、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2018年,以信息进村入户工程为契机,继续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支持农产品电商企业做大做强,引导农产品电子商务走差异化、特色化和品牌化发展道路。实施涉农企业智能化提升工程,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用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企业管理系统,基本实现“产运销”一体化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格局。
五、推进新型农业经营监管体系建设
15、做好确权登记颁证收尾完善工作。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回头看”,进一步规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档案资料和县级数据库,做好档案移交和数据信息汇交,巩固确权登记成果。年底前,16个县(市、区)完成数据库成果汇交、档案整理和证书发放工作。抓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为农村集体资产改制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16、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进一步健全土地流转管理制度,引导土地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建立健全上限控制、分级备案、风险保障金、资格审查和项目审核等制度,推动土地流转合同备案制落实。县(市、区)已形成的50亩以上规模经营土地流转合同要及时纳入省级流转信息系统规范管理。全市30亩以上适度规模经营率达到33%以上。
17、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开展示范家庭农场的监测和创建活动,加强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通过政策引导、产业扶持,集中打造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管理规范,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年内,打造精品市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和示范家庭农场各20家,培育市级示范家庭农场和市级示范农民合作社各100家。
六、提高科技装备保障能力水平
18、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加强和巩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加快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和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加强产学研融合,进一步完善以产业寻求为导向、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链为主线,以综合实验站为基点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模式。抓好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示范项目及市种畜禽质量监测中心实验室、河北省DHI中心石家庄分中心建设。
19、促进农机装备结构优化提升。抓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补贴资金向新型农业服务组织倾斜,向特色农业生产区域倾斜,向重大农业农机项目倾斜,优先满足玉米收获机、免耕播种机、节水灌溉、高效植保等大马力、高性能、先进适用农机具的购置需求,加快淘汰能耗高、污染重、性能低的老旧机械,实现农机装备结构从低性能向高性能、单一作业向复式作业转变。
20、开展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区域优势农产品布局和我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在全力落实部、省级项目资金的同时,安排市级资金开展创建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工作。重点示范互联网在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中的应用,全面提升农机化发展质量和效益。
七、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21、加强监管监测检疫能力建设。按照“政府负总责,县乡强机构,监管全覆盖”的要求和职能、人员、经费、手段、服务“五到位”基本目标,加强县级监管、检测、检疫、执法机构建设,确保正常开展工作。进一步加强市农产品检测中心、市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建设,着力提升通过检测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水平。继续实施县级监测助推工程和基层所(站)“暖心留人”工程,进一步提升县级定量监测能力和基层所(站)综合能力。
22、加大防控整治力度。定期不定期开展农产品及农业投入品大检查、大排查、大整治,在关键节点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集中整治行动,开展饲料、化肥、农兽药、农产品、屠宰环节和病死畜禽等专项整治,着力解决违规使用农兽药、非法添加“瘦肉精”等违禁物质、私屠滥宰、非法贩卖病死畜禽等突出问题。
23、加强风险评估及应急处置。认真落实风险评估制度,重点围绕种植、养殖、屠宰、农业投入品四个环节,监管、监测、执法三项工作,定期不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及时了解和掌握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安全隐患和主要风险点,及时采取跟进措施,防患以未然。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应急处置工作规程,强化应急处置,及时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
八、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
24、深入推进控水控肥控药行动。继续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全市农田节水面积达到65%以上,节水1.95亿立方米,农业用水总量明显下降。全市化肥使用量控制在49.2万吨以下,化肥用量实现零增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肥料利用率达到36%以上。农药用量控制在1043吨以下,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30%以上、主要农作物统防统治覆盖率、农药利用率达到40%以上,科学施肥用药水平明显提升。
25、加强秸秆基本全量化利用。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不断完善秸秆收储运体系,持续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产业化格局,促进农业循环发展,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7%以上。
26、废弃地膜基本回收利用。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循环经济理念,加快推进废旧地膜回收、再生和资源化利用。在地膜使用大县标准地膜推广使用面积达到35%,回收率达到70%。
27、健全农业清洁生产技术体系。以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示范项目为抓手,建立农业清洁生产示范区,完善农业清洁生产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探索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的长效机制。
28、大力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坚持“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方针,以沼气和生物天然气为主要处理方向,以就地就近用于农村能源和农用有机肥为主要使用方向,建立养殖密集区集中治理模式,推进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和资源化,构建污染防治长效机制。到2018年底,全市畜禽规模养殖场(区)粪污处理设施设备配建率达到90%以上。适养区内新(改、扩)建畜禽规模养殖场(区)全部实行“三同时”制度。
29、切实抓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全面落实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全覆盖,完善病死畜禽无害化集中处理厂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完善落实相关制度,严格落实无害化处理监管责任,对整个无害化处理过程中的动物防疫活动进行监管,做到不缺位,不越位。在全市推广“平山模式”,进一步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集中处理与保险联动工作。
九、扎实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30、扎实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石家庄市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3—2020年)》,制定2018年重大动物疫病实施方案。全面实施春、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强制免疫工作,继续开展动物防疫消毒月活动和冬季防控安全月活动,完善动物疫病监测预警和评估,强化应急管理。做好口蹄疫、禽流感(包括H7N9流感)、布病和小反刍兽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群体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90%以上,免疫抗体合格率全年保持在80%以上。
31、加快推进兽医社会化服务工作。以动物防疫财政支持政策调整为契机,加快推动强制免疫组织实施方式的转变,由政府部门组织实施,向政府购买服务转变和养殖者购买服务转变,并逐步过渡到养殖者自我履行法定免疫义务。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动物防疫服务机制,2018年在总结推进井陉县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将兽医社会化服务试点数量扩大至赵县、元氏县、平山县、灵寿县,进一步深化试点工作,提高动物防疫服务社会的效率。
十、深入推进党风政风建设
32、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毫不动摇地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着力加强政治建设,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切实把各级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33、大力推进依法行政。认真落实依法行政各项要求,注重运用法治思维、方式和手段凝聚共识、争取支持、推动工作、解决问题。以行政执法规范化为抓手,按照有专门办公场所、有专职执法人员、有专门执法设备、有高效管理目标、有严格监督制度“五有”标准,继续提升综合执法能力,进一步理顺执法体系,完善执法工作机制,推动农业依法行政工作再上新水平。
34、切实抓好安全生产。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三个必须”的要求,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责任落实,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基础建设,做好应急准备,将安全生产工作始终抓紧、抓实、抓到位,保持安全生产工作的高压态势不放松,保障农牧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35、加强工作作风建设。牢固树立省会意识、创先争优意识,围绕全市中心工作,担当担责勇攻坚,解放思想求突破,真刀真枪促落实,以超常规的举措、超常规的努力,求创新、求突破,确保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开展纠正“四风”和作风纪律专项整治,深入抓好“十查十改”,始终把纠正“四风”、加强作风纪律建设摆在全面从严治党的突出位置,确保作风建设落地见效,为全面完成各项任务目标提供有力保证。
关于本站|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版权所有
石家庄市电子政务中心承办
冀ICP备06000020号-1 网站标识码:13010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