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适老化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信息  > 专项规划
石家庄市“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规划
发布时间:2008-05-05    来源:
【字体: 】    打印
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推动全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依据国家发改委《“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河北省资源综合利用“十一五”专项规划》和《石家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规划。
规划分为资源综合利用现状、成就及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遵循原则、主要目标,“十一五规划”的发展方向,政策和措施等五个部分。
本规划基期为2005年,规划期为2006~2010年。
一、资源综合利用现状、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资源综合利用是指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对共伴生矿进行综合开发与合理利用;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液)、废气、余热、余压等进行回收利用;对社会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旧物资进行回收和再生利用。
(一) 资源综合利用现状
1、工业“三废”综合利用
(1)工业固体废弃物
我市主要工业固体废弃物为炉渣和粉煤灰,2005年,我市年产工业固体废弃物(粉煤灰、炉渣等)388万吨,年利用量为238万吨;利用率为61%,高于全省50%平均利用水平11个百分点。
(2)工业废水
2005年,全市污水排放量42661万吨,其中工业废水占24230万吨,占全部废水排放量的56.8 %,生活污水18431万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43.2 %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33.8%,处理量6223万吨。工业水重复利用率为8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5个百分点。
(3)工业废气
截止2005年底,全市年产高炉煤气87.3亿标立方米,年利用高炉煤气量为77.4亿标立方米,回收利用率为 88.7%。转炉煤气的利用情况企业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石家庄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吨钢转炉煤气回收利用量为102立方米/吨钢;敬业集团吨钢转炉煤气回收量为27.8立方米/吨钢,有较大的回收利用潜力。
重点抓好石家庄焦化集团、河北鑫跃焦化有限公司等4家焦化企业年放散12220万立方米富余焦炉煤气的开发利用,确保2010年富余焦炉煤气全部实现开发和利用。
2、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共伴生矿产资源煤矸石,截至2005年底,全市年利用煤矸石19.6万吨.
3、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2005年底,全市年废旧金属回收利用量110.05万吨;废纸回收利用量11.7万吨;废玻璃回收利用量1.36万吨;硫酸渣回收利用量17.8万吨;冶炼废渣回收利用量144万吨;废旧轮胎回收利用30000个。
4、城市垃圾处理与利用
2005年底,产生城市垃圾196万吨,其中生活垃圾100万吨,建筑垃圾96万吨.
全市共建垃圾发电厂2座,日消耗生活垃圾1300吨,年耗48万吨;生活垃圾生产有机肥项目1个,年处理生活垃圾 21万吨,合计年消耗生活垃圾61万吨,无害化处理率为61%,高于全省无害化处理率42.7%的平均水平近1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8个百分点。
开展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工作,建成河北康土特等垃圾利用生产垃圾转项目,年利用建筑垃圾近90余万吨。
(二)“十五”期间资源综合利用成就
“十五”期间,全市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成效显著,为缓解资源短缺,保护环境,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保障我市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方针的指导下,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在深度和广度上较“九.五”期间有了更大的进展:(1)发展新型建材产业即利用工业废渣(粉煤灰、炉渣)生产蒸压加气块、炉渣砌块等产品,加快了建筑节能的步伐。(2)积极发展利用次小薪材的板材行业和垃圾发电等变废为宝的工业产业;(3)积极为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落实国家有关优惠政策。
目前已为70家符合资源企业做了资源综合利用认定,使其享受到国家的税收等有关优惠政策,增加了这些企业的发展后劲和资源综合利用的积极性。经过十五期间的不懈努力,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新型建材产业:(蒸压加气块、空心砌块等)年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炉渣、粉煤灰)238 万吨,年产值已达8223万元,其中粉煤灰综合利用量由1999年的40万吨提高到2005年的173.6万吨,利用率由1999年的25%提高到2005年的79.8%。炉渣的利用量2005年为64.4万吨,利用率为38%。粉煤灰和炉渣2005年综合利用率为61%。;利用粉煤灰生产水泥企业13家,年产值21873.7万元,年利用粉煤灰58.6万吨。
供热发电:企业大力发展煤矸石和煤混烧技术及煤矸石其它综合利用技术,尽最大努力提高煤矸石的利用量,到2005年,年利用煤矸石19.6万吨,产值2728万元。
积极开展城市垃圾的处置与利用:我市年产垃圾196万吨,其中生活垃圾100万吨,建筑垃圾96万吨;(1)发展垃圾发电,建成四季家庄灵达环保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和石家庄市其力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2005年垃圾发电项目投资已达3.2亿元,预计年利用生活垃圾48万吨。(2)发展生物质能发电,2005年晋州秸秆发电项目预计装机容量25万千瓦,年发电量16.96亿千瓦时,投资总额20.82亿元,年综合利用秸秆 17~20万吨。(3)已建成利用生活垃圾生产有机肥项目1个,年处理生活垃圾 21万吨;(4)开展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工作,建成河北康土特等垃圾利用生产垃圾砖项目,年利用建筑垃圾近90余万吨。
积极开展次小薪材综合利用:积极发展以次小薪材等为原料的板材加工业,年利用林区三剩物、次小薪材等 64 万吨,产值达37752.5万元。
水资源综合利用:我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2.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1.4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6.8亿立方米,河川径流与地下水之间相互转化的重复水量5.8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246立方米,属重度缺水地区。鉴于此,“十.五”期间,积极推进重点工业企业的节水改造和水的重复利用技术,以及污水处理后的中水利用项目,是我市重点发展的节水方向。工业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水重复利用率已经达到82%。
资源综合利用领域不断拓宽:我市资源综合利用已经渗透到冶金、煤炭、建材等生产领域,并向再生资源回收、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等社会领域拓展。高炉煤气综合利用、煤矸石发电和掺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垃圾发电技术在我市得到推广和应用、粉煤灰(炉渣)综合利用技术规模不断壮大等等。这些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我市的资源综合利用、环境改善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取得了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存在的问题
“十五”期间,我市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法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使工业三废的使用得到了规范化,贯彻执行了国家及省的一系列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调动了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积极性。
目前,我市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从总体上看,人们对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缺乏足够的认识:重外延,轻内涵,发展思想上还没有转到通过存量调整,挖潜改造,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全社会效益上来,缺乏长远社会效益的考虑,务虚多,落实少,“资源意识”有待加强。
二是资源综合利用不能有效实施:资源综合利用的有关优惠政策在某些县(市)难以落实。例如一些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符合国家的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也得到了资源综合利用部门的认定,但优惠政策难以落实。
三是部分产品价格扭曲;资源综合利用产品价格成本高于浪费资源的被替代产品,例如粉煤灰多孔砖价格高于粘土砖,使得资源综合利用产品难于推广,这就需要出台基于节约资源的强制性推广措施。
四是是投入不足;有些企业主观上愿意通过技术进步达到利用三废的目的,但资金筹措困难。社会更新改造资金中用于资源综合利用的资金较少。
五是基础管理机制尚不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资源综合利用高效管理机制尚未形成,资源综合利用基础管理制度和标准化工作仍需继续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统计报表制度和资源综合利用的信息网络还未真正建立,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现场管理混乱等问题。
六是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水平低、装备落后:我市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规模小、整体水平低。目前我市的废弃物利用仍以低技术含量的粗放利用为主,资源的高附加值利用比例较低。企业的技术装备落后,自动化水平低,特别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产品开发及研究成果转化严重滞后。而共伴生矿产高附加值产品、从尾矿中提取高附加值金属或合金产品等基本空白。这些直接影响着我市的资源综合利用的产值和效益。要加大社会改造更新资金中用于资源综合利用的资金比例,促进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二、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十一、五”期间,是优化产业结构,全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时期。
1、 资源综合利用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
资源短缺是我市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水、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据统计,我市一次能源消费90%靠从外部调入,经济发展对外部能源、资源的依赖度较大。2005年石家庄人均用水量355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178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39立方米。通过对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等用水指标国内外比较发现,石家庄好于中国平均水平,与国内先进省份相比仍有差距,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约是天津的2.4倍。与工业化发达国家相比,用水指标明显偏高,其中万元GDP用水量英国(1991年数据)的10倍,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是日本的2.3倍。由此可以看出,我市无论是在矿产资源方面还是在水资源等方面,要想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需要大力开展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果,以保证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资源综合利用是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长期以来我市沿用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不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低下,而且环境污染严重。2005年二氧化硫排放量14.5万吨,固体废弃物存量895万吨,一些高污染企业的超标排放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尽快改善我市的大气环境已是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它不仅是一个环境问题,而且直接影响到我市的对外形象,影响到我市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根据测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每提高1个百分点,每年就可减少约6.6万吨的废弃物排放;粉煤灰综合利用率提高1个百分点可以减少存量3.7万吨,大大减少扬尘的可能。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可以大量减少工业三废的排放数量,减少环境污染,改善我市投资环境,对我市的经济发展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3、资源综合利用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我市资源利用水平低,突出表现在:一是资源产出率低。2005年我市实现GDP1786.78亿元,万元GDP综合能耗为1.83吨标准煤,高于国家平均水平50%,万元GDP工业增加值能耗为3.95,高于国家平均水平52.5%。万元GDP电耗为1415.5千瓦时,高于国家平均水平4.2%。土地产出率为1127.5万元/平方公里,低于经济发达城市。市区建筑节能率为30%左右。高能耗、高资源消耗的生产方式直接导致企业能源和原材料消耗高、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下、产品竞争力差,同时环境污染严重
4、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是增强我市经济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
目前,我市大多企业经营粗放,消耗高,浪费大,经济效益不良,缺乏国际竞争能力。我市2005年万元GDP综合能耗1.83吨标煤/万元,是国际先进水平(日本)的15倍左右,由此看来,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增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三、“十一五“的指导思想、遵循原则、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因地制宜、鼓励利用、重点突破、全面推广”的方针,以企业为主体,加强法规建设,完善政策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依法保护和使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永续利用”的方针,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发展循环经济为核心,加强法制建设,强化政策导向,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科学管理,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资源综合利用体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逐步建立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适合我市市情的资源综合利用宏观管理体系,努力把资源综合利用培育成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遵循原则
1、坚持突出重点、扩大利用、高效利用的原则。重点抓好大宗废物的回收和再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
2、坚持政策引导和市场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在资源综合利用工作中的引导和调控作用,营造有利于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机制和政策环境。同时,统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将资源综合利用作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措施。
3坚持技术创新和全社会参与的原则。通过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适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的附加值,增加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和积极性,促进资源综合利用的产业化。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引导公众改变不合理的消费模式,自觉参与废物的分类和回收。
(三)主要目标
到2010年我市新建、扩建火力发电项目陆续的投产将使工业废渣(粉煤灰、炉渣)产生量达到659万吨,其中粉煤灰370万吨,炉渣289万吨.综合利用率由“十五”期间的61%提高到75%,其中,粉煤灰利用率由79%提高到85%。炉渣由38%提高到60%。
重点工业企业水重复利用率由 82 %提高到 87 %,间接冷却水循环率达到97%。
污水再生回用率达到污水处理量的40%。
水泥散装率达到50%。
制药行业废渣、菌丝综合利用率达到50%。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农村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5%。
农业灌溉大力推广管灌、滴灌等先进灌溉技术。
建立起全社会再生资源绿色回收网络,积极推进垃圾分类运输和处理。
大力发展新型墙材的应用,2005年我市新型墙材利用率占全部墙材比例为35%,到2010年达到50%。
四、“十一五规划”发展方向
“十一五”期间,全市将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工业“三废”综合利用技术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技术三个方面大力推行资源的综合利用,同时围绕工业园区和循环经济园区建设大力发展产业资源上下游的循环利用。
----继续大力发展利用工业废渣的新型建材行业,提高技术水平和技术含量。
----大力发展工业废液,废气的综合利用及余热、余压利用技术。
----大力发展垃圾发电和秸秆生物能发电技术。
----大力发展节约木材、利用次小薪材的板材制造业。
----大力发展节约和替代石油技术。重点发展洁净煤、天然气替代燃料油、甲醇和乙醇替代汽油技术。
----积极研究废旧家电和电子垃圾的回收和再利用途径和技术。
----开发和推广“三废”综合利用技术,煤矸石和煤混烧技术,粉煤灰生产水泥生料及筑路,复垦和回填技术,高附加值粉煤灰综合利用技术,以及有机废水综合利用技术、冶炼废液回用技术、石油化工废气回用技术等。
----推广脱硫示范工程。以燃烧中固硫、烟气脱硫等污染治理技术为主的全过程二氧化硫减排示范工程,推动环境质量的改变。加紧石灰脱硫形成的石膏的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推广太阳能在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的应用,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
----建立再生资源绿色回收网络化示范工程。建立社区回收、市场集散和加工利用三位一体的废旧物资再生资源绿色回收利用体系,建立废塑料、废橡胶、废轮胎、废家电、废电脑、废电池回收处理和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处理产业化基地。
----推广循环经济、清洁型企业示范工程。在重点行业选择若干企业,通过系统技术改造,加强管理,实现系统资源效率达到同行业最高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污染物接近或达到“零”排放,建立起循环经济的示范区。
----围绕石家庄市的基地、园区建设,大力发展制药、化工废水、废渣、菌丝综合利用技术,建立起资源共享的良性产业链和生态工业园区。
----石家庄绿色化工示范基地。以石炼化800万吨炼油、40万吨已内酰胺项目为龙头,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品、特色精细化学品等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培育延伸产业链,建设石油化工、煤化工、氯碱化工“三化合一”的绿色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到2010年,化工基地水重复利用率达90%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水耗降到45立方米、电耗5600千瓦时。?
----结合中国药都、纺织基地、北方特色农业、华北重要商埠、区域性高新技术产业建设,研究和推广有价值的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五、政策和措施
(一)加强法制建设,完善落实政策。
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务院批转原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加强监督检查,依法实施管理。搞好部门协调,制定措施,进一步落实好国家对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充分调动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积极性。
重点组织制定加快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地方有关法规建设。加快资源综合利用法规体系建设和对现有资源综合利用制度的执行力度,在完善法规的基础上,要健全执法体系,加强监督检查,依法实施管理。
贯彻落实好国家对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引导和促进企业积极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二)大力调整结构,促进资源综合利用结构优化。
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大力发展低耗能的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并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加快淘汰能耗高、效率低、污染重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大力调整资源消费结构,提高发电用煤在煤炭消费中的比重,增加电力在终端资源消费中的比重;发展洁净煤技术,扩大天然气利用,开发可再生能源及废物利用技术,促进资源利用向高效化、清洁化方向发展。
(三)推进技术进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整体技术水平。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组织重大技术开发,推动“产、学、研”联合,促进资源综合利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组织资源综合利用重大示范工程,加大支持力度;积极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运用市场机制促进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的推广应用。 结合我市科技发展规划,建立资源综合利用的科学技术支持机制,依托省、市科研院所、院校等单位的作用,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科研技术人才,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科研与生产的联合协作,促进资源综合利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二是提高我市科技队伍的创新能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与产品。三是引进与开发并举,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国内、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综合利用技术和设备,加快对引进技术和设备的消化吸收,提高我市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和集成技术创新能力。四是重点开发制约我市经济发展的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循环技术,煤矸石、粉煤灰、钢渣的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及余热利用技术,积极发挥协会、学会、节能技术服务中心、清洁生产中心等中介组织的作用,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咨询等工作,加大资源综合利用的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力度。积极推行《国家资源综合利用优秀实用技术》和《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中的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资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限制和淘汰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
(四)研究制定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促进资源综合利用的激励政策。
会同市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抑制资源过度消费、有利于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及税负转移政策;研究制定资源综合利用公共财政支持政策;研究制定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改造项目纳入政策性银行支持范围,并在贷款方面给予优惠的政策;对资源消耗高、污染重的产品和设备课以重税,强制实施高耗能产品淘汰的政策。
(五)探索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资源综合利用的新机制。
转变政府职能,必须探索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推动资源综合利用的新机制,包括:基于市场的资源信息传播机制,通过制作和发布资源综合利用案例,促进资源综合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引导企业进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改造;探索合同资源管理的技术服务机制,以克服资源综合利用新技术、新产品推广中的市场障碍;综合资源规划和需求侧管理方法,以引导资源利用的合理规划和配置,率先示范以推动全社会的资源综合利用工作;企业自愿协议,以引导企业与政府或协会之间采取自愿方式实现资源综合利用目标。
(六)加大信息、宣传和培训力度。
强化信息服务,加快建立资源综合利用信息和情报网络系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丰富信息资源,搞好信息交流,为企业提供先进的技术与管理信息,促进企业资源综合利用上水平、上台阶。
组织好每年的“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努力提高宣传效果。加大经常性宣传和培训教育力度,增强全民的“资源意识”、“环境意识”和“节约意识”。
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发现和总结资源综合利用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及时组织交流和推广,发挥典型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附表:“十一五”期间石家庄市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施的工程项目汇总表
附表:“十一五”期间石家庄市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施的工程项目汇总表
序号 企业名称 项目名称 项目内容 建设期限 总投资
(万元)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 河北敬业 1、污水处理 每小时处理污水833吨 2007.5月-
10月 4000 节水600万吨,节水费1680万元
2 河北威远 1、凝结水回收 采用凝结水回收技术,尽可能的对所产生的凝结
水及疏水进行回收,以提高企业的热能利用率 2004-2010 10 提取冷凝水回收2.59万吨,标煤130吨,
节约水费1.32万元,节煤7.52万元
2、废水治理工程和异味治理项目 在原有污水处理的基础上通过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装置进行废水、异味治理改造,使废水、废气稳定达标排放。考虑使用治理后的废水取代部分冷却水,从而减少新鲜水的使用量,达到 节约水资源、节能降耗的目的 2004-2010  
 
  可节水10.28万吨,废水排放量削减5%,废水中
COD排放量削减5%,电耗减少3%。排水将符合
排放标准,可作为绿化、卫生用水,加装制冷
装置,可作为生产冷却用循环水,实现“零”排放。
节约资金18.8万元
3、污水站利用发酵高温水改造 将发酵热水引入污水处理站,
节约原水升温用蒸汽 2004-2010 节水1.42万吨,节约资金2.59万元
 
 
4、中水回用 赞皇基地达标排放污水代替新水入锅炉除尘器 2004-2010 节水37万吨,节约资金18.83万元
 
 
5、工艺水热回收 电力车间换热后,
进锅炉,节约热量 2004-2010 年节约煤1200多吨,节约资金50万元
 
 
3 上安电厂 1、1#、2#机改进循
环水处理方式,提高循环水浓缩倍率到5.0 安装循环水处理设备,运行调试 2007   年节约用水约1200万立方米
 
 
2、提高灰浆浓度,
减少排入灰场的灰水量 设计提高灰浆浓度的
方案并予实施 2007-2009   节约用水,保持环境
4 柏坡正元 1、污水零排放 循环冷却水补水改为反渗透膜除盐水,实现清洁水循环,对造气、锅炉、脱硫、综合循环水进行改造,实现污水闭路循环,达到污水零排放 2007-2010 2018.6 节水77.66万立方水,节资855万元
 
 
2、合成氨综合
节能改造 各工段节能改造,资源综合利用、全面提高能源、资源使用效率。全厂按照64机气量平衡,改造后达到总生产能力为:总氨720t/d,23万t/a,其中:合成氨18万t/a,甲醇5万t/a,尿素1000t/a,33万t/a
2007-2010 14211 年节约原料煤3.45万吨,年节约蒸汽20.95万吨,
节水24.3万吨,节资4531万元
5 藁城化肥 1、污水综合利用 增建微涡流水处理设备一套,2500立方米凉水塔一座,加半循环水泵四台,将污水处理后回用,实现全厂污水零排放。     年节约水量约24000立方米,
节新水费用7200元
6 河北新化 1、中水回用 将污水处理厂处理合格的中水回用。冷却补充用水、厕所冲洗、卫生清洁绿化、洗车、冲洗道路   30 节约116.7万立方米自来水,(折标煤300吨),节资308.58万元
7 常山纺织 1、回收利用冷凝水 回收用于生产区采暖   90 节约蒸汽11800吨,节资118万元
 
2、空调回水代替新水 改造下脚滤尘用水   节约新水180000立方米,节资22万
3、减少新水耗量 推广喷雾风机   节约新水20000立方米,节资2.5万
4、减少新水消耗 适当降低,浴室水压   节约新水1200立方米,节资0.15万
5、减少新水消耗 回收用于洗浴、冲厕等   节约新水240000立方米,节资29万
6、控制新水量 变频控制制冷站回水泵   节约新水200000立方米,节资25万
8 河北华电 1、八期循环水提高浓缩倍率 浓缩倍率由3.0提高到4.0   100 节水260万吨,节资630万元
2、七期化学中和池排放 外排水用于冲灰   30 节水87.6万元,节资131.4万元
3、东厂16号汽机循环水排水回收利用 外排水用于冲灰   10 节水131.4万元,节资197.1万元
9 焦化集团 1、冷凝水回收 苯精制、净化、精炼分厂增装3套冷凝水回收装置。   30 回收蒸汽36462t,折标准煤4375t。
2、利用高效水稳剂提高循环水浓缩倍率 通过对水稳剂进行调整,将运行倍数由2.0左右提高到3.0倍以上,煤气净化分厂的循环水系统每小时可以减少污水排放43t。   50 年节水34.4万吨,
产生经济效益62.6万元/年
10 东方热电 1、循环水供热技术改造 将汽轮机排汽温度提高,真空降低,使循环水的温度提高,循环水的热量用于冬季热用户的采暖   5000 年节能热能50.7GJ,节水16万吨,节电48万kwh
2、循环水提高浓缩倍率 将电厂循环冷却水的浓缩倍率提高,节约水资源,进而实现循环水的零排放,节约水资源   10000 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3、化学中和池废水重复利用 将化学中和池的废水经处理后重新利用,节约用水量,同时节约酸、碱等的用量   年节水150万吨,实现年经济效益0.028亿
4。链条炉节煤改型项目 将链条炉改为循环流化床锅炉粉煤灰和炉渣用于生产水泥等综合利用产品, 5000 节约煤炭5.4万吨
11 新世纪煤化 1、凝结水回收 采用凝结水回收技术,尽可能的对所产生的凝结水及疏水进行回收,以提高企业的热能利用率,降低能源成本   10 3947吨凝结水及疏水的节约潜力(折标煤97.8吨)节资11万
12 金源化工 1、中水回用 将污水处理厂处理合格的中水回用。冷却补充用水、厕所冲洗、卫生清洁绿化、洗车、冲洗道路   30 节约116.7万立方米自来水,(折标准煤300吨)
节资308.58万元
13 金石化肥 1、冷凝液回收 将尿素冷凝液队、硝铵生产产生的冷凝液、
硝盐生产中产生的冷凝液回收到2号除氧和脱盐水系统。   年经济效益90万元
2、加强管理
合理调配水量 合成车间部分设备用水量偏大,适当调整
既不会影响生产,双可节约一次水     年经济效益4万元
14 河北辛集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二氧化碳和石灰综合利用 二氧化碳和石灰综合利用生产纳米级碳酸钙。项目内容:本相目将河北辛集化工集团化肥公司联醇生产中脱除的二氧化碳气体回收,同时利用公司现有钡锶盐生产中副产的石灰生产碳酸钙;碳酸钙生产能力为30000吨/年。
项目名称:硫化氢综合利用生产蛋氨酸 17500
年减少排放二氧化碳21600立方米,综合利用公司的副产品石灰35000吨.
销售收入:6000
利润:2000
税金:910
15 河北辛集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硫化氢气体回收生产蛋氨酸 将集团钡锶盐生产中产生的硫化氢气体回收生产蛋氨酸;蛋氨酸生产能力为20000吨/年。 280000 年可利用硫化氢6264吨。
销售收入:52000
利润:10800
税金:8800
16 河北敬业钢铁有限公司 转炉煤气回收 由于目前一座2万立方米转炉煤气柜,转炉煤气回收量只有35m3/t左右,高炉和焦炉没有煤气柜,除部分供各加热点使用外,其余放散。煤气直接进入管网,管网压力波动大不但对生产产生不利影响,且造成煤气的浪费。通过建设煤气站储存并缓冲煤气压力,解决生产问题,还能为新开发煤气利用打下基础。 8100 减少放散,利于环保。
年节约标煤83000吨,
效益近8000
煤气发电 2台220吨/时高温高压锅炉
2*50MW发电机组
2007~2009 50000 发电65000万度 经济效益60000万元
17 石家庄正元化肥有限公司 热电联产节能技改 热电联产节能技改。依据企业产品生产过程必需大量蒸汽和电力,建设一台130吨余热锅炉,配套建设 安装2.5万MW发电机组。在满足生产用汽的同时,利用蒸汽余压发电供企业自用。二氧化碳废气回收项目。利用合成氨过程中产生的CO2气体制备食品级液体CO2和合成燃料气示范工程。 6537 节白煤12.4万吨/年,节电1.8亿千瓦时/年,节水100万吨/年,减排废渣15万吨/年。
创收587
18 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污水回用 通过技术进步和扩建改造,实现污水回用,日再生利用污水10000吨。同时减少生产污废水排放,大幅度降低环境污染。 16000 减排废水:10000吨/日
节水:10000吨/日
减排废渣:8万吨/年
销售收入:23200
利润:4200;
税金:1500
19 石家庄市物资回收总公司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 石家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的建设项目。 8000
20 石家庄市其力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 生活垃圾综合利用 焚烧垃圾发电供热 2007年 14000 日处理生活垃圾500吨
21 河北灵达环保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生活垃圾综合利用 焚烧垃圾发电供热 2006 25000 日处理生活垃圾800~1000吨
年发电14400万千瓦时
供热91.6万吉焦
22 石家庄钢铁集团 1。热电联产 利用富余煤气 2007~2010 20000
2。利用转炉余热蒸汽发电 利用转炉余热蒸汽发电,年回收电量960×104kwh 2007-2010 2317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信息 >> 专项规划
石家庄市“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规划
发布时间:2008-05-05    来源:
【字体: 】    打印
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推动全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依据国家发改委《“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河北省资源综合利用“十一五”专项规划》和《石家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规划。
规划分为资源综合利用现状、成就及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遵循原则、主要目标,“十一五规划”的发展方向,政策和措施等五个部分。
本规划基期为2005年,规划期为2006~2010年。
一、资源综合利用现状、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资源综合利用是指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对共伴生矿进行综合开发与合理利用;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液)、废气、余热、余压等进行回收利用;对社会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旧物资进行回收和再生利用。
(一) 资源综合利用现状
1、工业“三废”综合利用
(1)工业固体废弃物
我市主要工业固体废弃物为炉渣和粉煤灰,2005年,我市年产工业固体废弃物(粉煤灰、炉渣等)388万吨,年利用量为238万吨;利用率为61%,高于全省50%平均利用水平11个百分点。
(2)工业废水
2005年,全市污水排放量42661万吨,其中工业废水占24230万吨,占全部废水排放量的56.8 %,生活污水18431万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43.2 %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33.8%,处理量6223万吨。工业水重复利用率为8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5个百分点。
(3)工业废气
截止2005年底,全市年产高炉煤气87.3亿标立方米,年利用高炉煤气量为77.4亿标立方米,回收利用率为 88.7%。转炉煤气的利用情况企业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石家庄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吨钢转炉煤气回收利用量为102立方米/吨钢;敬业集团吨钢转炉煤气回收量为27.8立方米/吨钢,有较大的回收利用潜力。
重点抓好石家庄焦化集团、河北鑫跃焦化有限公司等4家焦化企业年放散12220万立方米富余焦炉煤气的开发利用,确保2010年富余焦炉煤气全部实现开发和利用。
2、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共伴生矿产资源煤矸石,截至2005年底,全市年利用煤矸石19.6万吨.
3、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2005年底,全市年废旧金属回收利用量110.05万吨;废纸回收利用量11.7万吨;废玻璃回收利用量1.36万吨;硫酸渣回收利用量17.8万吨;冶炼废渣回收利用量144万吨;废旧轮胎回收利用30000个。
4、城市垃圾处理与利用
2005年底,产生城市垃圾196万吨,其中生活垃圾100万吨,建筑垃圾96万吨.
全市共建垃圾发电厂2座,日消耗生活垃圾1300吨,年耗48万吨;生活垃圾生产有机肥项目1个,年处理生活垃圾 21万吨,合计年消耗生活垃圾61万吨,无害化处理率为61%,高于全省无害化处理率42.7%的平均水平近1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8个百分点。
开展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工作,建成河北康土特等垃圾利用生产垃圾转项目,年利用建筑垃圾近90余万吨。
(二)“十五”期间资源综合利用成就
“十五”期间,全市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成效显著,为缓解资源短缺,保护环境,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保障我市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方针的指导下,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在深度和广度上较“九.五”期间有了更大的进展:(1)发展新型建材产业即利用工业废渣(粉煤灰、炉渣)生产蒸压加气块、炉渣砌块等产品,加快了建筑节能的步伐。(2)积极发展利用次小薪材的板材行业和垃圾发电等变废为宝的工业产业;(3)积极为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落实国家有关优惠政策。
目前已为70家符合资源企业做了资源综合利用认定,使其享受到国家的税收等有关优惠政策,增加了这些企业的发展后劲和资源综合利用的积极性。经过十五期间的不懈努力,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新型建材产业:(蒸压加气块、空心砌块等)年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炉渣、粉煤灰)238 万吨,年产值已达8223万元,其中粉煤灰综合利用量由1999年的40万吨提高到2005年的173.6万吨,利用率由1999年的25%提高到2005年的79.8%。炉渣的利用量2005年为64.4万吨,利用率为38%。粉煤灰和炉渣2005年综合利用率为61%。;利用粉煤灰生产水泥企业13家,年产值21873.7万元,年利用粉煤灰58.6万吨。
供热发电:企业大力发展煤矸石和煤混烧技术及煤矸石其它综合利用技术,尽最大努力提高煤矸石的利用量,到2005年,年利用煤矸石19.6万吨,产值2728万元。
积极开展城市垃圾的处置与利用:我市年产垃圾196万吨,其中生活垃圾100万吨,建筑垃圾96万吨;(1)发展垃圾发电,建成四季家庄灵达环保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和石家庄市其力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2005年垃圾发电项目投资已达3.2亿元,预计年利用生活垃圾48万吨。(2)发展生物质能发电,2005年晋州秸秆发电项目预计装机容量25万千瓦,年发电量16.96亿千瓦时,投资总额20.82亿元,年综合利用秸秆 17~20万吨。(3)已建成利用生活垃圾生产有机肥项目1个,年处理生活垃圾 21万吨;(4)开展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工作,建成河北康土特等垃圾利用生产垃圾砖项目,年利用建筑垃圾近90余万吨。
积极开展次小薪材综合利用:积极发展以次小薪材等为原料的板材加工业,年利用林区三剩物、次小薪材等 64 万吨,产值达37752.5万元。
水资源综合利用:我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2.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1.4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6.8亿立方米,河川径流与地下水之间相互转化的重复水量5.8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246立方米,属重度缺水地区。鉴于此,“十.五”期间,积极推进重点工业企业的节水改造和水的重复利用技术,以及污水处理后的中水利用项目,是我市重点发展的节水方向。工业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水重复利用率已经达到82%。
资源综合利用领域不断拓宽:我市资源综合利用已经渗透到冶金、煤炭、建材等生产领域,并向再生资源回收、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等社会领域拓展。高炉煤气综合利用、煤矸石发电和掺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垃圾发电技术在我市得到推广和应用、粉煤灰(炉渣)综合利用技术规模不断壮大等等。这些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我市的资源综合利用、环境改善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取得了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存在的问题
“十五”期间,我市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法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使工业三废的使用得到了规范化,贯彻执行了国家及省的一系列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调动了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积极性。
目前,我市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从总体上看,人们对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缺乏足够的认识:重外延,轻内涵,发展思想上还没有转到通过存量调整,挖潜改造,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全社会效益上来,缺乏长远社会效益的考虑,务虚多,落实少,“资源意识”有待加强。
二是资源综合利用不能有效实施:资源综合利用的有关优惠政策在某些县(市)难以落实。例如一些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符合国家的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也得到了资源综合利用部门的认定,但优惠政策难以落实。
三是部分产品价格扭曲;资源综合利用产品价格成本高于浪费资源的被替代产品,例如粉煤灰多孔砖价格高于粘土砖,使得资源综合利用产品难于推广,这就需要出台基于节约资源的强制性推广措施。
四是是投入不足;有些企业主观上愿意通过技术进步达到利用三废的目的,但资金筹措困难。社会更新改造资金中用于资源综合利用的资金较少。
五是基础管理机制尚不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资源综合利用高效管理机制尚未形成,资源综合利用基础管理制度和标准化工作仍需继续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统计报表制度和资源综合利用的信息网络还未真正建立,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现场管理混乱等问题。
六是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水平低、装备落后:我市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规模小、整体水平低。目前我市的废弃物利用仍以低技术含量的粗放利用为主,资源的高附加值利用比例较低。企业的技术装备落后,自动化水平低,特别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产品开发及研究成果转化严重滞后。而共伴生矿产高附加值产品、从尾矿中提取高附加值金属或合金产品等基本空白。这些直接影响着我市的资源综合利用的产值和效益。要加大社会改造更新资金中用于资源综合利用的资金比例,促进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二、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十一、五”期间,是优化产业结构,全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时期。
1、 资源综合利用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
资源短缺是我市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水、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据统计,我市一次能源消费90%靠从外部调入,经济发展对外部能源、资源的依赖度较大。2005年石家庄人均用水量355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178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39立方米。通过对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等用水指标国内外比较发现,石家庄好于中国平均水平,与国内先进省份相比仍有差距,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约是天津的2.4倍。与工业化发达国家相比,用水指标明显偏高,其中万元GDP用水量英国(1991年数据)的10倍,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是日本的2.3倍。由此可以看出,我市无论是在矿产资源方面还是在水资源等方面,要想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需要大力开展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果,以保证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资源综合利用是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长期以来我市沿用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不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低下,而且环境污染严重。2005年二氧化硫排放量14.5万吨,固体废弃物存量895万吨,一些高污染企业的超标排放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尽快改善我市的大气环境已是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它不仅是一个环境问题,而且直接影响到我市的对外形象,影响到我市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根据测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每提高1个百分点,每年就可减少约6.6万吨的废弃物排放;粉煤灰综合利用率提高1个百分点可以减少存量3.7万吨,大大减少扬尘的可能。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可以大量减少工业三废的排放数量,减少环境污染,改善我市投资环境,对我市的经济发展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3、资源综合利用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我市资源利用水平低,突出表现在:一是资源产出率低。2005年我市实现GDP1786.78亿元,万元GDP综合能耗为1.83吨标准煤,高于国家平均水平50%,万元GDP工业增加值能耗为3.95,高于国家平均水平52.5%。万元GDP电耗为1415.5千瓦时,高于国家平均水平4.2%。土地产出率为1127.5万元/平方公里,低于经济发达城市。市区建筑节能率为30%左右。高能耗、高资源消耗的生产方式直接导致企业能源和原材料消耗高、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下、产品竞争力差,同时环境污染严重
4、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是增强我市经济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
目前,我市大多企业经营粗放,消耗高,浪费大,经济效益不良,缺乏国际竞争能力。我市2005年万元GDP综合能耗1.83吨标煤/万元,是国际先进水平(日本)的15倍左右,由此看来,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增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三、“十一五“的指导思想、遵循原则、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因地制宜、鼓励利用、重点突破、全面推广”的方针,以企业为主体,加强法规建设,完善政策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依法保护和使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永续利用”的方针,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发展循环经济为核心,加强法制建设,强化政策导向,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科学管理,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资源综合利用体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逐步建立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适合我市市情的资源综合利用宏观管理体系,努力把资源综合利用培育成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遵循原则
1、坚持突出重点、扩大利用、高效利用的原则。重点抓好大宗废物的回收和再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
2、坚持政策引导和市场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在资源综合利用工作中的引导和调控作用,营造有利于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机制和政策环境。同时,统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将资源综合利用作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措施。
3坚持技术创新和全社会参与的原则。通过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适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的附加值,增加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和积极性,促进资源综合利用的产业化。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引导公众改变不合理的消费模式,自觉参与废物的分类和回收。
(三)主要目标
到2010年我市新建、扩建火力发电项目陆续的投产将使工业废渣(粉煤灰、炉渣)产生量达到659万吨,其中粉煤灰370万吨,炉渣289万吨.综合利用率由“十五”期间的61%提高到75%,其中,粉煤灰利用率由79%提高到85%。炉渣由38%提高到60%。
重点工业企业水重复利用率由 82 %提高到 87 %,间接冷却水循环率达到97%。
污水再生回用率达到污水处理量的40%。
水泥散装率达到50%。
制药行业废渣、菌丝综合利用率达到50%。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农村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5%。
农业灌溉大力推广管灌、滴灌等先进灌溉技术。
建立起全社会再生资源绿色回收网络,积极推进垃圾分类运输和处理。
大力发展新型墙材的应用,2005年我市新型墙材利用率占全部墙材比例为35%,到2010年达到50%。
四、“十一五规划”发展方向
“十一五”期间,全市将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工业“三废”综合利用技术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技术三个方面大力推行资源的综合利用,同时围绕工业园区和循环经济园区建设大力发展产业资源上下游的循环利用。
----继续大力发展利用工业废渣的新型建材行业,提高技术水平和技术含量。
----大力发展工业废液,废气的综合利用及余热、余压利用技术。
----大力发展垃圾发电和秸秆生物能发电技术。
----大力发展节约木材、利用次小薪材的板材制造业。
----大力发展节约和替代石油技术。重点发展洁净煤、天然气替代燃料油、甲醇和乙醇替代汽油技术。
----积极研究废旧家电和电子垃圾的回收和再利用途径和技术。
----开发和推广“三废”综合利用技术,煤矸石和煤混烧技术,粉煤灰生产水泥生料及筑路,复垦和回填技术,高附加值粉煤灰综合利用技术,以及有机废水综合利用技术、冶炼废液回用技术、石油化工废气回用技术等。
----推广脱硫示范工程。以燃烧中固硫、烟气脱硫等污染治理技术为主的全过程二氧化硫减排示范工程,推动环境质量的改变。加紧石灰脱硫形成的石膏的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推广太阳能在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的应用,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
----建立再生资源绿色回收网络化示范工程。建立社区回收、市场集散和加工利用三位一体的废旧物资再生资源绿色回收利用体系,建立废塑料、废橡胶、废轮胎、废家电、废电脑、废电池回收处理和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处理产业化基地。
----推广循环经济、清洁型企业示范工程。在重点行业选择若干企业,通过系统技术改造,加强管理,实现系统资源效率达到同行业最高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污染物接近或达到“零”排放,建立起循环经济的示范区。
----围绕石家庄市的基地、园区建设,大力发展制药、化工废水、废渣、菌丝综合利用技术,建立起资源共享的良性产业链和生态工业园区。
----石家庄绿色化工示范基地。以石炼化800万吨炼油、40万吨已内酰胺项目为龙头,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品、特色精细化学品等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培育延伸产业链,建设石油化工、煤化工、氯碱化工“三化合一”的绿色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到2010年,化工基地水重复利用率达90%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水耗降到45立方米、电耗5600千瓦时。?
----结合中国药都、纺织基地、北方特色农业、华北重要商埠、区域性高新技术产业建设,研究和推广有价值的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五、政策和措施
(一)加强法制建设,完善落实政策。
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务院批转原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加强监督检查,依法实施管理。搞好部门协调,制定措施,进一步落实好国家对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充分调动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积极性。
重点组织制定加快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地方有关法规建设。加快资源综合利用法规体系建设和对现有资源综合利用制度的执行力度,在完善法规的基础上,要健全执法体系,加强监督检查,依法实施管理。
贯彻落实好国家对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引导和促进企业积极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二)大力调整结构,促进资源综合利用结构优化。
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大力发展低耗能的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并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加快淘汰能耗高、效率低、污染重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大力调整资源消费结构,提高发电用煤在煤炭消费中的比重,增加电力在终端资源消费中的比重;发展洁净煤技术,扩大天然气利用,开发可再生能源及废物利用技术,促进资源利用向高效化、清洁化方向发展。
(三)推进技术进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整体技术水平。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组织重大技术开发,推动“产、学、研”联合,促进资源综合利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组织资源综合利用重大示范工程,加大支持力度;积极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运用市场机制促进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的推广应用。 结合我市科技发展规划,建立资源综合利用的科学技术支持机制,依托省、市科研院所、院校等单位的作用,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科研技术人才,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科研与生产的联合协作,促进资源综合利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二是提高我市科技队伍的创新能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与产品。三是引进与开发并举,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国内、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综合利用技术和设备,加快对引进技术和设备的消化吸收,提高我市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和集成技术创新能力。四是重点开发制约我市经济发展的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循环技术,煤矸石、粉煤灰、钢渣的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及余热利用技术,积极发挥协会、学会、节能技术服务中心、清洁生产中心等中介组织的作用,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咨询等工作,加大资源综合利用的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力度。积极推行《国家资源综合利用优秀实用技术》和《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中的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资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限制和淘汰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
(四)研究制定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促进资源综合利用的激励政策。
会同市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抑制资源过度消费、有利于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及税负转移政策;研究制定资源综合利用公共财政支持政策;研究制定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改造项目纳入政策性银行支持范围,并在贷款方面给予优惠的政策;对资源消耗高、污染重的产品和设备课以重税,强制实施高耗能产品淘汰的政策。
(五)探索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资源综合利用的新机制。
转变政府职能,必须探索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推动资源综合利用的新机制,包括:基于市场的资源信息传播机制,通过制作和发布资源综合利用案例,促进资源综合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引导企业进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改造;探索合同资源管理的技术服务机制,以克服资源综合利用新技术、新产品推广中的市场障碍;综合资源规划和需求侧管理方法,以引导资源利用的合理规划和配置,率先示范以推动全社会的资源综合利用工作;企业自愿协议,以引导企业与政府或协会之间采取自愿方式实现资源综合利用目标。
(六)加大信息、宣传和培训力度。
强化信息服务,加快建立资源综合利用信息和情报网络系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丰富信息资源,搞好信息交流,为企业提供先进的技术与管理信息,促进企业资源综合利用上水平、上台阶。
组织好每年的“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努力提高宣传效果。加大经常性宣传和培训教育力度,增强全民的“资源意识”、“环境意识”和“节约意识”。
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发现和总结资源综合利用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及时组织交流和推广,发挥典型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附表:“十一五”期间石家庄市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施的工程项目汇总表
附表:“十一五”期间石家庄市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施的工程项目汇总表
序号 企业名称 项目名称 项目内容 建设期限 总投资
(万元)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 河北敬业 1、污水处理 每小时处理污水833吨 2007.5月-
10月 4000 节水600万吨,节水费1680万元
2 河北威远 1、凝结水回收 采用凝结水回收技术,尽可能的对所产生的凝结
水及疏水进行回收,以提高企业的热能利用率 2004-2010 10 提取冷凝水回收2.59万吨,标煤130吨,
节约水费1.32万元,节煤7.52万元
2、废水治理工程和异味治理项目 在原有污水处理的基础上通过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装置进行废水、异味治理改造,使废水、废气稳定达标排放。考虑使用治理后的废水取代部分冷却水,从而减少新鲜水的使用量,达到 节约水资源、节能降耗的目的 2004-2010  
 
  可节水10.28万吨,废水排放量削减5%,废水中
COD排放量削减5%,电耗减少3%。排水将符合
排放标准,可作为绿化、卫生用水,加装制冷
装置,可作为生产冷却用循环水,实现“零”排放。
节约资金18.8万元
3、污水站利用发酵高温水改造 将发酵热水引入污水处理站,
节约原水升温用蒸汽 2004-2010 节水1.42万吨,节约资金2.59万元
 
 
4、中水回用 赞皇基地达标排放污水代替新水入锅炉除尘器 2004-2010 节水37万吨,节约资金18.83万元
 
 
5、工艺水热回收 电力车间换热后,
进锅炉,节约热量 2004-2010 年节约煤1200多吨,节约资金50万元
 
 
3 上安电厂 1、1#、2#机改进循
环水处理方式,提高循环水浓缩倍率到5.0 安装循环水处理设备,运行调试 2007   年节约用水约1200万立方米
 
 
2、提高灰浆浓度,
减少排入灰场的灰水量 设计提高灰浆浓度的
方案并予实施 2007-2009   节约用水,保持环境
4 柏坡正元 1、污水零排放 循环冷却水补水改为反渗透膜除盐水,实现清洁水循环,对造气、锅炉、脱硫、综合循环水进行改造,实现污水闭路循环,达到污水零排放 2007-2010 2018.6 节水77.66万立方水,节资855万元
 
 
2、合成氨综合
节能改造 各工段节能改造,资源综合利用、全面提高能源、资源使用效率。全厂按照64机气量平衡,改造后达到总生产能力为:总氨720t/d,23万t/a,其中:合成氨18万t/a,甲醇5万t/a,尿素1000t/a,33万t/a
2007-2010 14211 年节约原料煤3.45万吨,年节约蒸汽20.95万吨,
节水24.3万吨,节资4531万元
5 藁城化肥 1、污水综合利用 增建微涡流水处理设备一套,2500立方米凉水塔一座,加半循环水泵四台,将污水处理后回用,实现全厂污水零排放。     年节约水量约24000立方米,
节新水费用7200元
6 河北新化 1、中水回用 将污水处理厂处理合格的中水回用。冷却补充用水、厕所冲洗、卫生清洁绿化、洗车、冲洗道路   30 节约116.7万立方米自来水,(折标煤300吨),节资308.58万元
7 常山纺织 1、回收利用冷凝水 回收用于生产区采暖   90 节约蒸汽11800吨,节资118万元
 
2、空调回水代替新水 改造下脚滤尘用水   节约新水180000立方米,节资22万
3、减少新水耗量 推广喷雾风机   节约新水20000立方米,节资2.5万
4、减少新水消耗 适当降低,浴室水压   节约新水1200立方米,节资0.15万
5、减少新水消耗 回收用于洗浴、冲厕等   节约新水240000立方米,节资29万
6、控制新水量 变频控制制冷站回水泵   节约新水200000立方米,节资25万
8 河北华电 1、八期循环水提高浓缩倍率 浓缩倍率由3.0提高到4.0   100 节水260万吨,节资630万元
2、七期化学中和池排放 外排水用于冲灰   30 节水87.6万元,节资131.4万元
3、东厂16号汽机循环水排水回收利用 外排水用于冲灰   10 节水131.4万元,节资197.1万元
9 焦化集团 1、冷凝水回收 苯精制、净化、精炼分厂增装3套冷凝水回收装置。   30 回收蒸汽36462t,折标准煤4375t。
2、利用高效水稳剂提高循环水浓缩倍率 通过对水稳剂进行调整,将运行倍数由2.0左右提高到3.0倍以上,煤气净化分厂的循环水系统每小时可以减少污水排放43t。   50 年节水34.4万吨,
产生经济效益62.6万元/年
10 东方热电 1、循环水供热技术改造 将汽轮机排汽温度提高,真空降低,使循环水的温度提高,循环水的热量用于冬季热用户的采暖   5000 年节能热能50.7GJ,节水16万吨,节电48万kwh
2、循环水提高浓缩倍率 将电厂循环冷却水的浓缩倍率提高,节约水资源,进而实现循环水的零排放,节约水资源   10000 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3、化学中和池废水重复利用 将化学中和池的废水经处理后重新利用,节约用水量,同时节约酸、碱等的用量   年节水150万吨,实现年经济效益0.028亿
4。链条炉节煤改型项目 将链条炉改为循环流化床锅炉粉煤灰和炉渣用于生产水泥等综合利用产品, 5000 节约煤炭5.4万吨
11 新世纪煤化 1、凝结水回收 采用凝结水回收技术,尽可能的对所产生的凝结水及疏水进行回收,以提高企业的热能利用率,降低能源成本   10 3947吨凝结水及疏水的节约潜力(折标煤97.8吨)节资11万
12 金源化工 1、中水回用 将污水处理厂处理合格的中水回用。冷却补充用水、厕所冲洗、卫生清洁绿化、洗车、冲洗道路   30 节约116.7万立方米自来水,(折标准煤300吨)
节资308.58万元
13 金石化肥 1、冷凝液回收 将尿素冷凝液队、硝铵生产产生的冷凝液、
硝盐生产中产生的冷凝液回收到2号除氧和脱盐水系统。   年经济效益90万元
2、加强管理
合理调配水量 合成车间部分设备用水量偏大,适当调整
既不会影响生产,双可节约一次水     年经济效益4万元
14 河北辛集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二氧化碳和石灰综合利用 二氧化碳和石灰综合利用生产纳米级碳酸钙。项目内容:本相目将河北辛集化工集团化肥公司联醇生产中脱除的二氧化碳气体回收,同时利用公司现有钡锶盐生产中副产的石灰生产碳酸钙;碳酸钙生产能力为30000吨/年。
项目名称:硫化氢综合利用生产蛋氨酸 17500
年减少排放二氧化碳21600立方米,综合利用公司的副产品石灰35000吨.
销售收入:6000
利润:2000
税金:910
15 河北辛集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硫化氢气体回收生产蛋氨酸 将集团钡锶盐生产中产生的硫化氢气体回收生产蛋氨酸;蛋氨酸生产能力为20000吨/年。 280000 年可利用硫化氢6264吨。
销售收入:52000
利润:10800
税金:8800
16 河北敬业钢铁有限公司 转炉煤气回收 由于目前一座2万立方米转炉煤气柜,转炉煤气回收量只有35m3/t左右,高炉和焦炉没有煤气柜,除部分供各加热点使用外,其余放散。煤气直接进入管网,管网压力波动大不但对生产产生不利影响,且造成煤气的浪费。通过建设煤气站储存并缓冲煤气压力,解决生产问题,还能为新开发煤气利用打下基础。 8100 减少放散,利于环保。
年节约标煤83000吨,
效益近8000
煤气发电 2台220吨/时高温高压锅炉
2*50MW发电机组
2007~2009 50000 发电65000万度 经济效益60000万元
17 石家庄正元化肥有限公司 热电联产节能技改 热电联产节能技改。依据企业产品生产过程必需大量蒸汽和电力,建设一台130吨余热锅炉,配套建设 安装2.5万MW发电机组。在满足生产用汽的同时,利用蒸汽余压发电供企业自用。二氧化碳废气回收项目。利用合成氨过程中产生的CO2气体制备食品级液体CO2和合成燃料气示范工程。 6537 节白煤12.4万吨/年,节电1.8亿千瓦时/年,节水100万吨/年,减排废渣15万吨/年。
创收587
18 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污水回用 通过技术进步和扩建改造,实现污水回用,日再生利用污水10000吨。同时减少生产污废水排放,大幅度降低环境污染。 16000 减排废水:10000吨/日
节水:10000吨/日
减排废渣:8万吨/年
销售收入:23200
利润:4200;
税金:1500
19 石家庄市物资回收总公司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 石家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的建设项目。 8000
20 石家庄市其力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 生活垃圾综合利用 焚烧垃圾发电供热 2007年 14000 日处理生活垃圾500吨
21 河北灵达环保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生活垃圾综合利用 焚烧垃圾发电供热 2006 25000 日处理生活垃圾800~1000吨
年发电14400万千瓦时
供热91.6万吉焦
22 石家庄钢铁集团 1。热电联产 利用富余煤气 2007~2010 20000
2。利用转炉余热蒸汽发电 利用转炉余热蒸汽发电,年回收电量960×104kwh 2007-2010 2317
关于本站|网站声明|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版权所有
石家庄市电子政务中心承办
冀ICP备06000020号-1 网站标识码:13010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