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政协石家庄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126号提案的答复
李桂玲委员:
感谢您对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关注与支持。您提出的《促进我市文化旅游发展的建议》(第0126号)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深度挖掘,找准文旅融合契合点”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以文旅融合为契机,不断完善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扩大文化和旅游品牌影响,提升我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
下一步,我局将根据建议,充分利用本地特有的红色文化、工业文化、曲艺文化等推进我市红色旅游、工业旅游、旅游演艺的融合发展;研究将石家庄本土文化融入旅游,培育文化遗产旅游、博物馆研学旅游等与历史文化深度融合的旅游新业态。
二、关于“项目带动,打造特色品牌”
我市目前重点打造东大街旅游文化展示街、万达休闲购物街区、富强大街花鸟鱼虫街区、红旗大街古玩街区、民生路民国文化长廊、解放广场历史文化街区、体育大街美食文化街区、跃进路工业休闲主体街区、山前大道休闲廊道等一批旅游休闲、历史文化街区。
我市目前正以打造全国旅游名镇、旅游强镇为目标,以相应的旅游资源、特色产业、文化底蕴等为基础,推动建设一批地域特色突出、人居环境良好,主题鲜明、设施完善、交通便利、休闲适宜的特色旅游小镇。小镇将依托核心资源进行主体化打造,坚持“一镇一特色”,从资源特色化、文化特色化、产品特色化、业态特色化、风貌特色化、生活方式特色化等六个方面打造旅游小镇吸引核。
今年上半年我局在市内区开展了第一批石家庄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地)试点申报工作,2家园区、5家企业入选第一批石家庄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地)。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地建设,发掘和培育龙头文化创意企业和优秀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会同有条件的县(市)区打造产业聚集区。
三、关于“政策推动,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旅游品质”
我市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将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列为“4+4”现代产业格局中着力培育壮大的产业。我局不断加大文化和旅游领军人才扶持和培养力度,鼓励校企合作,不断探索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逐步健全配套设施,实施“旅游厕所建设新三年行动计划”,2018年全市建设完工旅游厕所171座,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借助旅发大会,重点打造滹沱河百里画廊道路建设,正定段14公里、灵寿段18.5公里已经基本建成通车,正在进行绿化美化,平山路段正在施工。
下一步我局将加强对文化旅游产业的政策支持;进一步强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尤其加大能够引领文旅融合的领军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的扶持力度,吸引外国和外地高端人才来我市创业和发展。鼓励本地高校建立文化产业与旅游管理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开设文化旅游产业相关专业;加强资源整合,打造环省会精品旅游线路、千里太行国家旅游线路、都市休闲度假线路、文化休闲观光线路、时尚康体养生线路、古风民俗体验线路等六大品牌旅游线路;继续加快旅游厕所、旅游服务中心、旅游驿站、房车营地、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发挥市级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引导作用,加快智慧旅游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
2019年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