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适老化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五公开”专栏  > 结果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对政协石家庄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0229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0-09-24    来源:市公安局
【字体: 】    打印
 
 
是否同意公开:是
办理结果:B
石公提案字〔2020〕第69号
 
对政协石家庄市第十三届委员会
第四次会议第0229号提案的答复
 
张玉昌委员:
您提出的“盘活城市闲置车位 缓解城市停车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市区停车泊位总体情况:截止到2019年底,我市主城区机动车保有量为131.5万辆,石家庄市主城区停车泊位总需求为144.6 万个(按照机动车停车位供给量与机动车保有量之比1.1:1计算),实际现有停车泊位总供给为107.6万个(去年停车泊位总供给为92.3万个,今年新增配建泊位13.3万个,老旧小区改造增加停车位1.5万个,公共停车位增加0.5万个),总泊位缺口37万个。
石家庄的机动车过去10年间平均增速13.4%,停车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解决这个难题,我局开展了一系列城市“规范停车管理新模式”:包括强化对机动车占道的治理、打击非法私设停车位,推动停车市场化运作,鼓励科技公司研发共享泊车平台,在城市共享车位运营过程中形成一定规模,成为城市泊位共享改革的重要补充。
经过两年多的智慧停车改革,石家庄市的停车环境得到全面改善,涉及停车问题的投诉、纠纷同比下降70%,停车泊位周转使用率同比提升130%,违法停车数量同比下降幅度达到30%。
2018、2019年,公安部、省公安厅、省交管局领导先后考察了石家庄市停车管理工作,对石家庄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管理的规范道路停车场的智慧泊车、实行车位共享的小桩停车、平安社区和增加地下立体停车位泊易达等综合的管理模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2018年5月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在公安部网页上发布了《加强科技应用 推进智慧管理 石家庄全力破解城市停车难题》,2019年3月1日河北省公安厅在石家庄召开了河北省公安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会议暨城市停车管理现场会,在全省推广石家庄市停车管理模式。同时,公安部于2019年4月11日在西安召开了全国停车管理现场会,石家庄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在会上做了典型发言,公安部就智慧停车管理在全国推广“石家庄模式”。
新华网、河北电视台、河北日报、河北青年报、燕赵都市报等新闻媒体对“石家庄共享停车管理模式”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报道,市民认可度高,并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共享停车解决出行难、停车难的效果,缓解了交通压力。
今年3月1 日,省公安厅在石家庄市召开了“全省公安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会议暨城市停车管理现场会”;4月11日,公安部在西安市召开了全国交通管理工作现场会,石家庄市作为全国停车管理先进单位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我局以此为契机, 全面整合停车资源,大力整治停车乱象,全面优化主城区静态交通环境;更大范围推广商圈、社区、机关事业单位共享停车,推进错时停车,有效缓解主城区停车难题,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加快公共停车场建设,满足刚性停车需求
一是推动加快建设已规划的公共停车场,因地制宜建设更多基本停车位;二是积极推动对老旧小区进行改造,增加停车设施,建设简易式、机械式停车库;三是全面排查清退私自改作他用的停车场(库),并利用体育文化设施、绿地等建设地下停车场,增加基本停车位供给,缓解停车难;四是鼓励社会投资建设经营性停车设施。推进停车设施产业化。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停车场(库、楼)的建设,走停车产业化发展的路子。五是运用地下资源和闲置空地。对非法将配建停车场挪作他用的单位,下发《关于限期恢复市区大型公共建筑配建停车场使用功能的通知》,责令其限期恢复停车功能的基础上,可以考虑将人防工程现有地下空间规划建设临时停车场。六是加强土地出让前的配建审核。市规划局在土地拟出让前,确定项目用地停车泊位配建指标时,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参与确定,交评、环评同步前置。严格执行停车配建审核与验收,进一步加强规划的刚性,确保停车场地实际配置到位。
为了切实规范道路停车秩序和收费行为,严格占道停车场的管理,对我市道路停车场实行全面改革,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全市所有道路停车场由政府管辖的国有公司运营管理,成立石家庄智慧泊车有限公司,使用市财政专用票据,停车费收入全部上缴市财政专户; 全市道路停车场实行“六统一”管理,即统一规划、统一审批、统一设置、统一收费标准、统一人员着装、统一应用智能化信息化科技手段的要求。
二、依托互联网科技,建立全市停车资源共享机制
我局交管局正逐步将全市停车场纳入一盘棋,统一管理,打破部门壁垒,尽量在老旧小区周边增设停车位,将配建停车场、专业停车场和占道停车泊位进行整合,从规划、建设、管理各个环节入手,成立综合协调机制,统筹协调全市停车资源。
积极推动相关部门建设单位院内和老旧小区停车设施,鼓励各级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小区院内停车场实行车位共享。目前市交管局按照市政府的安排部署,正在积极推进沿街机关事业单位院落对外开放夜间停车,现在已进入征求各机关单位和社会各界的意见,一经完善,市政府将在市区范围内推广沿街机关事业单位院落对外开放夜间停车,解决市民尤其是老旧小区的停车难。
我局交管局依据“政府规划、市场建设”的总体思路,坚持增供给、控需求、挖潜力、强管理,打出一套停车治理“组合拳”,逐步改善停车难问题。今年1月31日,市政府召开专门会议,出台《进一步做好缓解“停车难”工作的实施意见》,对主管市领导和部门责任作了进一步明确。在此政策支持下,平安社区、小桩停车、泊易达等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技术、资金实力的企业陆续参与到停车治理中来,投资兴建经营性停车场,开展市场化运作,各自形成了一定规模,成为智慧泊车改革的重要补充。
平安社区和小桩公司的共同经营特点是车位共享。据公司运营数据分析,居民社区停车设施白天空置率上午达75%,下午达53%。 小桩停车运营公司主要以整合商业停车场为主,车辆出入停车场,自动识别车牌,无感支付,每辆车通行时间从30秒降到不足3秒,停车场整体效率提升近15倍; 小桩停车和河北体育馆达成合作关系,已有700个停车位实现24小时无人值守、智能停车。泊易达公司的经营理念是增加车位供给。该公司利用的地下智能立体车库技术,具有节约用地、操作智能、性能稳定等特点。
另外,我局交管局还推动相关部门依托医院、体育场馆、艺术文化场馆、学校等单位,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今后这种立体车库还将在条件允许的地上地下空间逐步增建。
至此,我市以智慧泊车为主干的停车管理产业化结构已基本形成,停车管理体制实现了由“部门多头管理”向“政府统筹管理”的实质性转变。
小桩停车、平安社区停车情况:小桩停车已签约185个共享停车场,共享停车位4万个,均能实现精准自动导航到共享停车泊位。平安社区已签约1251个小区、商圈等单位,覆盖车位53万个,已实现租赁、共享停车位5万个。市公安局交管局已在石家庄公安交警微信公众号上建立的“共享泊车”平台,将小桩停车、平安泊车、智慧泊车停车信息全部接入该平台。
我局交管局积极推动市城投公司、社会资本利用公园、绿地、各企事业单位空地等空间投资建设地下立体停车库,保障本单位、办事群众以及广大市民的停车需求,有效缓解市区交通拥堵。泊易达智能停车管理公司利用公园、小区绿地等地下空间已建设完成4个地下智能立体车库正在使用,在长安区天润家园小区已有24个地下智能立体停车库正在建设;在桥西区民生路已完成设计方案,市政府已批准建设6个地下智能立体停车库。
主城区已建成的地上立体停车场已达到25个,合计提供泊位2600余个。今后这种立体车库还将在条件允许的地上空间逐步增建,增加停车泊位,解决停车供需矛盾。
三、统筹协调,多措并举,加大泊位供给
为缓解道路停车压力,我局交管局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在不具规模,且具有停车条件、停车需求的老旧小区、公园绿地周围、支小路便道内适当增加免费零散停车位;在部分商圈、大型住宅小区、写字楼、银行门口、地铁站口以及公厕附近,有临时停车需求,且不影响道路交通的路段,合理增设限时免费停车位;在老旧小区周边等夜间时段刚性停车需求明显、具备停车条件的中心路段,设置潮汐停车位,尽可能满足市民停车需求。目前,我市主城区已施划蓝线免费停车位3.3万个,施划潮汐免费停车泊位3300个,已施划3分钟、15分钟、1小时限时免费停车位1506个。
 
 
石家庄市公安局
2020年6月18日
 
 
 
 
对政协石家庄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0229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0-09-24    来源:
【字体: 】    打印
 
 
是否同意公开:是
办理结果:B
石公提案字〔2020〕第69号
 
对政协石家庄市第十三届委员会
第四次会议第0229号提案的答复
 
张玉昌委员:
您提出的“盘活城市闲置车位 缓解城市停车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市区停车泊位总体情况:截止到2019年底,我市主城区机动车保有量为131.5万辆,石家庄市主城区停车泊位总需求为144.6 万个(按照机动车停车位供给量与机动车保有量之比1.1:1计算),实际现有停车泊位总供给为107.6万个(去年停车泊位总供给为92.3万个,今年新增配建泊位13.3万个,老旧小区改造增加停车位1.5万个,公共停车位增加0.5万个),总泊位缺口37万个。
石家庄的机动车过去10年间平均增速13.4%,停车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解决这个难题,我局开展了一系列城市“规范停车管理新模式”:包括强化对机动车占道的治理、打击非法私设停车位,推动停车市场化运作,鼓励科技公司研发共享泊车平台,在城市共享车位运营过程中形成一定规模,成为城市泊位共享改革的重要补充。
经过两年多的智慧停车改革,石家庄市的停车环境得到全面改善,涉及停车问题的投诉、纠纷同比下降70%,停车泊位周转使用率同比提升130%,违法停车数量同比下降幅度达到30%。
2018、2019年,公安部、省公安厅、省交管局领导先后考察了石家庄市停车管理工作,对石家庄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管理的规范道路停车场的智慧泊车、实行车位共享的小桩停车、平安社区和增加地下立体停车位泊易达等综合的管理模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2018年5月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在公安部网页上发布了《加强科技应用 推进智慧管理 石家庄全力破解城市停车难题》,2019年3月1日河北省公安厅在石家庄召开了河北省公安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会议暨城市停车管理现场会,在全省推广石家庄市停车管理模式。同时,公安部于2019年4月11日在西安召开了全国停车管理现场会,石家庄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在会上做了典型发言,公安部就智慧停车管理在全国推广“石家庄模式”。
新华网、河北电视台、河北日报、河北青年报、燕赵都市报等新闻媒体对“石家庄共享停车管理模式”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报道,市民认可度高,并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共享停车解决出行难、停车难的效果,缓解了交通压力。
今年3月1 日,省公安厅在石家庄市召开了“全省公安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会议暨城市停车管理现场会”;4月11日,公安部在西安市召开了全国交通管理工作现场会,石家庄市作为全国停车管理先进单位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我局以此为契机, 全面整合停车资源,大力整治停车乱象,全面优化主城区静态交通环境;更大范围推广商圈、社区、机关事业单位共享停车,推进错时停车,有效缓解主城区停车难题,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加快公共停车场建设,满足刚性停车需求
一是推动加快建设已规划的公共停车场,因地制宜建设更多基本停车位;二是积极推动对老旧小区进行改造,增加停车设施,建设简易式、机械式停车库;三是全面排查清退私自改作他用的停车场(库),并利用体育文化设施、绿地等建设地下停车场,增加基本停车位供给,缓解停车难;四是鼓励社会投资建设经营性停车设施。推进停车设施产业化。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停车场(库、楼)的建设,走停车产业化发展的路子。五是运用地下资源和闲置空地。对非法将配建停车场挪作他用的单位,下发《关于限期恢复市区大型公共建筑配建停车场使用功能的通知》,责令其限期恢复停车功能的基础上,可以考虑将人防工程现有地下空间规划建设临时停车场。六是加强土地出让前的配建审核。市规划局在土地拟出让前,确定项目用地停车泊位配建指标时,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参与确定,交评、环评同步前置。严格执行停车配建审核与验收,进一步加强规划的刚性,确保停车场地实际配置到位。
为了切实规范道路停车秩序和收费行为,严格占道停车场的管理,对我市道路停车场实行全面改革,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全市所有道路停车场由政府管辖的国有公司运营管理,成立石家庄智慧泊车有限公司,使用市财政专用票据,停车费收入全部上缴市财政专户; 全市道路停车场实行“六统一”管理,即统一规划、统一审批、统一设置、统一收费标准、统一人员着装、统一应用智能化信息化科技手段的要求。
二、依托互联网科技,建立全市停车资源共享机制
我局交管局正逐步将全市停车场纳入一盘棋,统一管理,打破部门壁垒,尽量在老旧小区周边增设停车位,将配建停车场、专业停车场和占道停车泊位进行整合,从规划、建设、管理各个环节入手,成立综合协调机制,统筹协调全市停车资源。
积极推动相关部门建设单位院内和老旧小区停车设施,鼓励各级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小区院内停车场实行车位共享。目前市交管局按照市政府的安排部署,正在积极推进沿街机关事业单位院落对外开放夜间停车,现在已进入征求各机关单位和社会各界的意见,一经完善,市政府将在市区范围内推广沿街机关事业单位院落对外开放夜间停车,解决市民尤其是老旧小区的停车难。
我局交管局依据“政府规划、市场建设”的总体思路,坚持增供给、控需求、挖潜力、强管理,打出一套停车治理“组合拳”,逐步改善停车难问题。今年1月31日,市政府召开专门会议,出台《进一步做好缓解“停车难”工作的实施意见》,对主管市领导和部门责任作了进一步明确。在此政策支持下,平安社区、小桩停车、泊易达等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技术、资金实力的企业陆续参与到停车治理中来,投资兴建经营性停车场,开展市场化运作,各自形成了一定规模,成为智慧泊车改革的重要补充。
平安社区和小桩公司的共同经营特点是车位共享。据公司运营数据分析,居民社区停车设施白天空置率上午达75%,下午达53%。 小桩停车运营公司主要以整合商业停车场为主,车辆出入停车场,自动识别车牌,无感支付,每辆车通行时间从30秒降到不足3秒,停车场整体效率提升近15倍; 小桩停车和河北体育馆达成合作关系,已有700个停车位实现24小时无人值守、智能停车。泊易达公司的经营理念是增加车位供给。该公司利用的地下智能立体车库技术,具有节约用地、操作智能、性能稳定等特点。
另外,我局交管局还推动相关部门依托医院、体育场馆、艺术文化场馆、学校等单位,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今后这种立体车库还将在条件允许的地上地下空间逐步增建。
至此,我市以智慧泊车为主干的停车管理产业化结构已基本形成,停车管理体制实现了由“部门多头管理”向“政府统筹管理”的实质性转变。
小桩停车、平安社区停车情况:小桩停车已签约185个共享停车场,共享停车位4万个,均能实现精准自动导航到共享停车泊位。平安社区已签约1251个小区、商圈等单位,覆盖车位53万个,已实现租赁、共享停车位5万个。市公安局交管局已在石家庄公安交警微信公众号上建立的“共享泊车”平台,将小桩停车、平安泊车、智慧泊车停车信息全部接入该平台。
我局交管局积极推动市城投公司、社会资本利用公园、绿地、各企事业单位空地等空间投资建设地下立体停车库,保障本单位、办事群众以及广大市民的停车需求,有效缓解市区交通拥堵。泊易达智能停车管理公司利用公园、小区绿地等地下空间已建设完成4个地下智能立体车库正在使用,在长安区天润家园小区已有24个地下智能立体停车库正在建设;在桥西区民生路已完成设计方案,市政府已批准建设6个地下智能立体停车库。
主城区已建成的地上立体停车场已达到25个,合计提供泊位2600余个。今后这种立体车库还将在条件允许的地上空间逐步增建,增加停车泊位,解决停车供需矛盾。
三、统筹协调,多措并举,加大泊位供给
为缓解道路停车压力,我局交管局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在不具规模,且具有停车条件、停车需求的老旧小区、公园绿地周围、支小路便道内适当增加免费零散停车位;在部分商圈、大型住宅小区、写字楼、银行门口、地铁站口以及公厕附近,有临时停车需求,且不影响道路交通的路段,合理增设限时免费停车位;在老旧小区周边等夜间时段刚性停车需求明显、具备停车条件的中心路段,设置潮汐停车位,尽可能满足市民停车需求。目前,我市主城区已施划蓝线免费停车位3.3万个,施划潮汐免费停车泊位3300个,已施划3分钟、15分钟、1小时限时免费停车位1506个。
 
 
石家庄市公安局
2020年6月18日
 
 
 
关于本站|网站声明|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版权所有
石家庄市电子政务中心承办
冀ICP备06000020号-1 网站标识码:13010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