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适老化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五公开”专栏  > 结果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对政协石家庄市十三届委员会
第四次会议第0311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0-11-05    来源:市发展改革委
【字体: 】    打印
市民盟: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速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本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案收悉。经商科技、工信、商务、人社等部门,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制定发展政策方面
为加快我市数字经济发展,我市出台了《石家庄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0-2025)》,以“践行1条主线,立足3个定位,主抓8项任务,打造3个示范园区”为总体思路,以“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为主线,以打造数字经济生态圈为抓手,以做大做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基础,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重点,突出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以“一核一圈多点”统筹数字经济载体布局,加强数字基础设施支撑,提升政府治理和民生服务数字化水平,推进新型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体系建设,打造“中国数字新城”。并在加强组织领导、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提高财税金融支持等六个方面提出保障措施。下一步我市将结合省数字经济规划和相关配套文件,制定出台相关指导性文件。
二、关于建设数字化创新平台方面
近年来,为加快产业创新能力建设,我市积极帮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领域企业争取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进行多层次、多领域联合,建设产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等各类创新平台,打造支撑数字化转型的学科体系和产业创新体系。目前正在建设石家庄市科技创新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预计2021年底前完成。2017年以来我市大力支持河北神玥软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恒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博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航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金悦桥河北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等企业建设了河北省公积金大数据、地理信息大数据、财税大数据技术创新中心等省级科技创新平台,有力地促进了我市数字经济的发展。目前,市科技局正在建设“石家庄市科技创新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预计2021年底前完成。
今后我们将继续大力支持数字产业和数字经济的发展,继续将 “大智移云”(大数据与云计算、物联网、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北斗导航、卫星通信、卫星遥感、光电子、集成电路、高端软件等与数字经济相关的内容,列入年度申报指南予以重点支持,最大限度地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紧密结合,推动我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三、关于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一是推动信息基础设施演进升级,积极部署全光网建设,加快推进以5G为核心的移动通信网络规模商用和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规模部署。二是建设新型数字化应用基础设施,积极布局窄带物联网,加快构建工业互联网网络体系。三是强化数字经济安全保障,建立多层级、全天候、全方位的信息安全保障系统,确保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数据安全可控。
加快智能制造业发展,引导企业结合行业特点加快智能制造步伐,培育了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河北敬业增材制造科技有限公司、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国家级智能制造项目和智能试点示范项目;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被分别认定为河北省智能制造示范(园)区、河北省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格力电器(石家庄)有限公司、冀凯河北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等28个企业车间认定为省级数字化车间,充分展示了我市智能制造的实力,有利地促进了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加快两化融合步伐,2019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工作部署,紧紧围绕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积极培育试点示范项目,取得了较好成效。5个项目列为工信部2019年试点示范项目,14个项目入选省2019年工业互联网平台类和“制造业+互联网”模式应用类试点项目。
四、关于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方面
以石家庄装备制造产业园、经开区、高新区、正定高新区、鹿泉经开区等产业园区为载体,积极引导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智能制造,支持重点企业开展智能生产线、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试点示范。支持大中型企业搭建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企业内部各类应用的综合集成和云化改造迁移,实施千家企业上云行动,以基础设施上云、平台系统上云、业务应用上云、设备产品上云、制造能力上云为重点,加快各类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普及应用。依托生物医药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在高新区建设5G产业园区,着力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打造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区。
一是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平台经济。重点结合我市及全省产业特点,着力推动移联网信、中废通、北国如意购等10个规模大、影响力强的平台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推进优势实体产业与平台经济深度融合,督促各县(市、区)政府提升区域优势行业、企业电商应用工作力度。二是加强基地等级评定管理体系建设。重点推进国家和省级示范主体(示范企业、基地)创建活动,争取我市部分电子商务园区进入国家优秀园区行列。加快大型综合电子商务园区与“创新小镇”建设,吸引一批重大园区型项目入驻。三是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应用上线工作。成立各相关部门构成的市电子商务协调领导小组,加强督导落实。加快推动我市制造业品牌企业与县域产业集群电子商务应用,鼓励新华集贸、南三条、北国商城、勒泰中心等传统商贸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实现转型,支持城市社区便民电子商务应用,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与跨境电子商务。四是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依托国家、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工程,积极培育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主体,提高农村物流配送能力,引导优势电子商务服务企业拓展农村业务,鼓励农村青年依托电子商务进行创业。五是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引进和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跨境电商示范企业。鼓励传统制造和商贸流通企业利用跨境电商开拓国际市场,支持跨境电商零售出口企业通过海外仓、体验店和配送网点等形式,融入境外零售体系。鼓励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和第三方专业服务企业为跨境电商提供通关、物流、仓储、融资等服务。健全完善跨境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和管理机制,构建高效、便捷、安全的跨境电商管理模式。
五、关于加强人才培养方面
鼓励高等院校设置数字经济相关专业,加强数字化前沿领域专业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加强和国内重点院校合作,联合共建研究生院,培养数字经济高端人才。支持重点高校和龙头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培养数字经济急需人才。谋划成立数字经济研究院,精准开展具有石家庄特色的数字经济领域创新性、战略性、前瞻性研究和重大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
一是发挥政策优势,引进数字经济人才。充分利用我市出台的人才绿卡政策,引进急需人才。A卡服务对象为:诺贝尔奖获得者、“两院院士”、国家“千*计划”“万*计划”入选者等6类高端人才,主要提供住房保障、配偶随迁、医疗保健、子女入学等15项便利化服务。人才绿卡B卡服务对象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世界排名前500名的国外院校本科以上优秀毕业生等7类中青年成长型人才,主要提供户籍办理、创业扶持、住房保障、子女入学、免费乘坐公交地铁和免费参观市内旅游景区等8项便利化服务。二是发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作用,精准引进数字经济人才。目前,我市按“一园多区、一区多能”的模式,已建成核心园高新园区(成为全省首家省级产业园)、桥西分园、正定新区分园。入园机构有多家国内知名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其中开展人才寻访服务,可以帮助企业精准引进急需的高端人才。三是积极参加各类人才交流平台,引进数字经济人才。疫情结束后,组织企业赴外地高校举办招聘活动。 
 
石家庄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0年5月28日
 
对政协石家庄市十三届委员会
第四次会议第0311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0-11-05    来源:
【字体: 】    打印
市民盟: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速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本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案收悉。经商科技、工信、商务、人社等部门,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制定发展政策方面
为加快我市数字经济发展,我市出台了《石家庄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0-2025)》,以“践行1条主线,立足3个定位,主抓8项任务,打造3个示范园区”为总体思路,以“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为主线,以打造数字经济生态圈为抓手,以做大做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基础,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重点,突出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以“一核一圈多点”统筹数字经济载体布局,加强数字基础设施支撑,提升政府治理和民生服务数字化水平,推进新型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体系建设,打造“中国数字新城”。并在加强组织领导、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提高财税金融支持等六个方面提出保障措施。下一步我市将结合省数字经济规划和相关配套文件,制定出台相关指导性文件。
二、关于建设数字化创新平台方面
近年来,为加快产业创新能力建设,我市积极帮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领域企业争取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进行多层次、多领域联合,建设产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等各类创新平台,打造支撑数字化转型的学科体系和产业创新体系。目前正在建设石家庄市科技创新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预计2021年底前完成。2017年以来我市大力支持河北神玥软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恒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博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航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金悦桥河北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等企业建设了河北省公积金大数据、地理信息大数据、财税大数据技术创新中心等省级科技创新平台,有力地促进了我市数字经济的发展。目前,市科技局正在建设“石家庄市科技创新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预计2021年底前完成。
今后我们将继续大力支持数字产业和数字经济的发展,继续将 “大智移云”(大数据与云计算、物联网、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北斗导航、卫星通信、卫星遥感、光电子、集成电路、高端软件等与数字经济相关的内容,列入年度申报指南予以重点支持,最大限度地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紧密结合,推动我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三、关于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一是推动信息基础设施演进升级,积极部署全光网建设,加快推进以5G为核心的移动通信网络规模商用和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规模部署。二是建设新型数字化应用基础设施,积极布局窄带物联网,加快构建工业互联网网络体系。三是强化数字经济安全保障,建立多层级、全天候、全方位的信息安全保障系统,确保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数据安全可控。
加快智能制造业发展,引导企业结合行业特点加快智能制造步伐,培育了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河北敬业增材制造科技有限公司、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国家级智能制造项目和智能试点示范项目;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被分别认定为河北省智能制造示范(园)区、河北省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格力电器(石家庄)有限公司、冀凯河北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等28个企业车间认定为省级数字化车间,充分展示了我市智能制造的实力,有利地促进了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加快两化融合步伐,2019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工作部署,紧紧围绕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积极培育试点示范项目,取得了较好成效。5个项目列为工信部2019年试点示范项目,14个项目入选省2019年工业互联网平台类和“制造业+互联网”模式应用类试点项目。
四、关于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方面
以石家庄装备制造产业园、经开区、高新区、正定高新区、鹿泉经开区等产业园区为载体,积极引导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智能制造,支持重点企业开展智能生产线、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试点示范。支持大中型企业搭建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企业内部各类应用的综合集成和云化改造迁移,实施千家企业上云行动,以基础设施上云、平台系统上云、业务应用上云、设备产品上云、制造能力上云为重点,加快各类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普及应用。依托生物医药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在高新区建设5G产业园区,着力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打造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区。
一是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平台经济。重点结合我市及全省产业特点,着力推动移联网信、中废通、北国如意购等10个规模大、影响力强的平台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推进优势实体产业与平台经济深度融合,督促各县(市、区)政府提升区域优势行业、企业电商应用工作力度。二是加强基地等级评定管理体系建设。重点推进国家和省级示范主体(示范企业、基地)创建活动,争取我市部分电子商务园区进入国家优秀园区行列。加快大型综合电子商务园区与“创新小镇”建设,吸引一批重大园区型项目入驻。三是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应用上线工作。成立各相关部门构成的市电子商务协调领导小组,加强督导落实。加快推动我市制造业品牌企业与县域产业集群电子商务应用,鼓励新华集贸、南三条、北国商城、勒泰中心等传统商贸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实现转型,支持城市社区便民电子商务应用,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与跨境电子商务。四是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依托国家、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工程,积极培育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主体,提高农村物流配送能力,引导优势电子商务服务企业拓展农村业务,鼓励农村青年依托电子商务进行创业。五是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引进和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跨境电商示范企业。鼓励传统制造和商贸流通企业利用跨境电商开拓国际市场,支持跨境电商零售出口企业通过海外仓、体验店和配送网点等形式,融入境外零售体系。鼓励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和第三方专业服务企业为跨境电商提供通关、物流、仓储、融资等服务。健全完善跨境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和管理机制,构建高效、便捷、安全的跨境电商管理模式。
五、关于加强人才培养方面
鼓励高等院校设置数字经济相关专业,加强数字化前沿领域专业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加强和国内重点院校合作,联合共建研究生院,培养数字经济高端人才。支持重点高校和龙头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培养数字经济急需人才。谋划成立数字经济研究院,精准开展具有石家庄特色的数字经济领域创新性、战略性、前瞻性研究和重大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
一是发挥政策优势,引进数字经济人才。充分利用我市出台的人才绿卡政策,引进急需人才。A卡服务对象为:诺贝尔奖获得者、“两院院士”、国家“千*计划”“万*计划”入选者等6类高端人才,主要提供住房保障、配偶随迁、医疗保健、子女入学等15项便利化服务。人才绿卡B卡服务对象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世界排名前500名的国外院校本科以上优秀毕业生等7类中青年成长型人才,主要提供户籍办理、创业扶持、住房保障、子女入学、免费乘坐公交地铁和免费参观市内旅游景区等8项便利化服务。二是发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作用,精准引进数字经济人才。目前,我市按“一园多区、一区多能”的模式,已建成核心园高新园区(成为全省首家省级产业园)、桥西分园、正定新区分园。入园机构有多家国内知名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其中开展人才寻访服务,可以帮助企业精准引进急需的高端人才。三是积极参加各类人才交流平台,引进数字经济人才。疫情结束后,组织企业赴外地高校举办招聘活动。 
 
石家庄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0年5月28日
关于本站|网站声明|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版权所有
石家庄市电子政务中心承办
冀ICP备06000020号-1 网站标识码:13010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