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第1289号建议的答复
第五次会议第1289号建议的答复
尹汝尊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城市停车存在问题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私家车已经从“奢侈品”变为了“大众消费品”,随着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停车难”问题逐渐显现。您提出的“扩大增量、修建立体停车场;优化存量、利用空闲场地”等建议,也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的工作内容之一。近年来,我市在缓解“停车难”方面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强力推进公共停车场建设
国家、省针对停车设施供给提出了“配建停车设施为主、路外公共停车设施为辅、路内停车为补充”的目标。作为停车设施供给的重要一环,城市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已连续两年列入省20项民生工程。去年石家庄市建成公共停车位4.11万个,有效改善了出行停车条件。今年,省下达我市3.5万个公共停车位建设任务,各县(市、区)政府等责任单位聚焦城市中心区、医院、商业区、住宅小区周边等停车需求大的区域,有针对性的谋划了一批公共停车场项目。目前,我市正在全力推进城市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工作。
二、鼓励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立体停车场
制定出台《加快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建设安装的意见(试行)》,减少了层层报建、层层审批的中间环节,通过简化手续、规范流程,推动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建设提速增效。2021年10月又出台《关于支持立体停车设施建设资金补助的意见》,对立体公共停车场及在停车位不足的住宅小区内建设的立体停车场给予资金补助,地上立体停车设施按5000元/泊位给予补助,地下立体停车设施按10000元/泊位给予补助。
三、科学规划泊车位
根据《石家庄市停车场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在公共停车场不能满足停车需求的区域,在不影响行人、车辆通行的情况下,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施划停车泊位线和设置停车标志,在城市道路、公园、广场、交通枢纽、老旧小区周边道路科学设内设置道路停车泊位,并通过施划不同颜色停车泊位,采取不同收费措施,引导科学停车,解决好停车需求。蓝色停车泊位全天免费,免费停车时长不得超过24小时,主要设置在二环外交通枢纽周边区域;蓝白双色停车泊位白天收费、夜间免费(19:00-次日7:30),主要设置在道路通行压力小、停车位需求量大的老旧小区和居民小区周边;白色停车泊位全天收费。2021年8月、9月前后两批次推出45处,2470个蓝白双色路内停车泊位供周边居民停放。10月份以来,全市共新增施划1749个路内停车泊位,设置23处,873个潮汐停车泊位(晚上免费停车,白天禁止停车)。
四、引进建立智慧停车系统
目前我市正在着力建设本市智能停车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推广应用智能停车诱导系统,系统将实时向社会公布公共停车场和路内停车泊位分布位置、使用状况、泊位数量等信息,实现信息查询、车位预约、电子支付、不停车快捷交费等服务功能,提高停车场管理智能化、信息化水平。目前“车位查询”、“车位预约”、“先离场后缴费”等功能已经研发完成,并在石家庄火车站东广场停车场、北国商城立体停车楼、北国商城地上停车场试点应用,并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五、鼓励停车资源共享
为满足群众合理停车需求,经充分论证,我市先后5次推出停车便民举措。2021年8月6日,在市内主城区首批推出20家大型商超企业停车设施4500个车位,在夜间闭店后第二天开业前,以非定时价格服务市民;8月17日、25日、9月18日,连续推出省直、市直、县(区)直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市内公园门前153个停车场4651个泊位对外开放、错时共享。
六、加快发展和完善公共交通
一是优化完善公交线路线网。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进一步织密公交线网。目前,公交线路已达到246条,其中主城区101条、三区一县145条(鹿泉区61条、藁城区36条、栾城区18条和正定县域30条),线路长度达到4290.3公里,已实现主城区和三区一县公交线路全覆盖。二是加快公交专用道的建设。已建成26条城市主干道公交专用道,总长度达133公里,使得市区公交线路快速周转,极大提高了公交车运营效率。三是积极推行公交惠民举措。为倡导绿色出行,我市推出“2元换乘畅享公交”“绿色出行日免费乘公交”“限行日免费乘公交”“定制公交业务”“建立公交线路动态调整机制”“简化老人办理‘敬老卡’手续”,“进社区办卡充值”等七项便民举措,方便市民乘坐公交车。
七、编制石家庄市停车专项规划
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精准施策、需求管理、政策配套等规划手段,对城市存量资源进行弹性和刚性挖潜,并优先对老旧小区、医院、学校等停车需求较大区域进行科学规划布局,结合区域共享和土地复合利用增加停车供给。目前,该规划已完成阶段性方案的编制工作,下一步将配合国土空间规划继续完善。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
2022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