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政协河北省十三届委员会
第一次会议第0681号提案的答复
第一次会议第0681号提案的答复
余良掑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速完善石家庄二环外学校建设”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市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工作,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坚持在二环内做“减法”,二环外做“乘法”,还公共配套服务于社会,凝聚各方合力,加快补充城市教育设施短板弱项,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布局,积极规划在二环外合理配建教育设施,同时依托优质高中举办新建高中,打造高水平优质高中群,有效拉开城市框架,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努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二环外中小学教育资源现状
2022年我市教育部门对市区二环外中小学教育设施现状及规划进行了全面摸底。据统计,长安区、桥西区、新华区、裕华区二环外现有中小学107所,其中小学93所,初级中学11所,完全中学2所,中职学校1所。
二、完善二环外教育设施情况
(一)强化配建教育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我市严格执行《石家庄市教育设施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按照千人指标计算配建相应规模的幼儿园、小学、初中,其中每千人按39名学龄前儿童计算配建相应规模幼儿园、每千人按78名小学生计算配建相应规模小学、每千人按39名初中生计算配建相应规模初级中学,不断强化配建教育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确保配建教育设施与建设项目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有效保障城市新发展区域教育资源供给。
(二)实施教育设施建设项目。各区根据区域教育资源总量情况,按照补短板、强弱项的思路,跳出按住宅项目规模规划配建教育设施的局限,按需、统筹规划教育设施,在新发展区域超配教育资源,补齐资源缺口。近两年,长安区、桥西区、新华区、裕华区规划在二环外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11所,预计增加义务教育学位1.35万个。
(三)加快二环外高中学校建设。2022年,我市印发《石家庄市教育高质量发展跃升总体方案》,制定了《石家庄市市区高中学校规划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我市打造二环外高水平优质普通高中群,“十四五”期间在二环外、滹沱河经济带以及鹿泉区、藁城区、栾城区、正定县规划建设9所现代化、国际化优质高中,其中市属新建6所高中,规划投资高达36.69亿元,预计增加普通高中学位约3.4万个。规划新建高中投用后,可将二环内义务教育资源短缺区域完全中学高中段学生逐步向外疏解,腾出学位用于义务教育发展使用,同时有效增加优质公办普通高中资源供给,缓解高中阶段学龄人口高峰时期的入学压力。目前市区4所高中(二中铭德学校、东京北新建高中、西简良新建高中、滹沱河学校转设高中)均已完成控规动态维护。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石家庄市教育高质量发展跃升总体方案》,细化布局规划,强化刚性约束,留足发展空间,加大中心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外延力度和资金统筹力度,进一步完善“一主、四辅、两带”城市空间的配套教育公共服务设施,推动省会新发展区域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充足,教育结构全面优化,教育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
2023年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