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民政局对政协石家庄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0443号提案的答复
高金贵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筹建新型医养一体养老机构”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是关于医养结合工作开展情况
2018年,按照国家和省相关要求,我省进一步加快了医养结合建设工作步伐,提出把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将医疗资源配置作为养老机构新建和改扩建的基本标准,统筹推进养老机构拓展医疗服务功能建设的要求。具体情况:
一是积极推广“医养一体、两院融合”的医养结合经验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利用现有优势医疗资源,开设老年病科。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利用闲置医疗资源,开办护理型的养老院。2018年选培石家庄市平安医院(平安养老院)和新华区仁爱老年公寓2个单位为医养结合第一批省级试点单位,之后陆续扩大试点范围,并在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展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是积极推进三甲医院与养老机构深度合作,解决老年人就医难题。鼓励医疗机构与无内设卫生室或门诊部等医疗机构的养老机构签订医疗服务合作协议,建立完善可持续性的医疗服务运行机制。鼓励二级以上医院选派由医生、护理和康复技术人员组成的医疗团队,定期到养老机构提供医疗巡诊、健康管理、保健咨询、中医养生保健等服务,建立康复病床、双向转诊、急诊急救等医疗救治绿色通道。鼓励执业医师到养老机构设置的医疗机构多点执业,支持有相关专业特长的医师及专业人员在养老机构规范开展疾病预防、营养、中医调理、养生等非诊疗行为的健康服务。统筹规划,整合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资源,新建社区合并设置养老设施和医疗卫生设施。
三是积极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城市社区家庭医生团队建设,到2020年组建不少于800支由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公共卫生人员组成的社区家庭医生团队,推动农村地区乡村医生“3+X”签约工作。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的能力,规范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的医疗和护理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服务价格标准,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优先满足65岁以上老年居民和社区高龄、重病、失能、部分失能以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健康需求,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健康教育、家庭病床、社区护理、健康档案管理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实施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项目,2017年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70%以上,2020年将达到75%以上。
四是积极发挥中医药特色养老服务优势。为促进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结合,2019年确定市老年养护院为省中医药健康养老基地开展试点工作。加强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通过慢病管理、健康指导员等现有服务平台,开展中医高血压、糖尿病慢病管理、老年人中医健康保健等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加大医养结合产品的开发力度,支持以岭药业、神威药业等中医药企业,开发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服务产品。
二、关于筹建医养一体养老机构
您调研的东胜悦伴湾养老公寓是长安区重点推进的民办医养结合型养老公寓,今年正在申评四星级养老机构。根据市委第170次常委会会议要求,我市将重点以长安区、鹿泉区为核心发展康养产业。其中,长安区将以现有的市老年养护院、拟建设的市老年养护院二期工程、高营镇区域拟建设的宏寿康臣养老项目为核心,引导和带动建设一批医养结合型老年公寓,重点服务省会主城区及东部和北部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打造普惠型养老服务模式。
石家庄市民政局
2020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