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会议第0364号提案的答复
王国英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智慧管理,分类推进,建设多样化社区托幼模式》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社区托幼服务在市民生活中有着相当重要的需求,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妇女儿童系列方针政策,切实把托幼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动社区托育服务建设。
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强化政策支持托育建设
制定印发《石家庄市公共服务“十四五”规划》,对加强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积极发展普惠性托育服务体系等提出明确标准和要求。印发《石家庄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总体方案》《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强社区托育服务设施规划任务。制定出台全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为托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支撑。同时,加大资金争取力度。“十四五”以来争取托育建设工程中央投资项目5个,下达中央预算内资金1.7亿元,为托育事业提升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我市目前按照规划任务对新建和正在建设的城市居住小区,按照每千人口不少于10个托位规划、建设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及配套安全设施;对老城区和已建成无婴幼儿照护服务配套设施的居住小区,按每千人口不少于8个托位的配套标准完善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配套。
二、创新托育工作模式,提升托育服务能力
一是积极创建嵌入式服务试点城市。根据省《关于实施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的通知》(冀发改社会〔2024〕244号)要求,我市2024年全力申报社区嵌入式服务试点城市,按照宜建则建,宜改则改的原则,坚持改造和新建相结合,大力推进建设规模适度、经济适用,服务高效的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申报成功后,我市将在市内5区选取100个试点社区,重点推广和优先建设(改造)功能复合集成的社区嵌入式服务综合体(社区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社区服务中心项目建成后应提供3项以上服务功能(其中养老服务、婴幼儿托育、儿童托管、社区助餐服务应满足2项以上)。暂不具备条件的社区可采用插花式等办法,分散建设功能相对单一的嵌入式服务设施。截止2023年年底我市托位数4.8万个,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57个,社区托育服务机构覆盖率达到35%,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婴幼儿家庭的入托需求。二是市县两级成立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加强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工作。长安区被确定为“中国计生协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创建项目点”,全区15所公办幼儿园实现开办托班全覆盖;桥西区在对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中,在规划条件公建配套部分均加入了社区托育设施建设;高新区对有条件的社区已实现15分钟托育圈,满足了不同家庭不同层次的婴幼儿照护需求,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更好的托育服务。三是因地制宜积极开展单位福利性托育机构。积极在企业开办托育机构,在华北制药集团等女职工集中的企业开办福利性托育机构;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对单位幼儿园进行了改扩建,开设了托班,建设成单位福利性托育机构。同时备案的普惠托育机构可申请水、电、气、暖等参照居民生活价格的相应减免政策,助力托育机构实现可持续发展。四是以公建民营形式建立托育服务机构。由政府提供房屋,利用党建惠民资金改造,委托专业机构经营。依托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街道办事处等成立公办民营社区幼儿日间照料看护中心,积极构建“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家庭为主,托育补充;安全健康、科学规范”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供给体系。
三、开展托育服务宣传,让托育服务深入人心
为提高群众对托育工作的认识,2023年我市开展托育工作宣传月、托育民生过程宣传月、科学育儿进社区、托育技能知识竞赛等活动,对托育工作及育儿科普进行了广泛的宣传。编印《0-3岁婴幼儿养育照护指导手册》《托育机构卫生保健手册》等科普资料,充分通过普惠托育宣传进社区、开展亲子游戏活动、讲故事家庭课堂及电视台、直播课堂等多媒体形式,大力科普科学育儿知识和育儿理念,让更多的群众和家长认识托育、了解托育、关爱托育、支持托育,托育服务更加深入人心,科学育儿知识进一步得到普及,家长育儿能力得到提升,育儿理念进一步更新,养育焦虑得以缓解。
四、加大托育人才培养,不断充实托育人才队伍
我市已将保教师、育婴员纳入急需紧缺工种,补贴标准在原有基础上上浮10%。面向企业职工、就业重点群体、脱贫劳动力等城乡各类劳动者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针对婴幼儿照护服务从业人员如保教师、育婴员等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积极支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指导企业和社会培训评价机构对经过培训且符合条件的人员,及时给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做到应评尽评,考核合格者颁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鼓励大中专院校开设托育相关专业。截止2023年12月底,市属五所高校中石家庄学院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河北正定师范、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四所院校开设托育相关专业,托幼相关专业在校生共计6617人。通过校企合作实操授课、共建实训基地等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发挥学校服务经济社会的职能。我市“托幼一体化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被列入省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重点培育项目,并被推荐参加教育部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评选。
五、研发托育信息平台,提升婴幼儿照护服务水平
我市在全省率先研发石家庄市婴幼儿照护服务管理平台,实现育儿科普、机构管理、托位预约、数据统计等多种服务管理功能。2023年3月,面向群众的“石家庄市托育服务平台”网站、“石家庄市托育服务”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制作了托育平台使用动画片,方便群众查询全市托育机构信息,在线预约入托,还开设地图导航、家长课堂、信息动态等版块,为婴幼儿家庭提供专业的育儿知识和官方信息发布平台。目前已有500多家托育机构在平台注册。
六、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我市将深入研究推动托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方法,大力发展托育服务,不断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持续提升幼有所育服务水平,通过新建、改扩建等谋划一批新的社区托育服务设施,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和优质资源的互联互通,拟与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石家庄市托育行业协会建立深度合作,并邀请京津专家“周末行”来指导专业工作并进行讲座。通过AI提供育儿知识,解决家长的育儿难题,为婴幼儿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服务,不断提升信息化托育服务水平,开创协同发展、规范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婴幼儿照护发展新局面。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
2024年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