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关键领域技能推广和培训。正定县委网信办高度重视基础运营商职工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针对什么是数字素养、数字素养包括什么、数字素养提升的基本原则、聚焦四大应用场景(智能家居、数字医疗、智慧教育和数字金融),先后与联通正定分公司、移动正定分公司、电信正定分公司分联合对公司员工中约100余名骨干开展了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业务培训。通过培训,有效增强了全体职工为推进数字社会建设,提升全民数字能力,促进数字经济和信息化发展作出贡献的决心与能力,同时为提升全县数字素养与技能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正定县委网信办还联合移动正定分公司发布公益短彩信10000余条,覆盖了全县各阶层移动用户,使提升月活动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在网信正定新媒体矩阵发布提升月宣传海报和宣传短视频,征集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优秀案例,在微信群发布网上答题二维码,开展“数字教育培训资源共享推广活动”,有效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二、着力提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数字化履职能力。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在干部培训中,增设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新应用专题课程,或在已有课程中添加相关版块内容,提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数字化履职能力。一是在“全县乡科级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进修班”邀请市委党校教师讲授《全面拥抱“人工智能+”以大模型技术驱动行业升级——以deepseek为例》的主题课,并组织全体教师集体观摩学习,其围绕国家人工智能政策、DeepSeek大模型应用、产业赋能案例展开课程设计,并通过AI工具实操提升教师技术应用能力。二是联合多部门开展全县科技创新与人工智能专题研讨班暨县域“4+1”主导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专题研讨班,邀请专家学者讲解《AI人工智能》课,结合产业实际讲解AI大模型使用方法,覆盖全县近百名干部。三是推动区块链等技术的融合教学,通过主题培训方式,将区块链作为数字技术模块融入教学。例如,以“智慧校园”为载体,通过在线课程资源覆盖区块链、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扩大培训覆盖面。当前,我县在干部新技术培训中以人工智能为重点,通过专题课程、校企合作、智慧工具应用等多维度实践,显著提升了领导干部、公务员数字化履职能力。
三、指导重点企业开展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活动。县科工局、县总工会高度重视企业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工作,一是积极组织县域北科生物、同福集团、一然生物等基础条件好、科普水平高、科技传播能力强的省、市科普示范基地,以“数智赋能 全民共享”为主题,开展了“科技进社区”活动,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二是为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通过多元化的数字教育与实践,让更多企业享受数字化发展红利。活动期间,聘请优质的服务商进企业开展培训、讲座活动,让专业的人讲专业的知识,提高企业人员的数字化理念和意识,推动数字化技术在工业等领域的普及应用,让数字化成果惠及企业。三是针对产业工人,在石家庄诚峰热电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集中宣传活动,推进广大职工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提升数字工作技能。充分利用工会职工服务网平台,发布数字素养科普文章、技能提升指南等内容,扩大宣传覆盖面,让更多职工便捷获取数字技能知识。
四、积极开展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公益活动。一是针对老年人在智能手机操作、智慧就医、防范电信诈骗等方面的刚性需求,县民政局指导社会组织、公益力量、老年大学等开展数字助老主题活动,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活动覆盖全县10个乡镇(街道)、156个村(社区),累计开展线下培训2场次、线上讲座1场,参与群众达20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二是针对残疾人建立"线上+线下"需求摸排机制,县残联联合乡镇(街道)残联专员开展线上问卷和入户走访;依托康复机构专业评估,建立动态需求数据库;实施"一人一策"精准适配方案,分类配备轻便型轮椅、电动护理床等辅具。覆盖全县11个乡镇(街道),累计开展线下活动2场次,服务残疾人及家属120人次,发放数字助残手册50份,为40余名残疾人适配智能辅助器具。通过系统化的数字技能培训和服务创新,有效提升了残疾人群体的数字应用能力,推动了我县残疾人事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三是针对农民开展手机应用技能培训、高素质农民培训等活动。根据当前农时,县农业农村局利用云上智农APP、中国农技推广APP以乡镇为单位,组织农业技术、种植户等各类农民开展线下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显著提升农民使用数字化“新农具”的能力。
五、积极开展社保“一卡通”宣传推广活动。县人社局联合金融机构、乡镇及社区工作人员,设立“一卡通”现场宣传咨询点、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折页等方式,向群众广泛普及社保卡在就业服务、社保服务、交通出行、文化体验、惠民补贴发放等多领域的应用场景及便利功能。同时,安排业务骨干现场解答群众在社保卡申领、激活、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活动,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的知晓度大幅提高。群众对社保卡“一卡多用”功能有了更深入了解,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切实感受到社保卡 “一卡通” 带来的便利,用卡积极性显著增强。
六、持续推进卫生健康领域数字化建设。县卫健局指导县属医院进一步完善就医一卡通功能,拓展应用场景,实现与市级平台的对接,通过“一卡通”与公众号相连接,患者可随时通过数据端查看影像及检查检验结果,今年以来,线上注册总数是7.96万人,平台系统服务登录总数16.83万人次,检验报告查询总数是146.38万次,CT核磁影像查询总数8.88万次;进一步扩大诊间结算与床旁结算的覆盖范围,诊间结算方面,医生在诊室为患者开具检查单、处方后,患者可直接在诊室内通过移动支付设备完成费用结算,无需再到收费窗口排队,大大缩短了就诊时间。床旁结算则是患者住院期间,护士在病床旁通过移动终端为其办理住院费用查询、补缴及出院结算等业务,让患者足不出户就能完成结算手续,尤其方便了行动不便的患者。使用诊间结算患者56.79万人次,使用床旁结算患者5671人次;进一步实现全市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为进一步提升群众就医体验,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县卫健局积极推进县级公立医院建设与市级平台对接,全面实现数据的集中存储和互认共享,群众就诊无需再携带传统胶片、纸质报告,有效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带来的就医负担;医生经授权可以调阅患者在其他医疗机构就诊的医学影像原始数据和检验检查结果,使诊断更加准确高效。今年以来,全县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计3600余人次,检查检验结果互认7700余条,为群众节约就医检查费用119万余元。
七、积极开展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进校园活动。提升月期间,县教育局、县科协、团县委等部门指导各中小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普活动。在正定九中进行科学秀展演,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石家庄市智能医疗服务机器人技术创新中心陈聪老师为七年级1000余名学生进行人工智能讲座。参观体验科学创意、自然微语制作、机甲车展示,河北师范大学国防社团展示“福建号”航母模型、歼20等飞机模型、打靶设计体验,河北科技大学航模社团机器狗、航模等设备展示,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石家庄市智能医疗服务机器人技术创新中心视觉机器人展示,学校机器人、无人机社团、3D打印设备展示,河北脑智梦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专注力设备展示、心理测试等活动。北辰小学、正定县第五幼儿园的学生到校观摩体验科技活动,让本次活动的辐射范围更广,让不同学段的学生都能感受数字魅力,播种科学种子,使广大师生的数字素养与技能得到直观提升。
八、扎实开展数字素养和技能提升进基层活动。各乡镇(街道)广泛组织开展数字技能进社区、进农村等宣传普及活动,以人民群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人工智能等信息化知识和数字技能,引导社区(农村)居民用好数字产品和服务。活动以聚焦强化数字教育培训,优化数字资源、丰富数字应用场景,完善数字环境保障,突出赋能增效和便民惠民,运用多种媒体平台,多种方式广泛深入全方位开展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利用悬挂条幅、发放宣传单等方式进行宣传、讲解,强化了居民学网、懂网、用网意识,数字素养与技能得到显著提升。活动中共发放宣传材料1.1万余份,参加人员8000余人。
下一步,正定县将以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活动月为契机,积极宣传、充分动员,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活动,不断提升全民数字化适应力,促进数字化发展成果全民共享,为沿着光辉足迹,建设现代化正定,争当全省县域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提供强大的数字动力支撑和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