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省委、省政府连续3年将“新春第一会”主题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营商环境改善,为企业发展提供更有利条件、更广阔空间。市生态环境局认真学习贯彻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家座谈会精神,以环评帮扶为契机,对标一流标准,推出创新举措,推动营商环境不断改善。
一、未雨绸缪,源头帮扶
按照“技术先行、服务前置”的原则,组织相关分局对辖区内新成立的环评单位组织开展送法规、送政策等现场帮扶活动,宣贯解读相关政策文件,对提出的各类问题进行现场解答,提高公司从业意识,守法经营;及时登录环评预约挂号服务平台了解建设项目挂号信息,与建设单位沟通对接,掌握项目情况,摸清问题难点,明确环评等级,了解项目进展,在依法依规的总体前提下,尽最大可能为项目建设发展节约时间、减少弯路;帮助、引导产业园区落实各项管理要求及环境保护基础设施要求,为进一步优化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等内容提出优化调整的建议。
二、分段介入,过程帮扶
为切实加强环评管理,对各县(市、区)审批部门环评文件受理规范性、环评文件审查流程规范性进行抽查。针对是否告知建设单位应承担的责任,是否严格按照审批程序明确受理要求,受理材料档案是否齐全,档案中环评文件印章和签字是否为原件,是否落实“黑名单”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帮扶,确保环评文件受理、审查公平公正。
为确保文件的合规性、科学性和准确性,降低环境风险,开展了环评文件质量复核工作,此项工作实施两个全覆盖,一是覆盖我市所有县(市、区),二是覆盖在我市编制环评文件的所有环评单位。对照生态环境部环评信用平台信息,采取随机抽取和靶向复核相结合的方式,收取100多份环评文件进行技术复核,帮助环评文件编制单位进一步提高环评文件编制质量,更好的服务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