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石家庄市借助科技赋能,不断深化行政执法监督与12345政务服务热线协作机制,在全省率先建立可视化数据分析平台,进一步拓宽行政执法监督渠道,推动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质效双提升。
一、创新亮点
1.搭建数据平台,实现执法问题精准处置。在全省率先建成“行政执法监督与12345热线数据分析平台”,以12345政务服务热线数据为基础,定位“90个分类事项、19个共享字段”,明确“一月一推送(月初推送上月末办结工单)”的推送周期,精准归集12345热线涉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检查、行政强制类数据,构建起“12345热线平台集中受理-司法行政部门督办-执法部门分类处置-执法部门有效整改-司法行政部门监督-企业群众满意”的闭环管理模式,推动行政执法监督从被动等问题向主动发现线索转变,从宏观监督向精准监督转变。
2.优化资源力量,强化试点工作推进合力。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的意见》,共为市、县、乡三级司法行政部门配备510余名行政执法监督人员,构建起三级全覆盖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明确21个县(市、区)政府以及管委会指定业务精、作风硬的业务骨干参与试点工作,组织开展政策宣讲和平台实操培训5期,以思想融合、工作整合、力量联合,形成“市级主导、县级主战、乡级协同”的工作运行模式,全域深化推进试点工作。
3.拓展成果应用,推动执法监督模式靶向化。建立数据分析和报告制度,定期形成《石家庄市行政执法监督与12345热线数据分析简报》,从执法领域和执法区域两个维度,智能筛选群众反映强烈的行政执法热点问题,及时预警相关领域的执法问题和潜在风险,形成分析报告和对策建议。聚焦投诉问题集中、重复频率较高的行政执法领域和问题,开展专项监督1次,抽查评查重点领域案卷5489本,并通过制发通报、工作提示、督办函等形式,推动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
二、创新成效
1.行政执法更加公正。积极推行“文明执法”“说理式执法”“柔性执法”等包容审慎监管执法,2024年,全市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共对50万余起轻微违法行为作出不予处罚或不予强制措施决定,免除罚款金额9100余万元,让人民群众对行政执法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2.业务指导更加准确。聚焦行政执法最薄弱环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组织开展13期“走基层 讲执法”专题辅导授课,通过以案释理,助推“十县百镇千名”基层执法人员实战实操能力提升,打通基层执法质效提升“最后一公里”。
3.风险预警更加及时。深度挖掘平台数据价值,精准定位高频易发热点问题,向市政府呈报数据分析简报3期,及时预警相关领域执法问题和潜在风险,为科学决策和依法履职提供参考,推动构建更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行政执法工作面广量大,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群众,直接关系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法治的信心。石家庄市借助科技赋能,推动行政执法监督关口前移,尽早发现和回应市场群众关切,实现行政执法问题“抓小抓早”,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再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