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Ipv6
   
 
网站首页
综合要闻
政务公开
政务动态
无障碍浏览进入适老化
当前的位置:
重点项目 一线调研丨④ 基础设施:夯实“硬支撑” 提升“软实力”
2025-10-10 15:44来源: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
发布时间:2025-10-10 15:44 来源: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 【字体: 打印
本台记者 李夕雨:
我身旁这条渠道就是石家庄市东南退水明渠,它的长度约 31 公里,历时7个月建设完成,目前已经正式投入使用。作为石家庄市防汛排涝体系当中的重要一环,它的建成可以解决石家庄东南片区约 180 平方公里的雨水排放出路的问题。
东南退水明渠项目总投资42亿元,起点为环城水系环山湖,由北向南途经高新区、栾城区、赵县,最终汇入洨河。建成后最大排水能力可达每秒165立方米。这条"城市排水动脉"的建成,助力石家庄东部防洪排涝能力迈上新台阶。
石家庄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 杨茜:
石家庄的这个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如果我们没有退水出路的话,我们的雨水降下来也会积存在我们的排水管网内,它是排不出去的。它(退水渠)建成以后,弥补了我们城市的一个短板。
石家庄高新区八方村村民 王建晓:
之前,我们村里下大雨,积水比较严重,基本上都过了膝盖了,这个水渠建成之后,情况明显好多了,骑车子、电动车都基本上没问题了。
和传统混凝土浇筑不同,整个渠道根据沿线情况,因地制宜分段采用了不同的设计结构和断面形式,八方村段就是由一个个装满石头的"大笼子"铺设而成,这种设计的背后正是"海绵城市"的生态建设理念。
石家庄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 杨茜:
有些段落为混凝土渠道,它光滑平整,确保了雨水的高效下泄。而有些则采用了石笼网工艺,采用石块砌筑的生态透水结构,可以达到雨水自然下渗的效果。
这些"石头笼子"不仅可以促进雨水下渗、补充地下水,在暴雨高峰期还能发挥"缓冲带"的作用,通过削减雨水径流峰值,减轻排水系统瞬时压力。同时,石笼的多孔结构还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条件,随着时间推移,人工渠道将自然演变为一条生态廊道,实现从传统排水设施到绿色基础设施的多功能升级。
石家庄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 市政管理科科长 亓鹏:
我们将继续加强东南退水明渠的智慧化监测和常态化管护,充分发挥其排水防涝和生态综合效益。
来源| 河北新闻联播
编辑|张晶晶
初审|韩怡然
终审|傅亚东
关于本站|网站声明|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石家庄市电子政务中心承办
今日访问量:1
网站标识码:1301000003
冀ICP备20013865号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