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Ipv6
   
 
网站首页
综合要闻
政务公开
政务动态
无障碍浏览进入适老化
当前的位置:
石家庄市知识产权工作新闻发布会
2025-04-26 08:47来源:石家庄日报
发布时间:2025-04-26 08:47 来源:石家庄日报 【字体: 打印
4月25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石家庄市知识产权工作新闻发布会。石家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力刚先生发布我市知识产权工作有关情况,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三级调研员郝建卫先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保护科科长范玉梅女士回答了现场记者提问。发布会由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科科长王玉杰。发布实录如下:
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科科长王玉杰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组织的石家庄市知识产权工作新闻发布会。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我们邀请到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力刚先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三级调研员郝建卫先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保护科科长范玉梅女士,3位嘉宾将向大家介绍石家庄市知识产权工作成效进展情况,并就大家关心的问题回答记者朋友的提问。
首先,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力刚先生发布我市知识产权工作有关情况。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王力刚
尊敬的各位来宾、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衷心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对我市知识产权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近年来,石家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紧紧围绕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城市这两条工作主线,聚焦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心任务,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扎实成效。2024年2月,我市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城市,连续五年在全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绩效考核中位居前四名,连续五年入选全国专利行政保护案件“十大典型案例”。
在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借此机会,我向广大媒体朋友简要介绍一下我市知识产权工作的总体情况。
一、强化培育,知识产权创造实现量质齐升
2024年以来,我市围绕知识产权培育创造,丰富服务内容,细化服务举措,印发工作计划,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确保专利、商标、地理标志等指标数量稳步增长、质量全面提升,更好地服务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年全年获授权专利20963件、有效发明专利量达到21706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0.4件、新增注册商标35464件,稳居全省首位;成功注册赞皇樱桃、赞皇黄金桃、赞皇枣酒3件地理标志商标,累计地理标志商标达到72件,领跑全省;行唐大枣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实现我市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保护的地理标志产品零的突破;晋州鸭梨再添殊荣,成功入选国家“一带一路”地理标志品牌推广清单;2024年全市新增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申请180件,累计申请量达到840件,居全省第一,有效助力我市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二、健全链条,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全面提高
一是行政保护政策制度日益完善。制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要点、全市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方案、知识产权海外预警“远航”行动方案、专业市场知识产权保护“金盾”专项行动方案等系列工作方案,为推进全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二是专利办案质效大幅提升。优化行政裁决办案程序,推动繁案精办、简案快办,完善技术调查官制度和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检验鉴定工作体系。三是专业市场专项行动积极实施。2024年新增1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培育市场,专业市场总数达16家,其中国家级8家、省级4家、市级4家。创新推行知识产权专员制度,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四是维权援助机制持续深化。完善维权援助工作体系,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维权援助。在每个县(市、区)设立专利纠纷调解室,按照规范化标准,推进维权援助工作站建设工作,明确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建设标准和工作指引,提升维权援助服务质量。五是纠纷多元化解实现局院联动。与石家庄铁路运输法院联合推进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组织市法院、示范区专家咨询委员会、市知识产权协会有关人员,联合对重点市场涉嫌侵权的商户代表进行普法,促使商户在诉前或诉中达成了和解,高效低成本地化解了纠纷。
三、聚焦发展,知识产权运用成效明显
一是专利转移转化深入推进。通过举办“专利转化燕赵行”系列专题活动,召开生物医药产业专利信息交流运用会等活动,深入推进专利转移转化工作。国家局公布的首批专利密集型产品中,我市有26个,占全省36.11%;加速推进高校院所存量专利盘活工作,组织33所高校院所共盘点存量专利13296条,3000多家中小微企业入库;2024年开展专利转化运用培训、对接活动100多次,惠及企业500余家,全市促成专利转让5144次,同比增长66.3%;指导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申报的“手机直连卫星芯片的产研协同产业化模式推广”入选全国专利产业化十大典型案例,为全省唯一,3个案例入选省十大典型案例、1个案例入选省优秀案例;在首届中国·雄安高价值专利大赛中,我市获金奖1项、银奖3项、优秀奖1项;高新区被确定为京津冀专利转化运用先行区,石家庄生物医药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中心揭牌运行。二是地理标志商标品牌运用促进工程深入实施。2024年实施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项目11个,实现产值7.6亿元,带动农户近2万户,带动农民增加收入9100万元。晋州甜玉米、鹿泉红薯入选省优秀项目。新建商标品牌指导站18家,指导商标注册500余件,指导商标维权300余件,指导商标品牌运用120次。指导晋州鸭梨在全省率先通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使用核准,12家企业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办法》实施后省内首批用标企业。全市207家企业取得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权,数量位列全省第一,其中,64件地理标志商标和5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实现专用标志使用核准,综合使用覆盖率达到86.25%,为全省任务目标实现提供了重要支撑。三是知识产权金融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组织专利质押银企对接活动,大力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全市企业累计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60项、融资额超20亿元,其中:49家企业完成专利质押融资,融资额超12亿元;完成11件商标专用权质押登记,融资额超8亿元,登记数量创新高。
四、加强服务,知识产权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一是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不断优化。开展涉外知识产权服务交流系列活动、知识产权信息进企业促创新强保护活动、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活动,近200家企业获益,“聚资源激活力、深入调研摸实情、专利导航助发展”案例成功入选全国优秀案例,成为全省唯一。新增6家省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总数达到11家,高新区被确定为河北省知识产权服务业聚集发展区建设单位。大力推进数据知识产权工作,积极开展数据知识产权和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培训,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持续开展第二批创新管理知识产权国际标准实施工作,34家企业被确定为省第二批创新管理知识产权国际标准实施试点单位。二是加强地理标志商标品牌宣传推介。组织地理标志专场“企业家·局长”恳谈会,围绕“地理标志赋能高质量发展”主题,倾听地标企业的困难和问题,帮助企业明确发展思路和努力方向。组织我市优秀地理标志产品参展中国知识产权年会、中国地理标志品牌合作大会、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交易博览会、国际地理标志产品交易博览会、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上海)等,助力我市地理标志商标品牌走出去,晋州鸭梨获得中国贸促会颁发的《地理标志产品品牌证明书》和中华商标品牌博览会金奖。三是知识产权宣传氛围日益浓厚。积极组织4·26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向经营主体普及商标、专利、地理标志等相关知识,发布优秀地理标志产品宣传视频、图片、资料,加强示范引领,着力推动商标品牌价值提升,助力乡村振兴。
五、突出重点,知识产权重大工程全面推进
一是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创建工作全面推进。去年,我市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城市。成立了示范区建设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建立了省、市会商工作制度,推动省、市两级资源聚集、措施衔接,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专业性。目前示范区建设各项预期目标稳步推进。二是晋州鸭梨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建设全面推进。在2024年1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知识产权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充分肯定晋州鸭梨“入选中欧地理标志互认互保名录后,产地政府更加重视全面夯实地理标志保护基础,建立健全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确保产品质量与特色品质满足多个目标出口国家和地区的标准”。晋州鸭梨以其特有的品质和较高影响力,于2024年9月成功入选国家“一带一路”地理标志品牌推广清单。三是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全面推进。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是我市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的重要一环,目前已确定中心办公地址和设计工作。我局将聚焦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两大优势产业领域,积极推进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申报工作。待获批设立并建成运行后,将大幅压缩专利审查周期,切实增强创新主体的知识产权保护效能,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2025年是完成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纲要第一阶段目标和“十四五”规划各项任务的收官之年,是谋划“十五五”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重要一年。我们将聚焦全市五大产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笃行实干,全力推进知识产权工作开展,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贡献知识产权力量!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科科长王玉杰:
感谢王力刚副局长的发布。
下面,是现场提问时间。请在座的记者朋友举手示意,提问前,请通报所在媒体机构的名称。
问题1:近年来国家愈发重视专利转化工作,请问我们是怎样开展专利转化工作的?谢谢。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三级调研员 郝建卫: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旨在大力推动专利产业化,加快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从提升专利质量和加强政策激励两方面发力,着力打通专利转化运用的关键堵点,优化市场服务,培育良好生态,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活力和转化动力,切实将专利制度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的强大动能,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近年来,石家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有关部署,加强政策激励,优化市场服务,持续开展“专利转化燕赵行”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整合专利转化资源。组织33所驻石高校开展存量专利盘活工作,充分调动高校院所、运营服务平台、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和企业开展专利转化工作的积极性,整合京津冀专利技术资源38000余项。
二是举办供需对接活动。结合全市产业发展,围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聚焦供需两端的高校院所和中小微企业,深入河北科技大学等高校以及各产业园区,组织开展供需对接活动120余场。
三是举办专利转化讲座。通过“线上+线下”方式,举办专利开放许可、高价值专利培育与转化运用等主题的讲座150余场,参加高校院所和企业1200余家,宣讲相关政策、案例及重要性,提升各类创新主体对专利转化重要作用的认识,提高专利转化运营人才的能力水平。
四是组织专家“问诊把脉”。根据企业需求组织知识产权专家、相关行业专家深入县(市、区),与企业进行“面对面”交流,为企业提供精准的专利转化服务,引导创新主体科学谋划发展方向,有效提升创新主体的专利运营能力。服务企业600余家、解决问题800余个,知识产权运用效益稳步提升,各类主体创新活力和转化动力持续激发。2024年26件产品入选国家首批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名单。今年以来,已有37件产品被认定为第二批专利密集型产品,产品数量继续领跑全省。
谢谢!
问题2:石家庄市作为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城市,目前取得了哪些阶段性成果?下一步有哪些重点举措?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保护科科长 范玉梅:
自2024年获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城市以来,石家庄市已取得以下成果:
一是法治化水平提升。起草《石家庄市商业秘密保护标准》,按照法定程序经专家审核通过后进行公开发布,构建综合保护生态体系,入选全国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地区;起草了《石家庄市知识产权保护与促进条例》,现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并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深入落实裁诉衔接机制,定期召开案件研讨会,推进行政裁决和司法审判标准统一。
二是全链条保护强化。行政与司法衔接紧密,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破获多起商标侵权案件;建立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动商户通过调解解决争议;联合市检察院等11部门签署《知识产权保护协调联动合作备忘录》,创新构建“行政+司法”协同保护体系,形成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新格局;打造“多维立体”海关保护网络,采用进出口货物知识产权“预确认”“云确权”等措施,降低企业通关和维权成本,优化营商环境。
三是服务能力优化。推行知识产权专员制度,为600余家企业提供侵权预警、维权指导等服务,助力冀凯机电等企业产品顺利出海;对石家庄市外贸企业涉外知识产权诉讼情况进行跟踪指导,帮助企业解决知识产权纠纷。举办全市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与防范实务人才培训班,分批次组织知识产权海外风险预警人才培训。
下一步将采取的重点举措,一是加快制定《石家庄市知识产权保护与促进条例》,构建覆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全链条的法律框架;二是强化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严惩侵权假冒行为;三是完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提升知识产权快速援助工作站的工作能力,有效发挥基层解纷作用。
谢谢!
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科科长王玉杰:
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也感谢各媒体的关注。由于时间关系,现场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如果大家想进一步了解我市知识产权工作的有关情况,请在会后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联系。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关于本站|网站声明|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石家庄市电子政务中心承办
今日访问量:1
网站标识码:1301000003
冀ICP备20013865号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