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Ipv6
   
 
网站首页
综合要闻
政务公开
政务动态
无障碍浏览进入适老化
当前的位置:
石家庄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2025年1月19日在石家庄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石家庄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 李雪荣
2025-01-25 07:48来源:石家庄日报
发布时间:2025-01-25 07:48 来源:石家庄日报 【字体: 打印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大常委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过去一年的主要工作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我市经济总量过万亿、实现弯道超车的冲刺之年、决胜之年。市委带领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届历次全会精神, 一手抓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手抓城市宜居宜业,解放思想、奋发进取,担当实干、攻坚克难,闯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省人大的正确指导下,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服务中心大局中勇担当,在依法履职尽责中善作为,在发挥代表作用中聚合力,在完善自身建设中求突破,圆满完成了年度各项工作任务,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贡献了人大力量。
一、旗帜鲜明讲政治,牢牢把握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
常委会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最高政治原则,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强化创新理论武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全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通过举办读书班、理论研讨班等多种方式,持续感悟思想伟力、汲取奋进力量。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增强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落实“第一议题”① 制度, 全年召开常委会党组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26次,切实以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市委高度重视人大工作,既把方向,又交任务,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全力支持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常委会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年初谋划制定全年工作72项,将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加强法治石家庄建设等新部署、新要求,细化分解到各项工作中,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充分发挥常委会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认真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全年就重大事项、重点工作、重要活动向市委请示报告67次。依法选举任免市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16人次,圆满实现党委人事安排意图。
传承弘扬红色精神。常委会以对历史、对人大高度负责的态度,深入研究论证石家庄市首届人民代表大会②这段红色历史,挖掘出其中蕴含的“政治性、人民性、民主性、时代性、创新性”五个特征,总结提炼出“对党忠诚、人民至上、发扬民主、勇创范例”的红色精神,将其作为石家庄人大的“根”和“魂”,激励全市各级人大工作者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制度优势、不断接续奋斗。改造提升后的石家庄市首届人民代表大会历史陈列展,丰富了精神内涵、展示了光辉历史,全年接待全国人大、各地人大,社会各界、青年学生、太平洋岛国议员等191批3.6万人,成为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宣传石家庄的新窗口、新阵地。
组织开展纪念活动。常委会把铭记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作为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开展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市委书记张超超主持召开我市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座谈会,带领“四大班子”领导参观指导陈列展,追寻先辈足迹、重温红色历史,要求全市各级人大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和职能作用,在推动石家庄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担当、体现新作为。编印《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专辑》,分别完成了市县两级人大志编纂出版工作,充分展现了在党的领导下,石家庄人大75年来的探索与实践,进一步坚定制度自信、筑牢对党忠诚。
二、树牢法治理念,以高质量立法护航高质量发展
常委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市委决策部署和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充分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制定条例、作出决定,发挥了法治的引领、推动、规范和保障作用。全年制定地方性法规2部、修订7部、修正3部、废止6部, 作出实体性决定5项, 创历年新高。
不断完善立法工作格局。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立法工作全过程,年度立法计划报市委批准,重要法规草案呈市委把关,立法项目调整向市委请示, 全年就立法工作向市委请示报告17次。坚持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始终在立法工作中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把各方参与作为提高立法质量的有效途径,立法计划向社会公开,法规草案广泛征求意见。全年召开各类征求意见座谈会82次,向人大代表、社会公众和基层立法联系点征集意见1100余条,确保地方立法建立在坚实的民意基础之上。
持续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围绕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将近年来市委提出的、实践证明的、群众认可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以法规形式加以固化,更好发挥了以良法促发展、保善治的作用。一以贯之加强城市建设管理领域立法,不断巩固和深化城市更新工作成果。制定公园管理条例,理顺体制机制,依法推进园林绿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制定停车管理条例,规范停车秩序、优化供给结构,满足群众合理停车需求,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石家庄市城市更新条例》成功获选河北省“十大法治成果”。
坚决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统筹 “立改废”,把握 “时度效”,主动适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坚决落实党中央和全国人大要求,对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和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开展集中清理,该修的及时修,该废的坚决废。修订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更好保障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修正出租汽车管理、肉品管理条例,夯实市场公平竞争法治基础。废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审计等地方性法规,更好适应改革发展需要。出台关于规范和加强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决定重大事项的意见,依法指导和审查各县(市、区)决定30项。修订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条例,备案审查规范性文件72件,督促整改11件,审查工作质效持续提升。
充分发挥决定法律效力。积极响应市委关于园区建设的决策部署,作出加快打造具有坚强配套服务能力低成本化园区的决定,助力建设主业突出、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现代化园区。总结财经监督工作中行之有效的做法,作出加强经济工作监督、预算审查监督的决定,进一步提升财经监督法治化、规范化水平。弘扬工匠精神,作出决定,将每年4月27日确定为石家庄工匠日,激励更多技能人才创新创业,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增强监督质效,确保市委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常委会充分发挥监督职能作用,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监督工作更加精准、更加有力。全年听取审议报告35项,开展专题询问1次,执法检查、视察调研96次,联动监督③36次。
紧盯经济稳中求进开展监督。围绕市委打造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决策部署,集体视察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东部现代物流枢纽基地等园区和重点项目,视察绿叶制药、中瓷电子等“专精特新”企业,与企业家面对面座谈,鼓励坚定信心、创新发展。围绕经济平稳运行,听取审议计划和预算执行、审计整改、债务管理、国有资产管理等报告7项,开展企业国有资产法执法检查,及时批准新增地方政府债务,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围绕创新驱动发展,开展科技进步“一法一条例”④执法检查,视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决定的落实情况,助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围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连续4年开展监督,助力石家庄成为服务高地、投资洼地、兴业福地。
紧盯城市宜居宜业开展监督。准确把握市委关于“城市更新进入精准巷战阶段”的科学判断,针对城市规划、风貌塑造、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就城市更新和城市管理工作开展专题询问,市政府及12个相关部门负责人现场应询,问出了百姓心声,答出了承诺担当。听取审议市政府落实二环路沿线规划和风貌管控决定的报告,集体视察复兴大街、北三环市政化改造等“6+2+2”城市更新重点项目,视察环城绿道和公园绿地等建设情况,代表们看到了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受到了市委带领全市人民建设美好家园的决心和力度,进一步凝聚起住在石家庄、热爱石家庄的情感共识。
紧盯民生福祉改善开展监督。集体视察教育设施和医疗设施规划布局情况,联动监督残疾人保障工作,推动民生保障更有力度、更有温度。听取审议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检查滹沱河保护条例及滹沱河生态保护公益诉讼决定的落实情况,助力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石家庄。专项监督省防汛避险人员转移条例贯彻落实情况,联动监督防洪工程体系建设情况,检查安全生产“一法一条例”⑤实施情况和消防安全工作,督促政府相关部门履行法定职责,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听取审议县域经济、现代农业产业、种业振兴等报告,视察全市乡村振兴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情况, 助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紧盯法治社会建设开展监督。聚焦依法治市,加大对我市地方性法规和决定落实情况的监督力度,推进法治石家庄建设。依法监督法治政府建设情况,集体视察“一府两院”法治护航省会高质量发展情况,专题视察市政府行政复议和法院“三下三进三联动”⑥工作,听取审议检察机关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检察工作报告,促进“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对22名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和法官、检察官进行履职评议,督促依法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全面落实信访工作法治化要求,受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512起1451人次,重点督办信访事项145件次。
四、突出主体地位,全力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
常委会坚持尊重代表、依靠代表、服务代表,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提升履职能力,拓宽履职渠道,激发代表工作新活力。
丰富代表履职活动。持续深化“两个联系”⑦,常委会组织委员和代表通过座谈走访、视察调研、代表接待日等多种方式联系群众,听民声、聚民智、解民忧。组织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参与立法、监督等履职工作,提前实现了“基层市人大代表任期内至少参加一次常委会活动”的目标。开展“坚定制度自信,发挥代表作用,讲好人大故事”主题实践活动,五级人大代表13954人进家入站,组织宣讲223场,视察调研761次,提出建议2611条。深化代表家站建设,指导县(市、区)建立电子信息、金融、教育、民宿等行业代表联络站,把代表履职触角延伸到更多领域。栾城区开展“小家站、大民生”主题活动,组织人大代表与“一府两院”负责人面对面解决群众关注问题;正定县持续开展人大代表“赶大集”活动,零距离倾听民意,这些做法架起了党委政府和群众的“连心桥”,成为密切联系群众的品牌样板。
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对391名基层市人大代表开展集中培训,深入阐释石家庄人大在党的领导下,薪火相传、接续奋斗的光辉历程,教育引导广大代表增强制度自信,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同时,把学习培训课堂搬到发展一线,多次组织代表到产业园区、项目现场学习观摩,感受我市经济社会向美向好的巨大变化,增强发展信心、激发履职动力。各专门委员会立足专业领域特点,依托知名高校,量身打造培训课程,系统学习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代表和委员的履职能力不断增强。
认真办理代表建议。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共收到代表建议557件,确定重点督办建议60件。常委会3次调度办理情况,2次听取专项汇报,各专门委员会跟进督办,确保代表建议办得实、办得好。“一府两院”分包市领导高度重视,对重点督办建议逐一批示、提出要求,各承办单位“一把手”牵头办理,及时答复,557件代表建议全部办结,代表满意率99.3%。其中,59件被评为优秀代表建议,市发改委、财政局、公安局、住建局等18个单位,被评为承办先进单位。督办“加大文化惠民工程力度”代表建议的做法,得到省人大领导的批示肯定,中央和省级20多家媒体相继报道。
深化民生实事票决。围绕市县乡三级人大民生实事票决全覆盖,召开工作交流会,总结方法,相互借鉴,提升了工作水平。听取政府办理情况报告,开展视察检查,全过程督办。市县乡三级人大共确定民生实事项目1197件,全部圆满或超额完成。各级政府用了心、用了力,把民生实事办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赵乐际委员长在河北调研时,听取了赞皇县民生实事票决工作汇报,并给予肯定。
五、筑牢履职根基,推动全市人大工作再上新台阶
常委会牢牢把握“四个机关”定位要求,加强自身建设,夯实基层基础,上下联动、一体推进,人大系统工作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
深化制度宣传研究。召开全市人大系统宣传工作会,总结新经验、提出新要求,提升了全市人大宣传工作水平。聚焦重点工作、红色历史、代表风采,全方位、多角度开展新闻宣传,国家和省级媒体刊载报道116篇,充分展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石家庄实践。常态化开展“学生进机关、进展馆”活动,把制度自信的种子播撒进青少年的心灵。按照省人大要求,指导县级人大全部成立人大制度研究会。充分发挥咨询委员会、制度研究会的智库作用,利用《人民代表报》等在我市设立的理论研习基地,加强对人大制度、红色历史、工作实践的研究,形成研究成果68篇,部分文章在《中国人大》等期刊发表,为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提供了智力支持。
坚持市县同向发力。强化整体观念、系统思维,加强对基层人大的监督指导,带领各县(市、区)人大围绕党委中心工作一体谋划6项重点任务,同题共答、协同推进。召开民生实事票决、专题询问、重大事项决定等工作经验交流会,通过典型引路,教方法、提站位、明要求。成立4个督导组,开展10轮督导,推动工作落实。各县(市、区)人大心中有了责任、肩上有了压力、工作有了干劲,6项重点任务全部按时高质量完成。每个县(市、区)都至少作出了一项决定,无极县、高邑县、长安区立足促进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分别作出加快绿色家居产业发展、加强国际陆港建设、加快东北片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决定;晋州市、平山县、赵县和藁城区结合当地实际和资源禀赋,分别作出加强农村坑塘利用、红色资源挖掘和古梨树保护的决定。每个县(市、区)都至少开展了一次专题询问,元氏县、灵寿县、新华区分别开展城市更新和城市管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重点项目建设专题询问,增强了监督刚性和实效。全市各级人大同向同行,贯彻落实党委决策部署更加坚决有力。
全力打造模范机关。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机关”建设和“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服务人民、尊崇法治、发扬民主、勤勉尽责的人大工作队伍”要求,事争一流、勇创范例,努力建设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高质量完成市委部署的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包联、大气污染防治督导等各项任务,把让党放心体现在工作的日常、经常、平常。坚持用“历史教科书”启迪思想、砥砺品质,将学习西柏坡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期间留下的宝贵思想财富、精神财富和实践成果,作为干部“必修课”、入职“第一课”,组织机关全体干部编纂人大志,在“寻根”之旅中接受精神洗礼、坚定制度自信、凝聚奋进力量。全市人大干部更加珍惜红色历史、珍惜发展机遇、珍惜人民信任、珍惜人大事业,在人大、爱人大,懂人大、讲人大,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市人大常委会取得的成绩,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是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大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各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辛勤付出的结果,是“一府一委两院”和各级人大密切配合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大常委会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还有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新兴领域立法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以监督推动问题解决的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大,代表联系群众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待进一步拓展,自身建设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切实加以改进。
今年的主要任务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也是推动我市经济总量过万亿、实现弯道超车至关重要的一年。常委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省人大的正确指导下,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和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牢固树立为人民立法、替人民监督、向人民报告理念,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力量。
一、提高政治站位,筑牢对党忠诚。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 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不断提高新时代人大工作质量和水平。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认真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不讲条件、不打折扣、不怕困难,坚决完成市委交办的各项任务。
二、围绕中心大局,依法高效履职。聚焦市委全会提出的“八个加力提效”⑧明确要求,紧紧抓住立法质量这个关键,坚持“小切口、能落地、真管用、见成效”原则,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不断增强地方立法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充分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出台一批服务我市发展、突出石家庄特色的实体性决定。统筹运用听取报告、专题询问、履职评议等多种形式,围绕经济平稳运行、产业高质量发展、城市宜居宜业、县域经济发展、民生福祉改善等重点领域,开展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加强对我市地方性法规和决定落实情况的检查,推动市委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三、深化代表工作,增强服务能力。拓展代表培训广度与深度,将培训范围扩大到乡镇(街道),提升基层人大代表履职能力。常态化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参与常委会、专门委员会活动,持续开展代表主题实践活动,组织代表进家入站,倾听民意,建言献策。认真开展“双联双评”⑨,激发代表和委员履职热情,形成监督和激励的良性互动。加大代表建议督办力度,扎实开展市县乡三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让更多实事惠及更多百姓。
四、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工作质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抓班子、带队伍,强基础、提素质,建设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政治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工作机关、代表机关。充分利用智慧人大平台,提高常委会工作的数字化、信息化水平。发挥咨询委员会、制度研究会作用,深入开展理论和实践研究,为常委会决策提供参考。加强对县(市、区)人大的法律监督、业务指导和工作联系,进一步提升全市人大工作法治化、规范化水平。弘扬宪法精神,宣传人大制度,促进民主法治意识深入人心。珍惜红色历史、珍惜发展机遇、珍惜人民信任、珍惜人大事业,守好守牢石家庄人大的“根”和“魂”。
各位代表!山水万程,步履不停;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牢记使命、忠诚履职,凝心聚力、团结奋斗,不断开创新时代人大工作新局面,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作出更大贡献。
名词解释
①“第一议题”: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会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等内容,作为常委会、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主任会、党组会等会议的 “第一议题”。
②石家庄市首届人民代表大会:1949年7月21日-8月9日,石家庄市召开首届人民代表大会,是全国第一个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城市。会议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市人民政府委员会,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方人民民主政权建设的新局面,在全国开创了普选制先河,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进行了有益探索和成功实践,《人民日报》称之为“提供了全国实行人民民主的范例”。
③“联动监督”:按照省委、省人大部署,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三级人大五级代表对《河北省防汛避险人员转移条例》贯彻落实情况和防洪工程体系建设、绿色建筑发展、残疾人保障开展一专项三领域联动监督。
④科技进步“一法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和《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
⑤安全生产“一法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河北省安全生产条例》。
⑥ “三下三进三联动”:工作重心下沉、法官力量下沉、司法服务下沉,法官进乡村、法官进社区、法官进学校,与行政部门联动、与解纷组织联动、与基层组织联动。
⑦“两个联系”:密切常委会同人大代表的联系,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⑧“八个加力提效”:2024年12月26日,中国共产党石家庄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举行,提出八个方面要求。一要在全面落实扩大内需战略上加力提效;二要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加力提效;三要在提升城市宜居宜业水平上加力提效;四要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加力提效;五要在兴业强县富民上加力提效;六要在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上加力提效;七要在用心用情保障改善民生上加力提效;八要在高效统筹发展和安全上加力提效。
⑨“双联双评”:“双联”指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选举单位和人大代表,人大代表联系选举单位和群众;“双评”指人大代表和选举单位评议人大常委会委员,群众评议人大代表。
关于本站|网站声明|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石家庄市电子政务中心承办
今日访问量:1
网站标识码:1301000003
冀ICP备20013865号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