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看,根据上个月的数据分析,这几方面问题投诉比较集中,重复率较高。”石家庄市司法局行政执法协调监督科工作人员王聪聪告诉记者,“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将综合运用行政执法监督手段,跟踪推进群众反映事项落地。”
2024年石家庄在全省率先建成“行政执法监督与12345热线数据分析平台”,依托平台实现市、县、乡三级监督合力,目前,该平台已全面投用。以数据平台为底座,通过智能驱动打通“民意数据”流动通道,实现了靶向精准监督。
法令行则国治,行政执法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群众。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大举措,是提升执法公信力的重要途径。
石家庄市在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过程中,持续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着力实现执法工作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乡镇承接行政处罚权是基层治理法治化的关键,行政执法人员须严守法定程序……”近日,由石家庄市司法局组建的行政执法宣讲团来到深泽县开展“走基层 讲执法”活动。宣讲团成员通过案例剖析和实战演练,为各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全体执法人员上了一堂干货满满的专题培训课。
我市持续加强行政综合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建设,目前,全市261个乡镇和4781个村(社区)全部设立行政综合服务中心(站)。为提升行政执法水平,我市组织市级行政执法专家顾问团,对基层执法队员进行面对面指导培训。此外,我市积极探索实行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作为河北省唯一试点依托省“互联网+监管”平台,研发了审监互动系统,统筹优化行政执法职能和执法资源,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近日,记者走进长安区胜利北大街上的一家火锅鸡店,目光被柜台前醒目的“石家庄市场监管码”吸引。消费者只需用手机扫码,就能看到商家的基本信息、监督检查、投诉记录等情况。扫个码就能查商家“户口”,百姓进店就餐更放心。
石家庄市探索创新监管模式路径,在全国首创经营主体唯一身份码“石家庄市监管码”,赋码全市130万经营主体,连锁超市、商业综合体、特色商业街区等区域的总体赋码率、亮码率达100%。创新建成石家庄市场智慧监管平台,将市县两级具有监管职能的905个部门、261项检查事项、全市147万户市场经营主体、1.44万名执法人员信息全部录入系统,将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与监管深度融合,实现精准靶向监管。
此外,我市动态调整保留证明事项和告知承诺证明事项目录,全面落实443项轻微违法行为包容免罚事项和20项不予行政强制措施事项,并积极做好执法案件公开,持续推进规范文明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