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一小步,幸福一大步。8月20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全国、省、市、县、乡五级人大代表就重点民生项目建设情况进行集体视察。人大代表们一路边看、边听、边思、边议,深切地感受到市委、市政府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以深厚的为民情怀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让“民生”成为这座幸福城市最温暖的底色。
医疗资源是构建群众民生健康福祉的重要“底座”。走进石家庄市第五医院综合院区,宽敞明亮的就医空间、齐全的医疗设备、人性化的服务设施,都让人大代表们眼前一亮。其全面开诊,显著提升了医院的急诊急救和综合救治实力,满足了医院周边居民的就医需求。据了解,石家庄市坚持在二环内做“减法”、在二环外做“乘法”,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结合城市更新改造和功能优化,向二环外布局了4个市级医院建设项目,让市民在“家门口”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让不用出石家庄地域就能问诊京津专家成为石家庄百姓就诊新常态。除了已经投用的市第五医院综合院区外,其余项目都在紧锣密鼓建设中。省人大代表周相林表示:“优质的医疗资源不仅让患者能更加安心、放心诊疗,更让我深切感受到石家庄市委、市政府持续提升公立医院服务质量和水平、让群众健康有‘医’靠的决心和力度,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切实增进了群众健康幸福的厚度。”
教育是一座城市持续发展的基石,是衡量民生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石家庄市在坚决推进义务教育阶段“阳光招生”的同时,有28所新建、配建学校将于今年秋季新学期投用。在市第四十中学弘真校区、第二中学铭德校区、第四十三中学太平河东校区,人大代表们看到三个校区都已经全面开启“保开学”倒计时模式。设备先进的教学楼、平整宽阔的操场、国际标准的篮球馆都引得代表们啧啧赞叹。市人大代表崔丽菲不禁感叹:“这正是市委、市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践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承诺的最鲜活印证。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同时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会立足基层依法履职尽责,为推动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省人大代表甘露说:“石家庄市委、市政府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教育期盼。接下来的工作中,要着力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办学水平,切实把教育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石家庄市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聚焦“山水石家庄、康养好地方”品牌建设,新建养老项目63个,新增床位约2万张。人大代表来到泰康之家·冀园养老项目现场,这里建成后将提供约890个养老单元,1200张养老床位,同时配建160张医疗床位。“一个社会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全国人大代表陈莉娜建议:“要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提高专业护理人员服务水平,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享受到幸福美好的晚年生活。”
大手笔的谋划、大动作的落实、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石家庄市持续发力,接续用功,一批优质教育、优质医疗、优质养老项目陆续竣工,民生项目带来的便利触手可及,幸福图景抬头可见—— 一幅幅温暖的民生图景、一份份暖心的民生成绩单,让人大代表们心中也充盈着满满的幸福感,更激发着他们担当作为的履职热情。市人大代表宋丽民说:“这次视察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我市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把民生福祉精准送到群众心坎上,真正实现了发展向前、民生向暖,推动着市民幸福指数的不断攀升。”裕华区人大代表郝欣说:“作为人大代表,我将持续关注民生实事办理情况,发挥监督作用,助推政府部门把民生实事办实办好,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市民。”裕华区宋营镇人大代表李宁表示:“这些民生项目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用心用情推进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更高、幸福成色更足。我将立足工作实际,积极对接好民生需求,切实反映好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出人大代表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