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总觉得诈骗离自己很远,听了民警讲解才发现骗子手段这么多!”在义堂新村广场的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现场,社区居民张阿姨感慨地说。她的周围聚集着不少老年人,正在翻阅反诈手册,咨询如何识别诈骗信息。
9月15日至21日是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石家庄市各社区积极响应,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从沉浸式反诈课堂到专业机构联动宣传,从民警现场讲解到专业人员破解网络谣言,网络安全知识以百姓看得懂、听得进的方式融入日常生活。
在长安区育才街道,一句句简洁有力的宣传标语出现在小区公告栏、电梯口等居民日常必经之处,成为触手可及的“安全微课堂”。志愿者走上街头,将宣传册发放到居民手中,用通俗语言讲解常见网络陷阱和个人信息保护要点。
反诈宣传成为本次活动的重点。9月16日,育才街道联合辖区反诈志愿服务队推出“沉浸式”反诈课堂,真实还原刷单诈骗、冒充公检法、虚假投资平台等典型案例。现场居民反响热烈,不少人主动分享亲身经历,进一步筑牢心中的“反诈防火墙”。
新华区的宣传活动别出心裁地走进了税务大厅。9月17日,新华区委网信办联合区税务局、区联通分公司开展“电信日”主题活动。员工集中观看反诈宣传视频,工作人员主动向办事群众发放反诈宣传页,详细解析常见诈骗手法。前来办事的市民王先生表示:“没想到来办事还能学到防骗知识,这种结合日常生活的宣传方式很实用。”
胜北街道石纺二社区、北二环西社区的活动突出了“家校社”联动特色。社区携手幼儿园和职业技术学院,共同举办网络安全宣传活动。大学生志愿者为家长们讲解常见网络诈骗手段,现场演示如何识别钓鱼网站。活动还设置了知识问答环节,小朋友积极参与抢答,在互动中加深了对网络安全知识的理解。
建北街道光华路社区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志愿者和社区工作人员结合真实案例,为居民生动讲解手机上网常见风险、电信诈骗识别技巧和个人信息保护方法。社区还通过张贴宣传海报、发放手册等形式扩大宣传覆盖面,组织党员在小区出入口、社区广场等场所发放宣传册50余份,面对面为居民讲解网络安全要点。
顺柳巷社区通过“专题讲座+现场宣传”相结合的方式,重点面向老年居民和青少年,演示如何设置高强度密码、识别防范钓鱼链接。讲座现场气氛热烈,居民围绕“如何辨别诈骗短信”“手机APP权限管理”等提出问题,工作人员一一耐心解答。
义堂社区联合派出所、社工志愿者及银行机构,在社区广场举办主题活动。民警和银行专员结合真实案例,耐心向群众讲解常见诈骗手法。针对老年人群体,志愿者反复强调“守住养老钱,幸福享晚年”。志愿者还逐一协助居民安装反诈APP,并演示拦截可疑电话的功能。
和平西路社区创新活动形式,与高校合作,将食品安全宣传纳入网络安全周活动内容。活动现场,河北科技大学食品安全专业呼娜教授现场拿起日常食品,逐一解读配料表,提醒大家警惕“虚假标注”陷阱。通过对比真假标签学习鉴别技巧,既提高了居民的网络信息辨别能力,又普及了食品安全知识。
针对不同人群特点组织的宣传活动,在居民中收到了良好的反响。参加活动的李大爷说,“这样的活动很接地气,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实用的防骗技巧。”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居民表示,要将学到的网络安全知识分享给家人朋友,共同守护美好的数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