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Ipv6
   
 
网站首页
综合要闻
政务公开
政务动态
无障碍浏览进入适老化
当前的位置:
聚力向“新” 逐梦“中国好药”——石家庄全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10-20 07:58来源:石家庄日报
发布时间:2025-10-20 07:58 来源:石家庄日报 【字体: 打印
在石家庄四药集团直立式软袋输液生产线车间,自动化设备正在进行药品的生产。 
编者按
“十四五”时期是石家庄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解放思想、奋发进取,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城市焕新升级、民生持续改善,交出了一份厚重的时代答卷。本报即日起推出《辉煌“十四五” 奋进石家庄》栏目,通过一系列深度报道,从产业转型到城市更新,从民生暖流到社会治理,以鲜活案例、数据和动人故事,凝聚共识、激发力量,共同书写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的崭新篇章。
金秋时节万物丰,如诗美景入画屏。
一项项创新成果“惊艳”业内,一个个重点项目建设热火朝天,一处处产业园区集群效应愈发凸显……在石家庄这片发展热土上,生物医药产业实时呈现“酣战”场景,也洋溢着收获“果实”的喜悦。
“十四五”以来,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研发生产更多适合中国人生命基因传承和身体素质特点的‘中国药’”重要指示,石家庄生物医药产业通过技术创新、绿色发展,闯出更多“第一”“首个”,“中国好药·石家庄造”产业名片愈发响亮。
作为石家庄重点打造的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之一,生物医药产业营业收入于2023年率先突破千亿元,2024年再攀高峰,一举突破1200亿元,2025年力争突破1400亿元。
创新为翼
新产品迭出持续提升“造血”力
创新破浪,产业扬帆。
2025年6月,石药集团与国际医药巨头阿斯利康达成总金额53.3亿美元的战略研发合作。
统计显示,仅2024年以来,石药集团已达成6次海外授权,这不仅是石药集团深度融入全球医药创新网络的生动注脚,更标志着石家庄的创新药真正从本土走向世界。
“石药集团始终将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始终站在国家战略需求的层面,以真正的临床需求为方向,扎扎实实做研发,认认真真做好药。”作为奋战在新药研发领域的一名“老兵”,石药集团润石研究院院长杨汉煜感触颇深。
“大突破”离不开大投入。“十四五”以来,石药集团持续增加研发投入,2024年达到57亿元,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大“造血”能力。石药在肿瘤、精神神经、心血管、免疫和呼吸、代谢及抗感染等六大领域形成产品矩阵,搭建了纳米制剂、mRNA、ADC、小分子、长效注射剂等八大技术平台。先后上市了中国首个mRNA疫苗、首个国产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全球首个IgG4 RANKL抑制剂纳鲁索拜单抗注射液、恩朗苏拜单抗注射液、普卢格列汀片、国内首个奥马珠单抗生物类似药等新产品。
目前,石药在研创新药项目有200余个,在2025年评选出的全球制药企业研发管线规模排名中列第19位。预计到2028年年底,将有50余款新药或新适应症申报上市。
石家庄其他药企也坚定不移地提高向“新”力,抢占发展新高地。
被誉为“共和国医药工业长子”的华药,实现生物药研发生产全链条同步发展,占领了生物制药的高端。2022年,华药研发的中国首个重组全人源抗狂犬病毒单克隆抗体制剂——奥木替韦单抗注射液获批上市,2024年又获得儿童适应症注册批件。目前,这一产品的产销量持续增长。华药另一自主研发的国家1类新药——四价重组诺如病毒疫苗(汉逊酵母)也于2024年获国家药监局批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石家庄四药集团目前累计有154个品种205个品规的特色仿制药产品通过或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过评数量位居全国行业前列;以岭药业近5年获批五款创新中药;神威药业集团自主研发的三个经典名方获批上市;华普生物研发团队历时26个月自主研发的重组带状疱疹疫苗HP—2001临床获批,填补国产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市场空白;轩竹生物自主研发的抗肿瘤1类创新药地罗阿克片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
“十四五”以来,石家庄先后有9个一类创新药获批上市,在研一类创新药80余款,创新动能澎湃如潮。
从“跟跑”到“领跑”,石家庄药企在创新路上“越战越勇”。
智慧赋能
实现从“制药”到“智药”新跨越
数字驱动,智创未来。
10月18日,在石家庄四药集团第二制造中心智能化输液生产车间,生产线上制瓶和药液灌装在链带连接下一气呵成,机械臂运转自如地在生产线腾挪翻转,控制室内大型显示屏上的实时动态数据跳跃闪烁,可视化生产状态数据一览无余……
“通过智能化建设,‘AI+’持续赋能新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和装备升级,显著提升运营效率,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四药总裁吴恒耀由衷地表示。
“十四五”以来,四药以建设“灯塔工厂”为目标,将越来越多的数字化智能化系统嵌入生产管理链条,通过机器人、生产线、立体仓库与物联网技术和MES生产管理系统的集成应用,有力推动了企业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跨越式发展,生产效能大幅提升。四药投资建设的行业首个数智化输液生产车间,日产输液可达480万瓶(袋),是目前国内单产规模最大、数智化程度最高的输液车间之一。该数智化项目入选工信部新一代信息技术典型产品、应用和服务案例,应用成果在全国推广。
与此同时,位于栾城区的神威药业智慧工厂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火热景象。
“目前现代仓储物流配送中心、综合制剂车间正在加紧进行工程建设及设备安装。”神威药业集团副总裁、智慧工厂项目负责人霍会斌兴奋地向记者介绍,整个项目以“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为目标,引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致力于打造国内领先的智慧工厂,全面改造升级神威现代中药产业园。
当然,其他药企也在“智药”探索上不遗余力,强力推动研发和生产实现数字化转型。例如: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5G车间入选了2024年国家5G工厂名录,同时石药集团智能制造灯塔工厂项目正加紧建设;华药狂犬病单抗制剂实现“智能造”,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操作精准性和生产质量稳定性;以岭药业为搭建智能化、可视化新药评价平台,先后投入数千万元购置了活体成像、动物CT等先进科研设备,让实验研究更加精准高效;河北科星药业有限公司采用5G技术全面覆盖智能生产线设备,为工业互联提供基础保障,成功入选2025年国家5G工厂名录……
从“制药”到“智药”,石家庄生物医药产业实现新的跨越。
项目“生花”
集群成势为产业发展“蓄能”
项目落地,产业生根。
秋日里,乘车进入位于高新区的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记者瞬间就被眼前一座座崭新别致、造型各异的现代化厂房所吸引。
“这边是科技创新谷、石药巨石二期,那边是绿叶嘉奥、医疗器械园……”园区工作人员兴奋地介绍着。
放眼望去,园区里塔吊林立,建设中的项目也不胜枚举。
正是为加强生物医药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自2021年开始,石家庄市在高新区规划建设总面积2.8万亩的国际生物医药园,加快构建集研发、孵化、产业化、销售及配套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近年来,园区发展迅速,仅2024年就招引了科兴生物、华大基因等82个产业链项目。国家药监局特殊药品检查中心、河北省药品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石家庄实验室等公共服务平台也相继入驻园区。目前,园区入驻企业已有300多家。
其中,绿叶嘉奥制药石家庄有限公司2022年落户园区,创造了13个月建成高端生产基地、2年获批5款创新药的亮眼成绩;华普生物在2022年落地园区后,建成了全球最大的CpG佐剂生产基地。
串珠成链,集群成势。
如今,石家庄已经形成以高新区为核心区,经开区为生产加工区,栾城区为现代中药集聚区,赵县为生物发酵集聚区,晋州市为生物医药中间体集聚区的生物医药产业布局,展现出强大的产业韧性和可持续发展潜力。
当然,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一系列惠企政策的“护航”。石家庄市坚持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对生物医药产业实行全链条、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支持。
“我们将持续提升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后劲,努力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把‘中国好药·石家庄造’品牌叫得更响!”市发改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
2025年以来,石家庄市强力推进华普生物疫苗产业化生产基地、仁合益康研发中心及高端制剂生产基地等39个省、市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总投资375.8亿元。
疾行争先,勇登为高。而今,石家庄生物医药产业矢志不渝再加速,迈开聚力向“新”、向“高”而攀的新步伐,倾力铸就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辉煌。
记者手记:
厚植产业沃土育“繁花”
枝头茂叶繁花,离不开朝晖夕露的悉心滋养。
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石家庄药企多年的努力,也是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厚积薄发的实力彰显。
创新非易事,坚守更艰辛。石家庄药企在创新领域多年的坚守和持续突破,让它们在国内同行业乃至全球医药创新网络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这种执着,不仅带来了新产品的持续迭代,更锻造了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力”。
同时,数字化、智能化的深度渗透,为石家庄药企发展注入了“数智动能”;一个个新项目“开花结果”,为产业发展持续增添新动能。
当然,企业发展离不开石家庄良好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生态的滋养。未来,相信石家庄将进一步厚植产业发展沃土,让生物医药“繁花”绚烂绽放,让“中国好药·石家庄造”的品牌叫得更响,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更多贡献。
政策解读
关于本站|网站声明|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石家庄市电子政务中心承办
今日访问量:1
网站标识码:1301000003
冀ICP备20013865号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