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发展改革委转发《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自2025年12月31日起,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
实施方案明确了总体目标,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责任公平承担、区分存量增量、政策统筹协调的总体原则,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通过市场交易形成价格,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新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稳定项目收益预期,保障市场主体投资积极性,推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由市场形成。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参与市场交易,其中,集中式项目报量报价参与交易;分布式项目(含分散式风电)可直接或通过聚合方式报量报价参与交易,未选择直接参与或聚合参与的,默认作为“价格接受者”参与市场。加快现货市场建设和交易结算。优化中长期市场交易结算,中长期交易向更长周期、更短周期双向延伸,提升交易频次,实现中长期按日连续开市。完善绿电绿证交易机制。
建立健全支持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机制。建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在电力市场外建立支持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差价结算机制,对纳入机制的电量,当同类项目市场交易均价低于机制电价时给予差价补偿,高于机制电价时扣除差价。明确机制电价规模、水平、执行期限,规范差价结算机制结算方式,明确价格结算机制的调整及退出规则。
做好政策衔接。加强新能源项目规划协同,做好绿电绿证政策衔接,优化代理购电机制,推进改革与市场协同,强化改革与优化环境协同,加强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政策协同,加强调试运行期上网电量结算协同。
据悉,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对居民、农业用户电价水平没有影响,此类用户用电仍执行现行目录销售电价政策;对于工商业用户,预计改革实施首年工商业用户平均电价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或有下降;对于新能源行业,有利于形成真实的市场价格,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行业降本增效、技术进步,促进新能源行业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