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公布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名单,石家庄市被命名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近年来,石家庄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深化、向纵深推进。以法治赋能聚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石家庄获评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全国文明城市、营商环境创新城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等多项国家级荣誉。
石家庄市坚持把法治政府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开展市县级领导干部法律知识闭卷考试,在全省率先组织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在电视台谈法活动,创新建立并组织“市民·市长恳谈会”,倾听市民、企业心声。组织政府系统领导干部接听12345政务热线并开展定期应答会,接受群众监督并检验政府建设成果。成立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完善法律顾问专家人才库,健全公众参与重大公共决策机制。承担省深化权责清单制度试点工作。完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体制机制,以法治力量护航城市高质量发展。
石家庄市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的“先手棋”和“突破口”。推进政务平台一体化建设,全部审批事项100%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138个事项实现“跨省通办”,审批效率跻身全国第一方阵。深化AI智能审批改革,企业设立登记、食品经营许可等20个高频事项审批结果立等可取、秒批秒办。建设智慧税务服务网点,在全省率先实现小额无感退税。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创新推出政府采购、招投标领域双盲、不见面交易等举措。深入推行非禁即入,对46个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实施告知承诺制。构建信用信息网络体系和行业信用评价标准,“掌上石家庄·石i民”持续扩展个人诚信积分应用场景,在全国36个省会和副省级城市信用监测排名中,我市信用综合指数得分长期位于前列,被确定为国家第四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建成全省首个知识产权海外预警平台,入选第二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城市。在全省率先完成市级层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立法工作,建立“市领导+牵头部门+配合单位”的“1+1+N”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机制。推行商事诉讼案件繁简分流,通过深化一站式诉讼服务建设等举措,降低企业诉讼成本。对照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研究制定209条创新性提升举措,我市连续三年入选全国“城市营商环境创新城市”。
以文明执法推动全民守法。石家庄市探索实行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作为全省唯一试点依托省“互联网+监管”平台,研发了审监互动系统。加强行政综合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建设,全市261个乡镇和4781个村(社区)全部设立行政综合服务中心(站)。组织市级行政执法专家顾问团,对基层执法队员进行面对面指导培训。持续推进规范文明执法。动态调整保留证明事项和告知承诺证明事项目录,积极做好执法案件公开。在全省率先建成“石家庄市行政执法监督与12345数据分析平台”,实现靶向精准监督。探索创新监管模式路径,在全国首创经营主体唯一身份码“石家庄市监管码”,赋码全市130万经营主体。创新建成石家庄市场智慧监管平台,实现精准靶向监管,“信用赋能智慧监管提升市场监管质效”获评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
围绕营造浓厚法治氛围,石家庄市构建“三五二”大普法工作格局。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31个、省级示范村(社区)288个。红色法治文化建设被列为全省改革试点,华北人民政府旧址被命名为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建成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12348热线平台和全业务、全时空法律服务网络平台,基本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创新建立石家庄企航民企法律服务中心,为民营企业提供精准高效专业的法律服务。构建“5+N”网格服务管理模式,建成市县乡三级全覆盖、全领域、全过程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模式被确定为优秀创新经验,我市被评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