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个项目主要研发生产高端石油钻井设备,服务石油行业,近年一直在考虑优化生产线、扩大产能,迫切期望项目‘紧抓市场机遇、早落地、快迭代’。”河北中荣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基建项目经理任志刚介绍,新项目审批手续涉及环境影响和水土保持两项评估,按过去流程,费用高周期长,一开始,大家特别担心“环评”在时间上拖后腿。
“没想到政府早就做完了区域评估,我们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监督管理平台查找到成果后,签个承诺书就能直接用,一分钱没花,还省了一个多月时间,规划、设计得到提前启动,项目比原计划早了近3个月投入使用。实现了以最快的速度把新技术转化成产品。”任志刚说。10月29日,在河北中荣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的车间里记者看到,各种生产设备开足马力运转,工人们有条不紊操作着控制系统,这是该企业新项目在栾城区顺利落地投产后的日常一幕。
企业的高效体验,源于石家庄市开发区区域评估“全链条优化、全流程服务”改革举措的推进。以往,企业在园区开展生产经营、扩产筹备前,需投入大量时间和资金做各类评估,“十四五”以来,通过石家庄市持续推行开发区区域评估审批制度改革,政府提前完成区域内共性评估、企业免费共享成果,不仅为企业减轻负担,更让项目推进效率大幅提升。
目前,石家庄市已覆盖水土保持、节能、压覆矿等10类共性前置评估事项,由政府统一付费评估,在19个产业园区共完成182项区域评估评价成果,全部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监督管理平台公开,供企业免费使用。“政府买单,企业受益”的模式,直接降低了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和资金压力。
为确保评估成果被企业方便使用,提高区域评估成果应用率,石家庄市不断探索服务模式,完善配套制度。协调相关市直部门印发区域成果应用指南,方便企业按图索骥;在项目前期策划阶段,梳理符合应用条件的区域评估成果及后续应用要求,形成“成果清单”,一次性打包提供入园项目免费使用等。
石家庄市行政审批局审批九科科长巩丙辉介绍:“我市自开展产业园区区域评估成果共享应用以来,有1400余个项目应用4200余次,为项目单位节约编制报告费用约3.8亿元,平均每个项目的手续办理时间都压缩两个月以上。在国家年度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评估中,我市推行的‘开发区区域评估’经验得到肯定,石家庄市作为唯一样本城市代表河北省参评,连续两年共跃升了12名,全国排名第15位,为近年来此项评估排名的最好名次。”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我国未来五年改革发展指引了方向。石家庄市行政审批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全会为我们今后做好行政审批工作提供了遵循。我们将深化开发区区域评估审批制度改革,促进政务服务方式多元化、流程最优化、材料最简化,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