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走进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塔吊林立的建设工地、机器轰鸣的现代化厂房、步履匆匆的研发人员……处处涌动着创新发展的热潮,展现着全市生物医药产业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正以研发创新和技术攻关落实全会精神。
来到生物医药园的共享实验室,记者看到,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的科研人员正在使用纳米粒度仪,对药物粒径进行测量。
医大一院科研处处长宋冬梅告诉记者,今年医院引进了多个高端科研团队,由于医院现有实验室已经饱和,需要新的实验室进行科研工作,他们经过考察,最终确定了生物医药园的共享实验室。
如今,河北医大一院引进的四个专家团队正在共享实验室大展拳脚,不仅可以使用顶尖的仪器设备,连办公区也是配套的,为他们专心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生物医药产业科技研发周期长、投入大,特别是对中小企业和一些有研发需求的机构来说,设备和资金是他们普遍面临的难题。
“为破解这一难题,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专门打造了中央创新区,以共享实验室为核心,配套定制了办公区、共享会议室等设施,构建起全链条创新服务体系。”园区运营商石家庄鹏泰置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茹说。
放眼生物医药园,这片总面积2.8万亩的产业新高地,处处上演着科技创新的生动实践。
在现代化厂房鳞次栉比的园区内,不仅有石药集团、以岭药业、石四药、华北制药等一批我市骨干医药企业,还先后引进了药明生物、绿叶嘉奥、华普生物、华大基因等一大批外来优质生物医药企业落户,不断擦亮“中国好药·石家庄造”的生物医药产业名片。
在石药集团AI自动化合成实验室里,智能的机械臂精准操作,分子结构排列组合出无数可能;绿叶嘉奥专注中枢神经系统领域创新,位居国内该领域第一梯队,是园区引进的优质企业;初创企业诺澳原生物技术公司,瞄准的是HPV宫颈癌抗肿瘤最前沿,在生物医药园共享实验室孵化成长起来。
在这片活力十足的创新热土上,一批批生物医药企业正发挥着研发实力,自主研发出一系列高水平的科技产品。
以研发创新孵化区、生物医药产业区、医药制剂产业区、医疗器械及医药装备产业区、宜居生活及生态区五大功能区为依托,生物医药园构建起集研发、孵化、产业化、销售及配套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
不仅得益于园区提供的优质公共服务,检测工作在这里也同样方便。国家药监局特药检查中心就设立在园区中,有专家面对面“问诊”,帮企业降低研发风险。河北省药品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石家庄实验室入驻园区,药品送检周期大大压缩,有效加快了研发进度。
与此同时,创新载体不断升级,园区的科技创新谷即将投入使用,满足研发、孵化、中试等“一站式”研发生产需求。
潮涌催人进,风正好扬帆。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着力打造具有坚强配套服务能力的高效能、低成本化园区,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降低企业研发成本,赋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生物医药园正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以多形式举措、多方面服务,助力更多生物医药企业创新发展,推动着创新涌动、活力迸发的生物医药产业向创新高地加速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