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古镇戏剧幻城的灯火里藏着市井温情;段家楼沉浸乐园的任务卡串起百年记忆;荣国府景区的红楼故事照进现实;非遗文创、体育赛事等不断提升着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国内游客中,68%的人将“情感体验”列为出游首要目的,远超“景观观赏”的23%。如今,石家庄正以“沉浸+”为密钥,让游客从走马观花的观赏者,变为深度融入的局中人,让文旅产业在情绪共鸣中焕发全新活力。
沉浸式体验
从欣赏风景到融入场景
夜幕降临,荣国府景区的朱漆大门缓缓推开,身穿长袍的“曹雪芹”笑着迎接游客,一场名为“一梦入红楼”的沉浸式夜游就此开启。
荣禧堂前,“王熙凤”与“林黛玉”邀众人玩起“玉”字飞花令,北京游客刘颖欣身着汉服连答四句,最后一句“凤姐姐谬赞了”更是引得全场欢笑。50分钟内,6个互动节目相继上演,每晚三场全年无休的演出,让景区游客接待量同比翻番。“本想单纯拍照打卡,没想到彻底入了戏,这才是真正的国风体验。”刘颖欣感慨道。
让游客沉醉体验游览的还有段家楼沉浸乐园。这里没有固定的游览路线,游客进门便能领到任务卡和地图,需完成涵盖诗词、化学等知识的9个关卡任务。投壶、钻地道、挖矿石等趣味环节让游客乐此不疲。完成关卡后可获得银票道具,集齐全部印章则能换取礼品,不少游客沉浸其中玩足一整天。
景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以来,租赁服装、深入剧情的游客越来越多,这种大型剧本杀式的体验,让百年建筑群不再只是冰冷的历史遗迹。
记者走访发现,在石家庄,龙泉古镇戏剧幻城、德明古镇等地赋予了古镇独特的魅力。青石板路上,身着古装的商贩沿街叫卖,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展示糖画技艺,戏台上的梆子戏引得游人驻足。游走其间,光影技术勾勒出的古建筑轮廓与实景交融,游客既能品尝缸炉烧饼等特色美食,又能参与古风游船、民俗体验等活动,仿佛穿越到古代的繁华街市。
文创潮玩
从“买个东西”到“买种心情”
如今,除了沉浸式游玩体验,文创潮玩产品也是游客出行打卡的“心头好”,既能留存旅途记忆,又能带走一份独特的文化情怀。
河北博物院的文创店里,人气高涨。以透雕龙凤纹铜铺首为原型的冰箱贴、隆兴寺元素的书签……一系列兼具实用性与文化感的文创产品,成为游客的必买清单。“这个冰箱贴做工精细,既实用又能传递石家庄的文化。”合肥游客王闯一次性买了5个当作伴手礼。工作人员介绍,文创产品销量逐年攀升,尤其是融入本地文物元素的小物件,很受年轻游客青睐。
11月18日,记者来到湾里庙步行街,一个个造型生动的主题花灯吸引了不少市民拍照留念。一旁的印冀文创非遗手作集合馆里,游客正驻足围观、细细端详,有的拿起剪纸作品对着灯光欣赏纹路,有的在选购剪纸书签、刺绣香囊等文创产品,店员现场演示制作技艺,让游客在动手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温度。
步行街上的名家工作室也是人头攒动。周淑英民间文艺家工作室里,纸张铺陈桌面,刻刀翻飞间,花鸟鱼虫、亭台楼阁跃然纸上,不少游客围在工作台旁,认真观摩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技艺演示,工作室推出的体验课程,让游客能亲手制作,在动手中感受传统技艺的精妙。
这些名家工作室通过“体验+售卖”的模式,让文创产品成为承载情绪的载体,实现了从“买个东西”到“买种心情”的转变。“平时工作压力大,在这里学习蔚县剪纸可以让自己静下心来,成品带回家,每次看到都能想起这份专注与放松。”参与体验的小陈说。
文旅新主张
从追求性价比到看重“心价比”
周末的石家庄市中山体育馆内,2025河北省五人制足球超级联赛激战正酣,赛场内呐喊声此起彼伏。而场外的市集同样热闹,缸炉烧饼、驴肉火烧等特色美食香气四溢,非遗手作、文创周边等摊位前人头攒动。球迷张先生看完比赛,顺手买了非遗剪纸元素的球队徽章:“既能看球赛过瘾,又能淘到特色好物,花费不多,却能获得双重的满足感。”
今年,联赛期间,石家庄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推出的配套惠民举措让不少外地游客倍感贴心。持有效观赛门票票根,可免费游览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荣国府、五岳寨等多家景区。赛事期间,周边餐饮、住宿订单同比增长显著,不少外地球迷专门为赛事而来,顺便游览石家庄景点。
这样高“心价比”的文旅场景在石家庄随处可见。石家庄市鹿泉区的乡村游中,游客可以采摘果蔬、品尝农家饭,还能参与多样民俗活动,低成本就能获得松弛感。“旅游不一定要花很多钱,这种能放松心情、感受生活的体验才最珍贵。”带着孩子游玩的市民赵常刚告诉记者。
当前,游客格外看重旅游的故事感与生活感,情绪价值已成为文旅市场的新引擎。石家庄将沉浸体验融入景区、文创、赛事等多个场景,正是抓住了文旅的核心,通过文化赋能、互动加持,让旅游目的地成为情感记忆的载体。未来,随着更多“沉浸+”业态的推出,石家庄必将持续释放文旅新活力,让更多游客在这里收获风景与心情的双重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