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开展“救助困难职工一日捐”活动的
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为进一步加大对困难职工的帮扶力度,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救助困难职工一日捐”活动的通知》(〔2009〕101号)要求,自2010年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救助困难职工一日捐”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开展活动目的
通过开展“救助困难职工一日捐”活动,多渠道筹集帮扶救助资金,帮助困难职工解决面临的突出困难,让困难职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捐助时间
捐助活动原则上每年开展一次,从4月12日开始,4月30日结束。如上年度捐助资金结余较多,经报请省活动领导小组同意,可隔年开展捐助活动。
三、救助对象
(一)不具备脱困条、件、需要长期救助的特困职工。
(二)就读大中专(含高职)、研究生和高中的特困职工子女。
(三)患恶性肿瘤等十种重大疾病的特困职工及其家庭中未就业的配偶、未成年子女(未满18周岁)。
(四)患恶性肿瘤等十种重大疾病导致家庭生活困难、无力承担医药费并参加本活动的捐款职工及其未就业的配偶、未成年子女(未满18周岁);患其他重大疾病导致家庭生活困难、无力承担医药费并参加本活动的捐款职工。
(五)因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等原因导致家庭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影响到基本生活的特困职工和参加本活动的捐款职工。
四、募捐范围和标准
倡导全市各级各部门、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职工,每年捐出本人本年度4月份一日的工资收入。
五、活动要求
(一)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救助困难职工一日捐”活动的重要意义,认真做好捐助活动的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参加活动,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踊跃捐款,共襄善举。特困职工可以不参加捐款。
(二)各级工会在接收个人捐助时须出具《河北省公益事业接收捐赠统一收据》,上级工会在接收下级工会上交捐款时要出具合法有效凭证。
(三)要按照《石家庄市“救助困难职工一日捐”活动实施细则》要求,严格捐助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各级工会要设立专门银行账户,按照工会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统一纳入本级工会收支管理,实行明细核算。
(四)各级工会要及时将捐助活动的开展情况和捐助资金使用情况通过各级工会网站及媒体向社会公示。资金的捐助、管理和使用等情况接受审计部门审计和社会监督。
六、组织领导
(一)全市“救助困难职工一日捐”活动由各级政府推动,有关部门配合,各级工会组织具体承办。各级工会要按照分级组织、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认真组织开展捐助活动。
(二)成立市“救助困难职工一日捐”活动领导小组,由市领导同志任组长、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总工会,每年定期向领导小组报告上年度捐助资金使用情况。各县(市)、区要成立相应的组织,切实加强对捐助资金的管理、使用和监督。
附件:
1石家庄市“救助困难职工一日捐”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成人员名单
2石家庄市“救助困难职工一日捐”活动实施细则(暂行)
二○一○年三月二十四日
附件1
石家庄市“救助困难职工一日捐”活动
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成人员名单
组长:
傅世武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
副组长:
刘明轩 市政府副市长
成员:
左建平 市委副秘书长
高庆洲 市政府副秘书长
刘凯 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李义春 市民政局副局长
高山 市财政局副局长
刘建国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赵春来 市卫生局党组副书记
郭平军 市审计局党组成员、调研员
办公室主任:
刘凯 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兼)
办公室副主任:
赵金代 市总工会党组副书记、正处级调研员
尤振昌 市总工会副主席
王艳芳 市总工会副主席
郭乃杰 市总工会副主席
办公室成员:
任安民 市总工会纪检组长
宋庆深 市总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
张建锐 市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主任
田斌 市总工会秘书长
田书成 市总工会正处级调研员
范玉霄 市总工会正处级调研员
李明晨 市总工会正处级调研员
马立峰 市总工会副处级调研员
附件2
石家庄市“救助困难职工一日捐”活动
实施细则(暂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河北省“救助困难职工一日捐”活动管理办法(暂行)》,结合本市实际,制订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救助困难职工一日捐”活动是由政府推动、相关部门配合、工会组织具体承办,多渠道收集资金,为脱困无望、重大疾病、遭受重大意外事故等原因造成家庭生活难以为继的职工提供救助,缓解其突出困难的互助性活动。
第三条、“救助困难职工一日捐”活动坚持为职工服务的宗旨,积极倡导广大职工发扬工人阶级团结友爱、互助互济的优良传统,自愿参加“救助困难职工一日捐”活动。
第四条、“救助困难职工一日捐”活动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组织实施。
第五条、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组织开展捐助、互助和实施困难救助活动。各级工会捐助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向职工公开,并通过有关媒体向社会公示。
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等情况接受政府审计和社会监督。
第二章、捐款范围、对象和标准
第六条、本市境内的企事业单位、机关和其他社会组织中的职工,每年捐出本人本年度4月份一日的工资收入。捐款标准不设上限。特困职工原则上不参加捐款。
第七条、捐助活动原则上每年开展一次。如上年度捐助资金结余较多,根据实际情况,报请省活动领导小组研究决定隔年开展。捐款时间从每年4月12日开始,4月30日结束。
第八条、捐助活动接受和鼓励社会各界及爱心人士的社会捐助。
第三章、救助对象、标准及期限
第九条、依照标准对符合下列情况的人员实施救助。
1不具备脱困条、件、需要长期救助的特困职工。
生活救助标准:500元/户/年。
2就读大中专(含高职)、研究生和高中的特困职工子女。
助学救助标准:
对当年考入大学的特困职工子女给予一次性2500元资助、考入大专的2000元、考入中专(含高职)的1000元、考入高中的300元。大专、中专毕业后考入大学、大专的给予差价救助,考入研究生的给予1000元救助。
生活救助标准:
凡就读大中专(含高职)的特困职工子女,每年给予500元救助。
3特困职工及其家庭中未就业的配偶、未成年子女(未满18周岁),经省三级医院确诊患恶性肿瘤等十种重大疾病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救助当期医疗费个人自付额(参加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统筹、新农合报销的,扣除医保报销的费用后,个人负担的费用,下同)超过家庭当年全部收入,且符合国家、省、市规定的相应基本医疗保险用药和诊疗目录,个人自付医疗费数额达到10000元以上(含10000元)的,给予1000元—10000元的一次性救助。
限定条、件:(1)参加本活动的特困职工家庭中未就业的配偶、未成年子女(未满18周岁),活动当期救助额最高不超过5000元。(2)原则上同一病种不重复救助。
4参加本活动的捐款职工及其家庭中未就业的配偶、未成年子女(未满18周岁),经省三级医院首次确诊患恶性肿瘤等十种重大疾病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救助当期医疗费个人自付额超过家庭当年全部收入,且符合国家、省、市规定的相应基本医疗保险用药和诊疗目录,个人自付医疗费数额达到10000元以上(含10000元)的,给予一次性1000元—8000元的救助。
限定条、件:(1)参加本活动的捐款职工家庭中未就业的配偶、未成年子女(未满18周岁),活动当期救助额最高不超过4000元。(2)原则上同一病种不重复救助。
5参加本活动的捐款职工及其未就业的配偶、未成年子女(未满18周岁),经省三级医院确诊首次患十种重大疾病以外的其他重大疾病的,救助当期医疗费个人自付额超过家庭当年全部收入,且符合国家、省、市规定的相应基本医疗保险用药和诊疗目录,个人自付医疗费数额达到10000元以上(含10000元)的,给予一次性1000元—3000元的救助。
限定条、件:(1)参加本活动的捐款职工未就业的配偶、未成年子女(未满18周岁),救助当期救助额最高不超过2000元。(2)原则上同一病种不重复救助。
6因遭受意外灾害,致使生活特别困难的捐款职工家庭,根据受灾害程度给予1000—3000元一次性救助。
第十条、救助期限原则上每期为一年,起止时间为活动当年7月1日零时起至次年6月30日24时止。如隔年开展捐款,救助期限顺延一年。期满,本期救助责任即告终止。
第十一条、在一个救助期限内,对符合本实施细则第九条、3、4、5、6款的捐款职工家庭,救助一般不超过一次。特殊情况和单笔救助额超过1万元的特别重大救助事项,由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确定。
第十二条、以上救助标准可根据捐款资金筹集和救助发放情况,经市活动领导小组研究确定适时调整。
第十三条、各县(市)、区总工会制订的本级救助标准不得高于以上救助标准。
第四章、救助对象的申报、审批
第十四条、救助对象的申报程序包括:申请、核实、公示、审批和建档等程序。
1申请。申请人首先向所在基层工会提出申请,并提供详实的证明材料。
在石家庄市区域内流动的职工,凭《河北省公益事业接收捐赠统一收据》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在捐款地工会申请救助。
2核实。基层工会接到申请材料后,对申请人提供的证明材料进行核实。
3公示。经核实符合救助条、件的,在本单位和居住社区同时公示不少于5个工作日,无异议后,填写《石家庄市“救助困难职工一日捐”活动救助金申请审批表》,按工会隶属关系上报县级(含)以上地方总工会。
4审批。上级工会收到基层工会或下级工会上报的《石家庄市“救助困难职工一日捐”活动救助金申请审批表》,按照审批权限进行审批。
5建档。经审查符合救助条、件的,按照《河北省总工会办公室关于规范使用全国工会帮扶工作管理软件的通知》(冀工办发〔2009〕20号)要求,及时将救助信息录入全国工会帮扶工作管理软件。
第五章、救助资金的收集、留存、调剂、使用和审批
第十五条、实行基层为基础,县、市两级统筹,市级适当调剂的体制,收集和管理资金。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职工收入水平,待条、件成熟后逐步实现市一级统筹。
基层工会在接收捐款时须出具《河北省公益事业接收捐赠统一收据》,同时登记造册,并按规定留成、上缴。
第十六条、基层工会所收捐款按工会隶属关系全部上缴市总工会或县(市)、区总工会。各县(市)、区总工会按所收捐款总额的80%留存使用,并于每次捐款结束后至5月15日前,将所收捐款的20%按工会经费上解渠道上缴市总工会。市总工会直属基层工会、产业工会所收捐款由市总工会统一管理使用。石家庄市捐款总额的4%由市总工会上缴省总工会。
第十七条、各县(市)、区总工会首先使用本级留存资金实施救助。市总工会根据实际情况对职工参与率达到30%以上的县(市)、区总工会安排调剂资金。发放调剂资金的上限原则上为县(市)、区总工会的上缴额(扣除由市总工会上缴省总工会的4%)。
第十八条、各县(市)、区总工会单笔救助额超过3万元的特别重大救助事项,可申请市总工会调剂资金救助,救助事项及救助标准须经县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核准后报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其中3万元以下部分由各县(市)、区总工会支付,超过3万元部分由市总工会资金支付。
依据《河北省“救助困难职工一日捐”活动管理办法(暂行)》规定,单笔救助额超过5万元的特别重大救助事项,可申请省总工会资金救助,救助事项及救助标准须经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核准后报省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其中5万元以下部分由设区市级(含)以下各级工会支付,超过5万元部分由省总工会资金支付。
第六章、资金的管理与监督
第十九条、县以上工会应开立“救助一日捐”银行专户,专门核算此项资金。
第二十条、“救助困难职工一日捐”资金纳入各级工会财务帐内统一核算,使用“代管经费”科目,下设“救助一日捐”,按缴款单位进行明细核算。
第二十一条、各级工会收集或调剂的资金,统一开具《河北省公益事业接收捐赠统一收据》。县以上工会购买收据费用从“行政支出—其他行政支出”中列支,基层工会购买收据费用从“业务支出—其他业务费”列支。
第二十二条、直接收取职工捐款的工会,要将所收捐款登记造册,连同收费收据记账联,作为记账凭证的附件;县级以上工会收到下一级工会上缴的捐款资金,或者上级工会调剂的救助资金,要将收费收据记账联作为记账凭证的附件;各级工会按规定发放的救助金,要将由被救助人签字的《石家庄市“救助困难职工一日捐”活动救助金申请审批表》,作为记账凭证的附件。
第二十三条、严格资金使用管理,坚持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挪用、改变资金用途,不得用于工作经费的补充,不得扩大资金使用范围。当期活动结束后,本级工会就此项资金的收集、使用情况逐级向上一级工会作专项报告,结余资金可结转下期使用。严禁私设帐外帐、小金库。
第二十四条、上级工会应加强对下级工会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的监督。各级工会经审组织要将此项资金列入年度审查审计的重点内容,并公布对该项资金的审查审计结果。
第七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二十五条、成立市“救助困难职工一日捐”活动领导小组,由市领导同志任组长、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总工会,市总工会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办公室工作人员。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救助困难职工一日捐”工作委员会和“救助困难职工一日捐”资金审查监督委员会。各县(市)、区也应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及相应的办事机构,负责本区域内“救助困难职工一日捐”活动的开展。
第二十六条、市“救助困难职工一日捐”活动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
1研究决定开展“救助困难职工一日捐”活动重大事项;
2审查和批准“救助困难职工一日捐”活动重要政策性文件;
3定期听取活动开展情况汇报;
4研究决定其他需要决定的重大事项。
第二十七条、市“救助困难职工一日捐”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主要职责:
1负责拟订“救助困难职工一日捐”活动重要政策性文件;
2负责全市“救助困难职工一日捐”活动的组织、发动、督导、检查及日常工作;
3每年向领导小组报告活动年度开展情况;
4负责本区域内捐款资金的归集、上缴和调剂;
5负责全市工会使用的《河北省公益事业接受捐赠统一收据》的监督检查工作;
6按审批权限负责本区域内救助对象的审批、救助和建档等项工作;
7落实省、市“救助困难职工一日捐”活动领导小组和省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二十八条、各级工会资金主管部门要指定专人做好救助资金的归集、分配、使用和管理工作。
第二十九条、开展“救助困难职工一日捐”活动的工作经费分别由各级工会从工会经费中安排解决,并列入预算。
第八章、责任追究
第三十条、申请救助的职工有欺诈、作弊行为的,终止对其当期的所有救助责任。
第三十一条、各级工作机构、工作人员在活动中要认真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一)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照党纪政纪给予相应处分。
1违反规定审批救助对象的;
2违反规定扩大、变更资金使用范围的;
3违反规定提高救助标准的;
4违反规定程序和审批权限使用资金的;
5违反规定滞留应当上缴、下拨资金的;
6其他违反规定的行为。
(二)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上级机关责令限期纠正;情节严重的,依照党纪政纪给予相应处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门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1虚报、瞒报有关情况骗取、套取、冒领资金的;
2截留、挤占、挪用、贪污资金的;
3拒绝或阻挠有关部门依法实施监督的;
4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
(三)违法违纪行为造成恶劣影响和后果的,在追究当事人责任的同时,还要追究单位领导责任。
第九章、附则
第三十二条、本实施细则解释权归石家庄市“救助困难职工一日捐”活动领导小组。
第三十三条、各县(市)、区要参照本实施细则,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并报经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后施行。
说明:
1日工资收入的计算方法:月工资收入/月法定工作日。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按照国家劳动人事部门认定的月工资收入核算日工资;各类企业职工和其他劳动者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或国家财政部《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财企〔2009〕242号)的有关规定核算日工资。
2特困职工是指符合以下条、件之一,且持有《石家庄市特困职工优待证》的职工。
(1)职工家庭领取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后,本人或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慢性疾病,月自费医疗费200元以上(包括200元)。
(2)职工家庭领取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后,子女就读于大专或以上学校,造成家庭生活困难。
(3)职工家庭月人均收入500元以下(包括500元),本人或家庭成员患有经省三级医院确诊的恶性肿瘤等十种重大疾病中的一种或几种的。
(4)职工家庭领取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后,因自然灾害或遭受突发灾难事件等原因导致家庭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影响家庭基本生活。
3不具备脱困条、件、需要长期救助的特困职工特指经工会认定且纳入工会困难职工帮扶管理软件管理、因各种原因造成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经政府和工会帮扶救助后仍难以维持家庭基本生活,且近5年内靠家庭自身无力摆脱现状的特困职工。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认定为不具备脱困条、件、需要长期救助的特困职工。
(1)职工中经政府民政部门认定的“三无人员”(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经政府和工会帮扶救助后仍难以维持家庭基本生活的特困职工。
(2)职工中因患重大疾病且需要终身治疗,造成连续三年以上当年医疗费自付部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后的部分)超过家庭当年全部收入,法定赡养人无力承担责任,经政府和工会帮扶救助后仍难以维持家庭基本生活的特困职工。
4十种重大疾病包括:恶性肿瘤、慢性肾功能衰竭(须透析治疗或肾脏移植手术)、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心肌梗塞、心脏瓣膜置换术(须开胸手术)、脑中风后遗症(永久性的功能障碍)、颅内肿瘤手术(须开颅手术或放射治疗)、重大器官移植术(须异体移植术)、脑膜炎后遗症(永久性的功能障碍)、主动脉手术(须开胸或开腹手术)。
主题词:民政救助通知
抄送:市委办公厅,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市政协办公厅,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各人民团体。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0年3月24日印发
(共印29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