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得了流感不治疗能够自愈
有些人认为流感不治疗也能自愈,特别是身体底子好的人。然而,对于身体素质较差的人群来说,得了流感不应期待自愈。如果出现持续三天的39℃以上高烧,或憋气、呼吸困难等症状,这通常表明自愈的可能性很小,应立即就医。
对于一些症状较轻的流感患者,多喝水、多休息确实有助于身体恢复。但如果症状严重,如持续高热、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等,仅靠多喝水是不行的,必须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及其他对症治疗药物。发病后48小时内是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的最佳时机。
误区二:没有出现呼吸道症状就不是流感
流感的症状不仅仅局限于呼吸道,还包括发热、全身症状如畏寒、寒战、头痛、肌痛、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因此,即使没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也可能感染了流感,一定要引起注意。
误区三:普通口罩不可以预防流感
流感主要通过飞沫、气溶胶传播,在人群密集处或流感多发季节,戴普通医用口罩就可以有效预防流感。因此,佩戴口罩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措施。
误区四:流感好了之后短时间内不会再得流感
流感康复后,人体在一段时间内会对感染过的流感病毒亚型产生一定免疫力,但这种免疫力并非是永久性的,而且对其他亚型的流感病毒不能提供有效保护。所以,流感康复后仍有可能感染其他亚型的流感病毒。
误区五:小孩和老人才会得流感,年轻人抵抗力强就不会得
流感病毒对所有人群都易感。虽然年轻人整体免疫力相对较强,但在过度疲劳、熬夜、受凉等情况下,免疫力会下降,也容易感染流感病毒。此外,年轻人感染后可能将病毒传染给身边的人。
误区六:出汗有助于恢复,患病期间要加强运动
当流感病毒过于强大或自身免疫力低下时,疾病便可能突破呼吸道屏障,侵袭心肌。免疫系统可能会把带疾病的心肌细胞识别为外来抗原而“误伤”,这时候运动容易加重心肌损伤。因此,即便症状较轻,也建议好好休息,痊愈后的3至4周可以逐渐恢复运动。
误区七:去年接种过流感疫苗,今年没必要再接种
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世界卫生组织每年都基于全球流感检测结果提出下一个流行季节流感疫苗推荐组分,不同年度流感疫苗针对的流感病毒株可能有所差异。此外,流感疫苗的接种免疫力会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为了提升更有效的保护,建议每年都接种流感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