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提升全市职业卫生监管队伍的业务能力水平,扎实推进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工作。11月19日下午,石家庄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召开全面推行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培训暨工作推进会。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市疾控局局长于江海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强调,要精准把握分类标准,结合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性质、接触水平、接触人员以及管理状况等进行综合研判,确保甲、乙、丙类的划分能够真实反映用人单位风险等级。要着力夯实工作基础,持续动态更新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台账,前期已完成综合风险分类的1855家企业,指导其深化自查评估。要切实强化差异监管,对丙类(高风险)单位要实施重点监管,加大检查力度和频次;对乙类(中风险)单位进行常规监管;对甲类(低风险)单位可减少检查频次,做到“无事不扰”,推动形成“良币驱逐劣币”的监管导向,将有限的监管资源用在刀刃上。要积极探索创新模式,主动研究如何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提升风险评估、预警预测和监管执法的智能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准度。
会上,井陉县、鹿泉区卫生监督所作工作交流。保定市卫生监督所刘亚同志应邀就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实务进行专题讲解与案例分析培训。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举行,主会场共有来自各县(市、区)负责职业卫生工作的160余名同志参加,线上直播平台点击关注量超过1万人次,有效扩大了培训覆盖范围,提升了政策宣贯与专业指导效果,为我市职业卫生分类监督执法工作的全面深入推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市卫生健康委综合监督科负责同志,市疾控中心分管负责同志,职卫监督科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委综合监督科、市疾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