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  适老化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五公开”专栏  > 结果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
关于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5-03-19    来源:提案处
【字体: 】    打印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按照会议要求,现将办理市十五届人大次会议代表建议情况报告如下:

市十五届人大次会议以来,市人大代表认真依法履职,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优秀建议,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有效施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市政府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认真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积极回应民生关切。各承办单位坚持以承办质量和效果为导向,积极推进代表建议办理,一大批合理化意见建议被吸收采纳部分意见建议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效,深化改革、破解难题、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福祉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建议办理的基本情况

2024年,市政府系统共承办市十五届人大次会议代表建议532件,占建议总的95.5%,均按时办理答复。其中解决和基本解决的429件,占80.6%;正在解决和列入规划的89件,占16.8%;因与政策不符或目前条件不具备确实无法解决但已向代表解释说明的14件,占比为2.6%。从代表反馈的意见看,表示满意的528件,占比为99.2%;基本满意的3件,占比为0.6%;表示理解的1件,占比为0.2%。

主要工作措施

(一)提高政治站位,压实工作责任。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是政府听取民意、接受人民监督的内在要求,是科学民主决策、改进工作、凝聚共识的重要举措。市政府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马宇骏市长主持召开政府常务会、市长办公会多次研究代表建议涉及的重要事项,着力解决问题。市政府分管领导对重点建议包案领办,对重要事项统筹协调,市政府办公室制定印发办理方案,明确办理目标和质量标准,持续加大督办力度,有效推动办理工作取得扎实成效。各承办单位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分管负责同志直接抓,承办人员具体办、办公室总协调的“3+1”承办工作机制,层层压实办理责任,确保任务到岗、责任到人,依法依规办理好每一件代表建议。

(二)密切沟通协商,广泛凝聚共识。坚持把沟通协商作为承办工作提质增效的重要环节,贯穿办理全过程。认真落实办前、办中、办后“三走访制度加强与代表“面对面”沟通协商,拓展协商渠道,丰富协商内容,落实协商成果,做到协商内容“亲民”、协商过程“近民”、协商成果“惠民”。积极创造条件“走出去”面商、“请进来”座谈,采取公开办理、联合办理、实地调研等方式,邀请人大代表深度参与建议办理工作,做到既要“文来文往有交流”,更要“人来人往促交心”,确保建议办一件、协商深一层、共识增一分,不断提高人大代表的满意度。

(三)强化督导落实,提高办理质效坚持把办理工作纳入政府督查工作重要内容,加强督促检查,提升督办实效,聚焦建议办理各个时间节点实行动态督办聚焦重点工作实行专项督导聚焦代表关注的民生问题实行跟踪督查着力克服“重答复轻落实”现象。严格复查落实制度,办理结果开展“回头看”,对承诺事项和落实措施进行查漏补缺、有序跟进,抓进度,问效果,做到有诺必践,善始善终。

三、重点督办建议办理情况

围绕市人大确定的56件重点督办建议,坚持把建议办理工作市政府中心工作、与调查研究、与为民办实事相结合,以提质增效为目标,通过解决重点问题,深入推进政府工作,不断满足社会发展新需求和人民群众新期盼。

(一)聚焦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围绕史建会等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建议,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为推动省会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和重要抓手。2023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营业收入完成1078.6亿元,首次突破千亿级,同比增长10.6%。全年认定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37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2家,引进生物医药类项目87个,总投资201亿元,创新研发形成聚集态势。坚持人才首位战略,在全省率先开展“人才飞地”认定工作,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正式落户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鲜明导向,今年10月,生物医药产业领域投资超50亿元的项目——华普生物疫苗产业化生产基地项目开工建设,切实以大项目支撑带动产业大发展,不断擦亮中国好药·石家庄造品牌。围绕任冲等代表提出的关于商贸物流产业发展的建议,2023 年,全市现代商贸物流产业营业收入突破 1.5 万亿元,同比增长 10.7%,成为全市第一个“万亿”的主导产业。市财政投入资金20.9亿元支持主导产业发展,先后兑现奖励资金1.5亿元,惠及1000多家商贸物流企业,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增强企业信心。今年我市成功入选全国首批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石家庄交投冷链物流城市集配中心一期项目已建成投用,二期工程正在加紧建设中,将全力打造绿色化、智慧化、现代化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园区,为商贸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强劲动力。

聚焦激活经济新动能,持续优化发展营商环境。围绕孙刚等代表提出的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建议,我市紧紧围绕“营造走在全国最前列营商环境”目标,创新推行“石监码”,实现市场主体赋码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开展“企业开办智能审批”,审批结果“立等可取”,被在全省推广。推行政务服务“网上好办”改革,所有审批事项实现100%全流程网办。对标先进地区,巩固拓展招投标“双盲评审”改革成果,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充分彰显“石家庄速度”、“石家庄温度”“石家庄力度”。围绕张昕等代表提出的创新数据互联的建议,我市研究制定了《石家庄市公共数据管理规定(试行)》《石家庄市公共数据运营管理办法(试行)》累计归集52个部门71.5亿条政务数据累计共享数据量36.5亿条有力支撑了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市域治理“一网统管”党政办公“一网协同”应用场景数据共享需求加快“石家庄市一体化数据平台项目”建设在“石i企”平台建设上线金融服务板块,为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围绕李红霞等代表提出的关于促进对外交流的建议,积极推动建立国际交流会客厅,创建河北省首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为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可示范、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积极搭建教育对外交流平台和科技引智对外交流平台,多渠道开展交流合作,不断提升石家庄的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

(三)聚焦城市建设管理,持续完善城市综合功能。我市固树立“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加快城市更新行动,一体推进城市规划、建设、治理。今年6月,我市成功获评全国第一批城市更新行动城市。围绕张新棉、李占飞等代表提出的关于城市更新方面的建议,我市加强老旧片区更新改造,重点修缮正太饭店、改造提升老火车站、解放广场,建设正太广场,在原石钢工业厂区划定工业遗址风貌区4片,保护并活化利用工业建筑27处,石钢工业遗址公园已于今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市民感受我市工业历史文化的独特地标。市政府成立了工作专班,加快推进二环路沿线的改造提升,目前东二环(南二环-裕华路)提升改造工程已完成设计方案并启动实施,提升改造后的东二环将打通塔南路、塔北路、学苑路等6条东西向城市快捷通道,有力推动城市东西融合发展,不断提高市民畅通出行的“幸福指数”。围绕曹胜昔、路芳等代表提出的关于停车管理的建议,市人大常委会于今年1月批准对《石家庄市停车管理条例》进行立法,目前立法相关工作正在按照规定程序持续推进。市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了《石家庄市停车专项规划(2021-2035年)》,规划构建以配建停车为主、公共停车为辅、路内停车为补充的停车供应体系,保障基本停车需求,差异化满足出行停车需求,实现停车系统与城市协调发展。围绕尹超、宋思凝等代表提出的关于物业管理、城市排水方面的建议,我市将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工作列入2024年民生实事,研究制定了《关于提升物业服务水平的实施方案》,出台了《石家庄市住宅小区物业服务企业退出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石家庄市“物业服务项目开放日”实施方案》,将每月25日定为“物业开放日”,增进业主与物业之间的交流,加大对不良物业服务企业惩戒力度,为居民营造良好居住环境,推动我市物业服务管理工作健康发展。我市“启动东南退水明渠建设”列入2024年民生实事成立了排水防涝增发国债项目工作专班,持续推进项目实施建设目前,该项目已全面进场施工,项目建成后,将有效缓解城市排水压力,为补齐城市功能短板、提升形象品质提供有力保障。加强民心河精细化管控水平,有效保持河道景观水位和水质,降低对河道生态环境的扰动,为市民提供“水清、河畅、景美”的高质量生活环境

(四)聚焦改善人居和生态环境,持续推动和美乡村建设。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拥河发展”战略,把滹沱河沿岸和美乡村示范带创建作为重点工作强力推进。围绕石玉忠、王红霞等代表提出的建议,市、县高水平开展规划编制目前,《石家庄市滹沱河沿岸和美乡村示范带建设规划》以及滹沱河沿岸9个县(市、区)片区规划已全部完成。加大市级财政投入,安排资金1.2亿元支持滹沱河沿岸村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制定印发了《石家庄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实行市县乡村四级网格化管理,全面推动村庄环境改善提升。2023年,正定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项目、井陉县天路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项目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称号。25 家民宿入选省百佳精品民宿培育单位,其中井陉县右见果然民宿评为国家乙级旅游民宿。认定精品乡村民宿培育单位100家为民宿发展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助力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五)聚焦解决群众关心关切,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完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加快教育、养老、卫生、文体事业发展。围绕顾英辉、宋伟等代表提出的关于教育方面的建议,我市深入推进县中结对帮扶,29所优质普通高中帮扶64所县域普通高中,实现了全市县域普通高中结对帮扶全覆盖。全市共建设护学岗3800多个,法治副校长由1400余名增加至2100余名,共组建各类教育集团55个,规划8所优质高中学校建设项目,深入推进普通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全市省级示范性高中达到61所,数量及占比居全省第一。围绕阮大春、王阅春等代表提出的关于养老方面的建议,全市创建省级老年友善医疗机构21家,共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402个,基本形成了15分钟就医圈,实现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2024年新增家庭养老床位1000张和一刻钟便民生活圈71个,截至目前共有家庭养老床位5500张和一刻钟便民生活圈184个,助力提升我市居民养老服务品质。围绕张静、范丛娟等代表提出的关于医疗卫生方面的建议,我市不断强化医联体建设,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石家庄医院为核心,与各县(市、区)26家县级医院成立医学医联体联盟,目前全市二级公立医院参加医联体建设占比达 83.67%。新获批58个省级中医优势专科,持续推进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石家庄医院建设,不断打造中医机构服务高地。依托信息互联互通,谋划实施了“建设市县两级公立医院医学影像及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共享服务平台”,此事项列为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市县两级资源共享,为广大市民带来更加高效、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真正造福基层人民群众。围绕麻永刚、倪志恒等代表提出的关于文化旅游方面的建议,市委、市政府扎实开展文化惠民工程,面向基层群众组织开展文化进基层惠民演出4500余场,全部为线下公益性免费演出,超额完成目标任务。举办了鼓王争霸赛、元宵灯会、惠民演出等系列活动,丰富了优质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充实、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今年以马拉松赛事宣传为核心,发布奔跑旅行嘉年华10条休闲度假旅游线路,新增6条非遗旅游线路,7条线路上榜全省发布的系列休闲农业线路,持续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和品牌体系,不断推出内涵丰富、游客认可、市民喜爱的文旅消费新场景,大力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擦亮城市文旅发展新名片。

办好人大代表建议,让人大代表满意、让人民群众受益,是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把代表建议办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提高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达、广泛凝聚共识水平,把人大代表的真知灼见更好体现到政府工作中,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不断提升政府决策和履职水平,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
关于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5-03-19    来源:
【字体: 】    打印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按照会议要求,现将办理市十五届人大次会议代表建议情况报告如下:

市十五届人大次会议以来,市人大代表认真依法履职,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优秀建议,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有效施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市政府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认真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积极回应民生关切。各承办单位坚持以承办质量和效果为导向,积极推进代表建议办理,一大批合理化意见建议被吸收采纳部分意见建议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效,深化改革、破解难题、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福祉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建议办理的基本情况

2024年,市政府系统共承办市十五届人大次会议代表建议532件,占建议总的95.5%,均按时办理答复。其中解决和基本解决的429件,占80.6%;正在解决和列入规划的89件,占16.8%;因与政策不符或目前条件不具备确实无法解决但已向代表解释说明的14件,占比为2.6%。从代表反馈的意见看,表示满意的528件,占比为99.2%;基本满意的3件,占比为0.6%;表示理解的1件,占比为0.2%。

主要工作措施

(一)提高政治站位,压实工作责任。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是政府听取民意、接受人民监督的内在要求,是科学民主决策、改进工作、凝聚共识的重要举措。市政府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马宇骏市长主持召开政府常务会、市长办公会多次研究代表建议涉及的重要事项,着力解决问题。市政府分管领导对重点建议包案领办,对重要事项统筹协调,市政府办公室制定印发办理方案,明确办理目标和质量标准,持续加大督办力度,有效推动办理工作取得扎实成效。各承办单位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分管负责同志直接抓,承办人员具体办、办公室总协调的“3+1”承办工作机制,层层压实办理责任,确保任务到岗、责任到人,依法依规办理好每一件代表建议。

(二)密切沟通协商,广泛凝聚共识。坚持把沟通协商作为承办工作提质增效的重要环节,贯穿办理全过程。认真落实办前、办中、办后“三走访制度加强与代表“面对面”沟通协商,拓展协商渠道,丰富协商内容,落实协商成果,做到协商内容“亲民”、协商过程“近民”、协商成果“惠民”。积极创造条件“走出去”面商、“请进来”座谈,采取公开办理、联合办理、实地调研等方式,邀请人大代表深度参与建议办理工作,做到既要“文来文往有交流”,更要“人来人往促交心”,确保建议办一件、协商深一层、共识增一分,不断提高人大代表的满意度。

(三)强化督导落实,提高办理质效坚持把办理工作纳入政府督查工作重要内容,加强督促检查,提升督办实效,聚焦建议办理各个时间节点实行动态督办聚焦重点工作实行专项督导聚焦代表关注的民生问题实行跟踪督查着力克服“重答复轻落实”现象。严格复查落实制度,办理结果开展“回头看”,对承诺事项和落实措施进行查漏补缺、有序跟进,抓进度,问效果,做到有诺必践,善始善终。

三、重点督办建议办理情况

围绕市人大确定的56件重点督办建议,坚持把建议办理工作市政府中心工作、与调查研究、与为民办实事相结合,以提质增效为目标,通过解决重点问题,深入推进政府工作,不断满足社会发展新需求和人民群众新期盼。

(一)聚焦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围绕史建会等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建议,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为推动省会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和重要抓手。2023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营业收入完成1078.6亿元,首次突破千亿级,同比增长10.6%。全年认定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37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2家,引进生物医药类项目87个,总投资201亿元,创新研发形成聚集态势。坚持人才首位战略,在全省率先开展“人才飞地”认定工作,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正式落户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鲜明导向,今年10月,生物医药产业领域投资超50亿元的项目——华普生物疫苗产业化生产基地项目开工建设,切实以大项目支撑带动产业大发展,不断擦亮中国好药·石家庄造品牌。围绕任冲等代表提出的关于商贸物流产业发展的建议,2023 年,全市现代商贸物流产业营业收入突破 1.5 万亿元,同比增长 10.7%,成为全市第一个“万亿”的主导产业。市财政投入资金20.9亿元支持主导产业发展,先后兑现奖励资金1.5亿元,惠及1000多家商贸物流企业,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增强企业信心。今年我市成功入选全国首批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石家庄交投冷链物流城市集配中心一期项目已建成投用,二期工程正在加紧建设中,将全力打造绿色化、智慧化、现代化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园区,为商贸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强劲动力。

聚焦激活经济新动能,持续优化发展营商环境。围绕孙刚等代表提出的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建议,我市紧紧围绕“营造走在全国最前列营商环境”目标,创新推行“石监码”,实现市场主体赋码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开展“企业开办智能审批”,审批结果“立等可取”,被在全省推广。推行政务服务“网上好办”改革,所有审批事项实现100%全流程网办。对标先进地区,巩固拓展招投标“双盲评审”改革成果,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充分彰显“石家庄速度”、“石家庄温度”“石家庄力度”。围绕张昕等代表提出的创新数据互联的建议,我市研究制定了《石家庄市公共数据管理规定(试行)》《石家庄市公共数据运营管理办法(试行)》累计归集52个部门71.5亿条政务数据累计共享数据量36.5亿条有力支撑了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市域治理“一网统管”党政办公“一网协同”应用场景数据共享需求加快“石家庄市一体化数据平台项目”建设在“石i企”平台建设上线金融服务板块,为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围绕李红霞等代表提出的关于促进对外交流的建议,积极推动建立国际交流会客厅,创建河北省首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为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可示范、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积极搭建教育对外交流平台和科技引智对外交流平台,多渠道开展交流合作,不断提升石家庄的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

(三)聚焦城市建设管理,持续完善城市综合功能。我市固树立“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加快城市更新行动,一体推进城市规划、建设、治理。今年6月,我市成功获评全国第一批城市更新行动城市。围绕张新棉、李占飞等代表提出的关于城市更新方面的建议,我市加强老旧片区更新改造,重点修缮正太饭店、改造提升老火车站、解放广场,建设正太广场,在原石钢工业厂区划定工业遗址风貌区4片,保护并活化利用工业建筑27处,石钢工业遗址公园已于今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市民感受我市工业历史文化的独特地标。市政府成立了工作专班,加快推进二环路沿线的改造提升,目前东二环(南二环-裕华路)提升改造工程已完成设计方案并启动实施,提升改造后的东二环将打通塔南路、塔北路、学苑路等6条东西向城市快捷通道,有力推动城市东西融合发展,不断提高市民畅通出行的“幸福指数”。围绕曹胜昔、路芳等代表提出的关于停车管理的建议,市人大常委会于今年1月批准对《石家庄市停车管理条例》进行立法,目前立法相关工作正在按照规定程序持续推进。市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了《石家庄市停车专项规划(2021-2035年)》,规划构建以配建停车为主、公共停车为辅、路内停车为补充的停车供应体系,保障基本停车需求,差异化满足出行停车需求,实现停车系统与城市协调发展。围绕尹超、宋思凝等代表提出的关于物业管理、城市排水方面的建议,我市将提升物业服务水平工作列入2024年民生实事,研究制定了《关于提升物业服务水平的实施方案》,出台了《石家庄市住宅小区物业服务企业退出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石家庄市“物业服务项目开放日”实施方案》,将每月25日定为“物业开放日”,增进业主与物业之间的交流,加大对不良物业服务企业惩戒力度,为居民营造良好居住环境,推动我市物业服务管理工作健康发展。我市“启动东南退水明渠建设”列入2024年民生实事成立了排水防涝增发国债项目工作专班,持续推进项目实施建设目前,该项目已全面进场施工,项目建成后,将有效缓解城市排水压力,为补齐城市功能短板、提升形象品质提供有力保障。加强民心河精细化管控水平,有效保持河道景观水位和水质,降低对河道生态环境的扰动,为市民提供“水清、河畅、景美”的高质量生活环境

(四)聚焦改善人居和生态环境,持续推动和美乡村建设。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拥河发展”战略,把滹沱河沿岸和美乡村示范带创建作为重点工作强力推进。围绕石玉忠、王红霞等代表提出的建议,市、县高水平开展规划编制目前,《石家庄市滹沱河沿岸和美乡村示范带建设规划》以及滹沱河沿岸9个县(市、区)片区规划已全部完成。加大市级财政投入,安排资金1.2亿元支持滹沱河沿岸村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制定印发了《石家庄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实行市县乡村四级网格化管理,全面推动村庄环境改善提升。2023年,正定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项目、井陉县天路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项目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称号。25 家民宿入选省百佳精品民宿培育单位,其中井陉县右见果然民宿评为国家乙级旅游民宿。认定精品乡村民宿培育单位100家为民宿发展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助力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五)聚焦解决群众关心关切,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完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加快教育、养老、卫生、文体事业发展。围绕顾英辉、宋伟等代表提出的关于教育方面的建议,我市深入推进县中结对帮扶,29所优质普通高中帮扶64所县域普通高中,实现了全市县域普通高中结对帮扶全覆盖。全市共建设护学岗3800多个,法治副校长由1400余名增加至2100余名,共组建各类教育集团55个,规划8所优质高中学校建设项目,深入推进普通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全市省级示范性高中达到61所,数量及占比居全省第一。围绕阮大春、王阅春等代表提出的关于养老方面的建议,全市创建省级老年友善医疗机构21家,共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402个,基本形成了15分钟就医圈,实现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2024年新增家庭养老床位1000张和一刻钟便民生活圈71个,截至目前共有家庭养老床位5500张和一刻钟便民生活圈184个,助力提升我市居民养老服务品质。围绕张静、范丛娟等代表提出的关于医疗卫生方面的建议,我市不断强化医联体建设,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石家庄医院为核心,与各县(市、区)26家县级医院成立医学医联体联盟,目前全市二级公立医院参加医联体建设占比达 83.67%。新获批58个省级中医优势专科,持续推进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石家庄医院建设,不断打造中医机构服务高地。依托信息互联互通,谋划实施了“建设市县两级公立医院医学影像及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共享服务平台”,此事项列为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市县两级资源共享,为广大市民带来更加高效、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真正造福基层人民群众。围绕麻永刚、倪志恒等代表提出的关于文化旅游方面的建议,市委、市政府扎实开展文化惠民工程,面向基层群众组织开展文化进基层惠民演出4500余场,全部为线下公益性免费演出,超额完成目标任务。举办了鼓王争霸赛、元宵灯会、惠民演出等系列活动,丰富了优质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充实、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今年以马拉松赛事宣传为核心,发布奔跑旅行嘉年华10条休闲度假旅游线路,新增6条非遗旅游线路,7条线路上榜全省发布的系列休闲农业线路,持续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和品牌体系,不断推出内涵丰富、游客认可、市民喜爱的文旅消费新场景,大力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擦亮城市文旅发展新名片。

办好人大代表建议,让人大代表满意、让人民群众受益,是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把代表建议办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提高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达、广泛凝聚共识水平,把人大代表的真知灼见更好体现到政府工作中,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不断提升政府决策和履职水平,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关于本站|网站声明|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版权所有
石家庄市电子政务中心承办
冀ICP备06000020号-1 网站标识码:13010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