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会议第1316号建议的答复
赵永海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石家庄市初中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优质教育资源承载着民生福祉,关乎群众切身利益。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要求,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创新办学模式、建立校长教师轮岗机制等系统性改革,精准破解教育资源不均衡、发展不充分难题,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增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能力。我市严格落实《石家庄市教育设施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持续加强教育设施规划建设管理,保障教育设施规划建设与社会发展、人口变化相适应。为进一步优化优质教育资源布局,我市在正定新城、六大片区等城市新发展区域规划建设优质中小学校,努力把教育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拉开城市发展框架、提升城市品质提供强有力的教育支撑。2023-2024年,一中实验学校、一中滨河校区、一中雅郡校区、81中跃进校区等多所优质学校陆续建成投用,优质教育资源得到持续扩充。此外,我市深入推进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扩容提质工程、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等建设项目,进一步改善了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二、创新义务教育办学模式。我市通过学区制和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双轮驱动,打破校际、区域壁垒,有力促进了校际间管理、教学、教研紧密结合。各学区和教育集团按照“深度合作、共建共享、提质增效、优势互补”的发展思路,构建了“1+N+X”立体化学区和集团办学模式,以“1”为引领,发挥优质校辐射作用;以“N”为支撑,实施“九统一”发展策略——统一管理策略、设施共享、教师调配、师资培训、课程规划、教研活动、集体备课、质量监测及评价机制,推动成员校协同发展;以“X”为特色,打造教育品牌亮点,薄弱学校依托名校资源,着力打造科技、艺术、劳动等特色教育品牌。例如河北省中小学书法教育集团以38中为龙头,充分发挥书法特色优势,定期开展书法名家讲座、沙龙等活动,成员校国泰街小学迅速发展成为书法特色小学,办学声誉显著提升。同时,2025年底,我市长安区、桥西区、新华区、裕华区、高新区等五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学区制也将达成全覆盖目标,优质教育资源辐射范围进一步拓展。我市也建立专项经费用于支持稳步推行学区制和集团化办学改革工作,重点支持教育教学研究、教学质量提升、信息化建设、师资培养等领域,为薄弱学校的快速成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优化义务教师资源配置。根据国家、省有关规定和我市《关于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的实施意见》(石教〔2015〕93号)等文件精神,持续推进辖区内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各县(市、区)交流轮岗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校长教师总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交流轮岗比例不低于交流总数的20%,近五年来共下达交流轮岗指标11590人,重点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农村和薄弱学校流动,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师资均衡配置,着力缩小差距,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努力实现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下一步,我市将紧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主线,实施“补齐短板”和“以强带弱”双轨战略。一方面,大力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扩容提质工程,提升义务教育资源承载能力;大力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和能力提升项目,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另一方面,深化“县管校聘”改革和义务教育办学模式改革,推动优质资源在城乡、校际有序流动,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就有好校长好老师。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
2025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