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一、突出区域协调,调整城市性质
规划确定城市性质为:河北省省会,京津冀地区重要中心城市。
1、河北省省会
作为省会城市,石家庄应尽快完善省会功能、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担负起展示整个河北财富创造力、文化竞争力、社会发达程度的重任,成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外竞争、交流的第一平台。
2、京津冀地区重要中心城市
京津冀区域正成为引领中国经济新一轮发展的增长极,石家庄市作为河北省省会,进一步加强与京、津区域协作,积极建设后台服务基地、研发中试基地、会展中心、职教中心、文化旅游创意中心等,承接京津服务职能外溢;同时,壮大先进制造业,建设区域性高端制造业聚集区;大力培育现代服务等高端职能,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建设成京津冀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二、加强市域城乡统筹发展
通过资源优化配置,形成要素集聚能力强、产业发展水平高、人口分布合理的城镇群,积极促进县(市)城区发展,强化建设一批重点镇,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组团城市为重点,其余县(市)城区为纽带、中心镇和一般镇为节点,辐射广大农村地区的网络状城镇体系;科学推进新农村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1、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发展
完善中心城区高端服务职能,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加快省会与正定、鹿泉、栾城、藁城的一体化建设,构建省会城镇群,提升对全省的辐射带动作用;把县城作为推进城镇化和城乡统筹的核心抓手,优先集中力量培育各县(市)城区,规划形成 “一个都市区、两条城镇发展轴”的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和“1个都市区、13个县城(县级市)、28个中心镇、63个一般建制镇”的城镇等级规模结构。到2020年,市域总人口达到1100万,城镇化水平达到65%。
2、统筹区域产业布局
按照“中部率先隆起,东部整体突破,西部加快发展”的区域协调发展策略,调整与优化产业布局,推进产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城镇集中,市域形成“一核五区两带”的产业布局结构,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促进县(市)域经济发展。
3、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突出地域和农村特色,保护特色文化风貌,合理引导农村住宅和居民点建设,合理安排县域农田、村落居民点、生态等用地空间布局。
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增强农村公路与高等级公路、国省干线以及区域交通枢纽的连接;推进城乡供水供电、邮政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建设,因地制宜,就近与城镇、工业区配套设施联网建设,实现共建共享。
加强公益性公共设施建设。完善农村教育设施、医疗保障设施、文化娱乐设施、体育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提高建设覆盖率和建设标准,形成县、乡(镇)、村三级综合公共服务体系。
三、推进都市区一体化建设,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加快中心城区与周边县(市)一体化建设,促进中心城区和周边区域功能联动、协调发展,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规划中心城区与周边正定、鹿泉、栾城、藁城四县(市)构成都市区,总面积2657平方公里,规划总人口537.8万。
都市区实施“公共设施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交通一体化、市政基础设施一体化、生态一体化”的建设策略,形成“一河两岸三组团”的布局结构。在城市空间发展上重点实施“北跨”战略,建设正定新区,实现城市结构由“集中式”发展布局向“一河两岸”格局转变,在中心城区与组团、组团与组团之间,通过生态林地、基本农田、果园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等要素隔离,保证城市的组团形态。
1、一河:指滹沱河。
对滹沱河都市区段70公里长的河道进行生态恢复与治理,打造具有防风固沙、涵养水源、滨水游览等多重功能的绿色生态长廊,总面积120平方公里。
2、两岸:指以滹沱河为界分为中心城区与正定两部分。
南岸为中心城区,突出省行政中心职能、完善传统服务职能,重点发展商务办公、信息流通等。
北岸:正定组团,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人口60万。其中京港澳高速公路以西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通过保护与利用佛教、古建、历史文化资源,全面恢复古城传统风貌,提升品质,形成特色鲜明的古城形象,将正定打造为“古建艺术宝库”、“佛教文化博物馆”和“世界级旅游胜地”;在京港澳高速公路以东,以“低碳、生态、智慧”理念建设正定新区,重点发展会展体育、金融商务、文化创意、科教研发等新兴城市功能,打造现代服务业基地。
3、三组团:指都市区范围内藁城、鹿泉、栾城三个组团。
藁城组团,城区规划面积28平方公里,为生物产业基地和循环化工产业基地。其中,城区、丘头石化区重点发展化工,良村开发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产业。
栾城组团,城区规划面积21.5平方公里,为装备制造基地和中药产业基地。其中,县城重点发展中医药产业、窦妪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产业。
鹿泉组团,城区规划面积30.5平方公里,为信息产业基地和中心城区西部绿色屏障。其中,城区和鹿泉开发区重点发展信息产业,西部山前区发展旅游、休闲产业。
四、优化中心城区空间结构,合理调整用地布局
规划到2020年,石家庄中心城区用地面积达到287平方公里,人口达到300万。中心城区以现状京港澳高速公路为界分为老城区与东部产业区。
1、京珠高速公路以西为老城区,重点突出省会职能,推进旧城更新、优化产业结构、完善服务功能、改善生态环境。
城市中心区形成以省市行政中心、文化中心、商贸商务中心等城市主要功能为主的功能聚集区。
东西向沿中山路与裕华路形成城市功能设施带。
南北向沿中华大街和泰华街之间的行政及公共设施综合发展带、沿体育大街两侧形成的公共设施及高端服务业综合发展带、铁路入地后形成的京广客专绿化景观带。
2、京珠高速公路以东为综合科技产业新城,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引导产业集聚,增强主导产业创新、服务和辐射能力,打造省会综合科技产业新区和以生物医药、新材料研发制造为龙头的创新产业基地。
五、加快公共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
围绕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和省会功能完善,提升金融服务、科教文化、商贸物流和信息服务功能,形成结构清晰、级配合理的公共服务体系。
按照“服务全省、服务社会”的发展原则,加强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建设商业商务中心、文化中心、体育中心、金融中心、科技研发中心等。构建等级合理的城市商业服务体系,提升城市中心区品质。结合铁路新客站选址,建设新的商业金融服务中心;结合东北工业区、宋村改造和东部产业区建设,规划3个市级商业副中心;结合居住用地分布,规划建设8个片区级商业中心。
完善老年人、残疾人的就医、康复、生活等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提升社会福利设施的建设标准。
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
积极推进住房发展模式的转变,增加普通商品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的供应规模,切实解决中低收入家庭安居问题,努力实现住有所居。到规划期末,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35平方米。
1、住房保障
建立健全基本住房保障制度,滚动编制年度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通过集中建设与配建相结合的方式实施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同时积极稳妥推进棚户区改造,中心城区保障性住房覆盖率达到20%以上,切实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2、城中村改造
按照重点突出、稳步实施的原则,重点推进二环内城中村改造,完善以文化、体育、医疗为主的配套设施建设。
3、居住用地供给
努力塑造多元化的居住社区,建立完善的住宅供给体系,满足不同层次的住房需求,合理有序投放居住用地,保持房地产健康稳定发展。
七、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建立高效便捷交通网络
构筑均等公平的市域交通体系、一体化的都市区交通体系、公共交通为主导的中心城区交通体系,建设具有较强区域功能的交通枢纽,形成集约、高效、环境友好、安全、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交通系统。
1、航空
石家庄正定机场是首都机场的备降机场和分流机场,按4E级进行规划建设,逐步建成区域性枢纽机场。
2、铁路
强化京广、青太客运专线及京石、石郑、石太、石济城际铁路双十字复合交通走廊建设,打造京、津、晋、冀、鲁、豫省会城市铁路1小时交通圈。
完成石家庄市铁路主枢纽改造,京广客运专线沿既有线敷设,在城市中心区地下敷设;货运线绕行城市西南,铁路编组站搬迁至永壁;规划建设铁路货运东南环线,完善铁路枢纽客货运功能。彻底解决货运干扰城市、铁路分割城市等长期困扰城市发展的问题。
3、公路
加强石家庄与天津、山西等周边省市联系,在现状基础上,新建京昆高速石太北线、高速公路环北环支线、石津高速公路(石家庄-天津);外迁京港澳高速公路至良村东,形成138公里绕城高速环;构成“一环八射”高速公路网络;改线107国道至新赵线,307国道至衡井线等,形成95公里公路环,与高速公路环、石环公路、国省道形成“三环十六射”对外交通系统。
4、都市区交通
加强中心城区与组团的交通联系,在中心城区与四个组团之间各建设两条以上快速路和一条国省道,构建中心城区与组团间的30分钟交通圈。
5、中心城区道路与交通
加快城市道路建设,完成“四横六纵”道路系统骨架建设,结合城市旧城、重点区域改造,规划增加城市支路,提高城市支路网络密度。以公交优先为原则,提升常规公交出行条件,规划建设长58公里公交专用线;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按“三主三辅”轨道交通骨架,规划期内完成总长81公里的1号、2号、3号轨道线建设。重视静态交通系统建设,在重点区域按照“控制供给,引导需求”的原则进行停车设施规划。
八、加强资源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1、加强生态保护。加强对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生态敏感资源的保护,建立空间管制体系,划定禁建区、限建区,提出保护原则,实行严格管理,同时划定适建区,强化对城市规划区内各类建设活动的引导与控制。
2、加强水资源的综合管理。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保护和合理开采地下水,加强雨水、污水综合利用,推广各种节水措施,构筑科学完善的水资源保障体系,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加强耕地保护。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总原则,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提高土地资源对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加大宜耕荒地、滩涂的开垦力度补充耕地;加强对空置居民点的复耕和对农业用地的整理;加强对砖瓦窑、废弃工矿地的复垦。
九、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打造宜居环境
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不断“调整、调适、调优”人与自然关系,提高生态承载力,全面增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完整的城市绿地网络,建设宜居城市。
1、市域生态环境建设
加强西部太行山生态屏障区建设,保护山区林草资源,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协调都市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综合治理荒山、荒丘、荒滩和裸地,实现都市区生态环境质量的全面提高;加大东部平原地区城镇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建设,协调好环境建设与城镇发展的关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广节水工程,保护农田和农村环境。
2、完善“山、水、环、廊”的都市区生态格局
加强西部山体绿化,丰富山体植被,改善山体林相,规划期末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风景区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对滹沱河都市区段70公里长的河道进行生态恢复与治理,打造具有防风固沙、涵养水源、滨水游览等多重功能的绿色生态长廊。加强中心城区外围的生态林带、绿地、水系、郊野公园和农田、果园等用地控制,形成中心城区的生态补偿、调节区域。沿水系、铁路、高速公路、国省道、出市口道路建设绿化走廊,连接各级生态绿化系统。
3、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中心城区形成“两廊贯通、三环绕城、绿楔渗透、绿网成荫”的城市绿地布局结构。按照市级综合公园(专类公园)服务半径为3公里、居住区级综合公园服务半径1公里、500米见园、300米见绿的原则进行城市公共绿地建设。到规划期末,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2平方米。
两廊贯通:建设京广客运专线绿化景观走廊和京港澳高速公路郊野公园生态走廊,引风入城,缓解热岛效应。
三环绕城:提升以民心河为核心的内环水系;新建东南——东部产业区水系,与太平河、西北防洪工程形成外环水系;沿二环路形成以生态林带为主的生态、防护绿化环。
绿楔渗透:沿重要对外交通走廊,建设多条大型楔型绿地,联通内外部生态系统。
绿网成荫:带状绿地与各级别公园、街头绿地联结成网,点线结合,互为补充。
十、加强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彰显城市特色
构建科学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充分发挥文化遗产在传承文明、促进城市文化建设、彰显城市特色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1、加强正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赵县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天长镇、于家村、大梁江村、小龙窝村等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加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保护和管理。
2、加强对优秀的近现代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交通建筑等历史建筑进行保护;参照历史街区的保护要求,对中心城区划定的历史风貌保护区实施保护。
3、建设东垣故城遗址公园、毗卢寺公园,恢复正定古城传统风貌,传承省会历史文化;建设正太广场和民生路历史特色街区,展示省会独具特色的铁路文化;改造东北工业区,对部分有历史价值的工业建筑遗存“保留形式、转换功能”,建设工业遗址公园和纪念馆,体现省会“近代工业文化”。
十一、统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承载力
加快完善市政基础设施网络,优化结构配置,提高市政基础设施水平,为建设具有宜居省会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1、给水
充分利用南水北调水资源与城市污水资源,减少地下水开采,使地下水位逐渐恢复。规划期末中心城区共建设13座水厂,其中地下水厂7座,地表水厂6座,日供水规模227万立方米,实现集中供水普及率100%。
2、排水
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到规划期末,中心城区将建成7座污水处理厂,总处理规模176万立方米/日,污水处理率达到100%。
3、污水再生利用
污水回用以再生水集中利用系统为主、社区楼群和单栋建筑局部利用为辅,新建、扩建的污水处理厂均要考虑建设再生水厂。规划期末中心城区共有7座再生水厂,总供水规模141万立方米/日。
4、供电
中心城区重要负荷供电可靠性不低于99.99%,电压合格率不低于99.96%,综合线损率降至4.5%以下。规划220千伏变电站7座、110千伏变电站37座,老城区新建110千伏及以上线路入地敷设,现状架空线路逐步改为入地敷设。
5、燃气
规划中心城区远期民用燃气气化率100%,构建以天然气为主,液化石油气为辅的用气结构。
6、供热
规划期末民用采暖普及率达到100%。在西部供热区建设鹿华热电厂;在中部热区建设裕华热电厂二期工程、加快石家庄热电厂“煤改气”步伐;在东部热区建设容量4×300兆瓦机组良村热电厂、建设岗上供热站、扩建永泰热电厂。
7、电信
中心城区固定电话每百人拥有量为60部,固定电话总装机达到180万部;移动电话每百人拥有量为99部,总装机达到300万部。结合铁路新客站布置邮件处理转运中心1座;规划增加邮政分局5个。
十二、建立健全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
按照“平战结合,平灾结合,以防为主,准确预报,快速反应,措施有效”的原则,建立和健全现代化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提高城市整体防灾抗毁和救助能力。
1、防洪
中心城区防洪标准按200年一遇设防。
2、消防
消防站按“消防队接到报警五分钟内到达责任区边缘”的要求和辖区面积一般不大于7平方公里进行布局,到规划期末,中心城区消防站总数达到40个。
3、人防
战时留城人员按城市人口的70%,防空专业队按留城人口的1.5‰配置。人防工程建设规模按战时留城人员人均人防面积2平方米建设。
4、抗震
规划以公园、绿地、体育场地、大中专院校等空旷场地及机关大型庭院为主要避震疏散场地。中心城区内固定避震疏散场地面积达到人均2平方米,紧急避震疏散场地达到人均1平方米,应急避险疏散场所距离居住地控制在1.5公里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