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Ipv6
   
 
网站首页
综合要闻
政务公开
政务动态
无障碍浏览进入适老化
当前的位置:
节葬礼俗
2019-09-18 17:06
发布时间:2019-09-18 17:06 来源: 【字体: 打印
石家庄解放后,政府提倡移风易俗,在改革土葬为火葬的同时,对厚葬礼俗进行了改革。节葬礼俗的大体内容有:
报丧
人死后,死者家属或单位口头或书面通知亲友,一些单位的领导干部或知名人士死亡后多由单位组织治丧委员会,办理治丧事宜,并发出讣告(或登报),亲友得通知后,多送花圈、挽联等,并按时参加悼念仪式。
停放
人死后多送至殡仪馆冷藏间停放数天,以筹办丧事或等候外地亲友最后见面,也有死后当天(或次日)直接由医院太平间或家中送去火葬而不停放的。
开追悼会与向遗体告别
一般为死者单位主持举行,也有不举行的。追悼会有在殡仪馆租礼厅召开;也有在外另错礼堂召开。凡在殡仪馆开追悼会追悼者,事前由殡葬工对遗体化装、整容、穿衣。穿着多以生前喜好什么就穿什么,然后置遗体于尸体上,停于追悼厅,厅前挂“×××同志(大人,先生,教师等)追悼会”的横幅和死者遗像。遗像两旁挂拘联、黑纱、白花,厅两侧入花圈。参加追悼会的亲属戴黑纱,亲友佩白花。
追悼会开始前,由主持人宣读治丧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和亲友、单位送挽联、花圈和到会人员情况。追悼会有奏哀乐、默哀,向遗像行鞠躬礼、献花圈、致悼词,向遗体告别等程序,礼毕即行火化。也有先将遗体火化后再开追悼会的,其程序除无向遗体告别一项外,大致相同。1982年后多数丧家已不开追悼会,以向遗体告别仪式代之。厅堂布置与追悼会相似,然程序简化为:放哀乐、默哀,由主持人简述死者生平,参加者列队向遗体已不再举行向遗体告别仪式,只是生前友好、同事,在火化前,列队向遗体鞠躬。
骨灰处理
对火化后的遗骸由殡葬工全部装入丧户事先选购好的骨灰盒(罐)内,上面用白(黑)油漆收写死者姓名、生殁年月日和亲属落款。1966年前骨灰坛上多有遗像,后废。骨灰盒(坛)一般在三天内家属即可领回自行处理。处理办法有三种:一是带回家自存或送往农村埋葬;二是在市内殡仪馆属骨灰寄存处理办理寄存,寄存若干年再送公墓埋葬;三是把骨灰盒(坛)直接送公墓埋葬。
蔡扫
每年清明节(或春节)亲属要到公墓或骨灰寄存处进行祭扫。
关于本站|网站声明|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石家庄市电子政务中心承办
今日访问量:1
网站标识码:1301000003
冀ICP备20013865号 冀公网安备 1301020200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