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2022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格式》要求,发布本年度报告。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为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如对本报告有疑问,请与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联系(地址:石家庄市中山东路216号,电话:0311-86689279,电子邮箱:sjzzwgkc@163.com)。
一、总体情况
2022年,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政务公开工作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 研究制定了《石家庄市2022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2022年政策宣传解读方案》《石家庄市2022年政务公开工作任务分工台账》等文件,并以此为抓手,不断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政策宣传解读、公开平台建设等工作,努力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提质增效。
(一)主动公开方面。在市政府网站设置了优化营商环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市政府系统领导干部接听12345政务服务热线等版块,并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公开了《石家庄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石家庄市“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稳定经济运行若干措施及配套政策等各类政策文件166件,公开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复文92件,按要求公开了财政预决算信息,全年通过市政府网站共公开各类政府信息13679条;市政府政务新媒体及时发布政务要闻、重要新闻、政策信息、服务资讯等内容,共编发微博微信稿件3295篇;编发市政府公报12期,公开政策文件50件;通过市图书馆、市档案馆、市政务服务中心公开政策文件157件。
(二)依申请公开方面。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河北省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办理规范》,依法依规办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不断健全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接收登记、办理答复工作,规范答复格式,完善答复审批程序。更新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指南,进一步优化了依申请公开网上办理流程。同时,针对群众申请较多的热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情况,主动加强与申请人的沟通联系,最大限度满足群众信息需求。2022年,共办理依申请政府信息公开343件,引发行政复议12件,行政诉讼9件。
(三)政府信息管理方面。建立了公文公开属性源头认定和公开前发布审查工作机制,制作了《拟发公文信息公开审查表》,凡以市政府或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制发的公文,都要填写审查表,明确公开属性、公开渠道、是否解读等。对市政府规章进行了系统清理,在市政府网站集中公开市政府现行有效规章 59件,并按照国家规范格式,进行了标准化更新,优化了查阅、检索、下载功能。对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废止市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2件、失效40件、延期使用4件,并将清理结果在市政府网站进行了公开。
(四)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方面。持续推进政府网站整改整合,围绕重大决策部署和热点问题,精心制作系列专题专栏,建立了政策文件库,汇聚市政府部门和各县(市、区)政策文件,实现了全市政策文件一站式查询。进一步规范了政府网站信息公开平台建设,设置了政策文件、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政府信息公开年报、法定主动公开内容等版块,公开相关信息1793条。持续强化政务新媒体运维管理,严格稿件审核,不断创新编发形式,做到图文、图集、视频形式多样,对全市政务新媒体持续开展24小时不间断监测,全年共监测微博微信稿件249132篇。积极发挥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政府公报作用,多渠道为群众提供政府信息查询服务。
(五)监督保障方面。组织召开了全市政务公开工作会议,对全市政务公开工作提出了要求,有力促进了工作深入开展。积极开展工作调研,在指导各县(市、区)规范建设政务公开专区基础上,全面了解政府信息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政策宣传解读、公开平台建设等工作开展情况,督促各单位扎实开展工作。同时,加大网上巡查和政务新媒体监测力度,对发现的问题实时发布整改通知,及时督促相关单位进行整改。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政务公开考核制度,印发了《2022年度政务公开考核指标》,组织开展了2022年度全市政务公开工作考核,以考核促进工作提升。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第二十条第(一)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制发件数 |
本年废止件数 |
现行有效件数 | ||
规章 |
0 |
0 |
59 | ||
规范性文件 |
10 |
2 |
102 | ||
第二十条第(五)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 ||||
行政许可 |
0 | ||||
第二十条第(六)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 ||||
行政处罚 |
0 | ||||
行政强制 |
0 | ||||
第二十条第(八)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收费金额(单位:万元) | ||||
行政事业性收费 |
0 |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本列数据的勾稽关系为:第一项加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加第四项之和) |
申请人情况 | ||||||||
自然人 |
法人或其他组织 |
总计 | |||||||
商业企业 |
科研机构 |
社会公益组织 |
法律服务机构 |
其他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335 |
7 |
0 |
1 |
0 |
0 |
343 | ||
二、上年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三、本年度办理结果 |
(一)予已公开 |
28 |
2 |
0 |
0 |
0 |
0 |
30 | |
(二)部分公开(区分处理的,只计这一情形,不计其他情形) |
9 |
0 |
0 |
0 |
0 |
0 |
9 | ||
(三)
不予
公开 |
1.属于国家秘密 |
5 |
0 |
0 |
0 |
0 |
0 |
5 | |
2. 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危及“三安全一稳定”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保护第三方合法权益 |
0 |
0 |
0 |
0 |
0 |
0 |
0 | ||
5.属于三类内部事务信息 |
5 |
0 |
0 |
0 |
0 |
0 |
5 | ||
6.属于四类过程性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7.属于行政执法案卷 |
1 |
0 |
0 |
0 |
0 |
0 |
1 | ||
8.属于行政查询事项 |
7 |
0 |
0 |
0 |
0 |
0 |
7 | ||
(四)
无法
提供 |
1. 本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
信息 |
240 |
5 |
0 |
1 |
0 |
0 |
246 | |
2.没有现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16 |
0 |
0 |
0 |
0 |
0 |
16 | ||
3.补正后申请内容仍不明确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五)
不予
处理 |
1.信访举报投诉类申请 |
8 |
0 |
0 |
0 |
0 |
0 |
8 | |
2.重复申请 |
5 |
0 |
0 |
0 |
0 |
0 |
5 | ||
3.要求提供公开出版物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无正当理由大量反复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5.要求行政机关确认或重新出具已获取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六)
其他
处理 |
1.申请人无正当理由逾期不补正、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
1 |
0 |
0 |
0 |
0 |
0 |
1 | |
2.申请人逾期未按收费通知要求缴纳费用、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其他 |
10 |
0 |
0 |
0 |
0 |
|
10 | ||
(七)总计 |
335 |
7 |
0 |
1 |
0 |
0 |
343 | ||
四、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 |
0 |
0 |
0 |
0 |
0 |
0 |
0 |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行政复议 |
行政诉讼 |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未经复议直接起诉 |
复议后起诉 | ||||||||
结果
维持 |
结果
纠正 |
其他
结果 |
尚未
审结 |
总计 |
结果
维持 |
结果
纠正 |
其他
结果 |
尚未
审结 |
总计 | |||||
11 |
0 |
0 |
1 |
12 |
0 |
0 |
0 |
4 |
4 |
1 |
0 |
0 |
4 |
5 |
五、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情况
存在的问题:一是政策解读不够深入、形式不够丰富,二是基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推进不够平衡,三是公开实效与人民群众期待还有一定差距。
改进情况:针对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着重做了如下改进:一是在市政府门户网站设置了政策解读版块,增加了图解图表、媒体解读等内容,不断丰富解读形式;二是建立了全市工作开展情况定期通报制度,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了第一季度政务公开工作、政策文件宣传解读、政务新媒体运维工作开展情况等通报5期,督促各单位比学赶超;三是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政府信息公开法律知识学习问答活动,推动全市各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相关法律知识。下一步,将按照国家和省关于政务公开工作的安排部署,继续深入推进主动公开、平台建设、政策解读、依申请公开等工作,并通过开展业务培训、研讨交流、实地观摩等多种形式,全力提升全市政府信息公开质效。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无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